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亚甲蓝注射液行肛周封闭术结合中医辨证、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肛周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2例肛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1例应用亚甲蓝注射液行肛周封闭术,配合中医辨证论治、中药熏洗疗法治疗;对照组121例单纯采用亚甲蓝注射液行肛周封闭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95例,显效20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17%;对照组痊愈80例,显效16例,好转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7.6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亚甲蓝注射液行肛周封闭术结合中医辨证、中药熏洗疗法治疗肛周瘙痒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肛周封闭术 中医辨证 中药熏洗 肛周瘙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我院接治的40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20例,应用血液透析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的PTH、β2-MG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5%,治疗后的PTH为(245.07±37.12)pmol/L,β2-MG为(31.14±9.76)mg/L,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皮肤瘙痒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皮肤瘙痒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皮肤瘙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观察组依从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皮肤瘙痒情况,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皮肤瘙痒 血液透析滤过治疗 尿毒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尿毒症患者选择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完成治疗后,观察对其皮肤瘙痒症状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2月—2017年01月收治的122例尿毒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尿毒症患者展开分组;对照组(61例)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应用血液透析疗法施治;观察组(61例)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疗法施治;最终就两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表现以及PTH(血甲状旁腺)水平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治疗总有效率(75.41%)对比,观察组尿毒症患者(98.36%)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尿毒症患者PTH水平对比,观察组尿毒症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在开展尿毒症治疗工作期间,合理应用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方法展开治疗,对于患者皮肤瘙痒症状的改善可以充分确保,使得PTH水平获得显著降低,从而显著提高尿毒症患者临床疗效并且优化其预后能力。

  • 标签: 尿毒症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6例尿毒症皮肤瘙痒伴睡眠不良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法将患者分为湿毒浸渍组、血虚风燥组及瘀血阻络组,其中湿毒浸渍组患者10例,血虚风燥组患者26例,瘀血阻络组患者10例。结果经治疗,三组患者在皮肤瘙痒、睡眠质量上均有改善,血虚风燥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明显高于湿毒浸渍组及瘀血阻络组患者,瘀血阻络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高于湿毒浸渍组患者,三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湿毒浸渍型及瘀血阻络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相比,血虚风燥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进行HD联合HP治疗的效果更好。因此,HD联合HP治疗对血虚风燥型尿毒症皮肤瘙痒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中医证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维持性血透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于皮肤瘙痒的改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2016年间的60例维持性血透且合并皮肤瘙痒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观察2个月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皮肤瘙痒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皮肤瘙痒VAS评分存在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对于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皮肤瘙痒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维持性血透 高通量血液透析 皮肤瘙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门诊就诊的92例肛门瘙痒症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采用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对照组仅采用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亚甲蓝皮下注射联合中药坐浴治疗肛周瘙痒临床疗效良好,具有进一步临床推广运用的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肠术后肛门瘙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肛肠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对肛肠术后肛门瘙痒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肛肠术 肛门瘙痒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泡浴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117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治疗,观察组联合采用中药泡浴治疗。比较两组的皮损愈合时间和瘙痒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的瘙痒评分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瘙痒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皮损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泡浴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更佳。

  • 标签: 中药泡浴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归参止痒方展开治疗的具体作用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治疗研究的方式进行治疗,所选入病例合计为102例,为本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所接诊,组中51例,在治疗上以常规西医展开治疗,即对照组,余下51例则额外借助归参止痒方展开治疗,即观察组。分析两组疗效间差异。结果结合对两组治疗期间中医症候积分以及整体有效率、干细胞因子、IL-4水平、强啡肽以及睾酮水平等进行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按照归参止痒方进行治疗,可充分保障对该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患者进行恢复。

  • 标签: 归参止痒方 血虚肝旺证老年皮肤瘙痒症
  • 简介:摘要目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利用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研究患者获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0例,根据患者采取的护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利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以及HAMD评分、HAMA评分进行严格比较。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为92.0%(23/25),有效缓解有15例,轻度缓解有8例,无效缓解有2例,对照组患者的瘙痒缓解率为68.0%(17/25)。有效患者有7例,轻度缓解有10例,无效缓解有8例,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获得的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分别为10.59±2.03,11.67±2.35,而对照组患者的HAMD评分以及HAMA评分分别为15.27±2.59,16.57±2.84,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血液透析以及血液灌流进行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通过综合护理干预,缓解瘙痒的效果较为显著,护理效果优良,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皮肤瘙痒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