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点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疗效。方法随机对我院治疗的82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持续点奥美拉唑,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奥美拉唑静脉输注。结果治疗组在3日内出血者1例,而对照组3例,两组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治疗组总有效率97.6%,对照组总有效率85%。P<0.05。结论持续点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效果好。

  • 标签: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出血
  • 简介:摘要目前,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均匀设计试验方法广泛应用于中药新药的研究。合理的试验设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优选的工艺条件并降低成本。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两种实验设计方法的概念、优缺点,并通过实例来分析试验设计方法的结果和应用范围,为中药新药研究中试验设计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试验设计 中药新药
  • 简介:摘要目的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分析不同年龄段血糖情况。方法2014年11月至12月参加农保体检人员1991人,无糖尿病症状及糖尿病史,愿意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首先空腹抽取静脉血做血糖检测,血糖值小于7mmol/L者1831名,再口服75克葡萄糖行糖耐量试验(OGTT),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组OGTT有统计学差别,方差分析结果显示,F=3.32,P﹤0.05;(2)空腹血糖联合OGTT糖尿病检出率明显提高,单纯空腹血糖糖尿病检出率8.09%,进一步行OGTT糖尿病检出率5.02%,两者合计糖尿病检出率12.66%,P﹤0.05,统计有意义。(3)不同年龄组空腹血糖(FPG)有统计学差别,F=3.639,P=0.006﹤0.05;结论在体检人群中特别是40岁以上提倡OGTT以提高糖尿病(DM)及糖尿病前期(IGR)的检出率,作好早期一级或二级预防,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标签: 葡萄糖耐量试验 糖尿病 体检 空腹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于2012年7月开展幽门螺杆菌(HP)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二年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二年中4160例,3664人次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的观察治疗。结果3664人次中首次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2191人,阳性率59.8%。496例阳性患者经一个疗程的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转阴率80%。结论14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安全可靠、简便易行、价廉无痛苦的检查方法,值得在基层推广。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呼气试验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次给予小鼠一定剂量的注射用三七素,观察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将注射用三七素配制成适当浓度,观察小鼠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结果注射用三七素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剂量设定为1000、900、810、729、656mg/kg和生理盐水组。1000mg/kg组雄、雌鼠各死亡9只,死亡率为9/10。900mg/kg组雄鼠死亡3只,死亡率为3/10,雌鼠死亡5只,死亡率为5/10。810mg/kg组雄、雌鼠各死亡2只,死亡率为2/10。729mg/kg组雄、雌鼠各死亡1只,死亡率为1/10。656mg/kg组和0.9%氯化钠注射液组雄、雌鼠均无死亡。结论注射用三七素雄性小鼠静脉给药半数致死量(LD50)为903.1mg/kg,95%可信区间为850.5-959.0mg/kg。注射用三七素雌性小鼠LD50为882.4mg/kg,95%可信区间为835.3-932.3mg/kg。

  • 标签: 注射用三七素 急性毒性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药敏实验情况。方法通过比例法对100株痰培养阳性菌株进行药敏实验。结果100株结核分枝杆菌的总耐药性为31.1%。复治样本的耐药率明显的高于初治样本的耐药率,(P<0.05)。结论需要严格的按照结核病控制策略进行相关工作,保证肺结核病可以更好的被治愈,有效地进行治疗管理,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与扩散。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药物临床试验系统把药物在医院进行临床试验的过程转换为信息化系统处理的过程,使得试验过程严格按照信息化系统预定义的处理流程进行。通过使用药物临床试验系统,能够很大程度屏蔽人为导致的影响试验结果的误操作,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临床药物试验能够很有效地存储试验数据。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 信息化 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为完善药典收载的苯甲酸鉴别试验提出建议。方法对苯甲酸与药典附录一般鉴别试验中有关苯甲酸(盐)鉴别试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苯甲酸的鉴别试验存在不真实之处。结论应对苯甲酸的鉴别试验进行修订。

  • 标签: 苯甲酸 鉴别试验 一般鉴别试验 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270例结核分支杆菌药敏试验结果的分析,探讨抗结核药物耐药性的发生率和特点,为耐药结核病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对270例结核分支杆菌进行12种药物的敏感试验。结果270例结核分支杆菌共检出耐药菌142例(52.6﹪),其中耐多药结核(MDR-TB)83例(30.7%)。结论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状况比较严重,应进一步加强结核病的临床治疗和规范用药,控制耐药菌增加。

  • 标签: 结核 耐药性 分支杆菌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1期
  • 机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说,将来也许可通过注入磁性纳米粒子外加一个磁场的方式实施深部脑刺激。与脑中植入永久性刺激电极的传统技术相比,新方法不仅创伤小,且可选择所需刺激的脑细胞,从而治疗特定的神经精神疾病。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2-1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2期
  • 机构:根据美国提交的一项草案,医药公司必须与公众共享的临床数据数量将很快增大。根据这项提案,试验赞助商需要报告药物试验的研究结果以及未获批的医疗器械,而不仅仅是对那些已经进入市场的产品进行汇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苦参配方颗粒水提取制备法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苦参碱含量、干浸膏得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3个因素,对苦参配方颗粒水提取法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提取次数对实验结果有显著性影响,最佳工艺为用6倍量的水,提取2次,每次45min。结论本研究优选的最佳工艺可用于苦参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苦参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镜下喷药联合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在我科住院的9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胃镜下喷药联合注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奥美拉唑,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48h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48h总有效率为7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喷药联合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可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因其安全、有效,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一种安全、经济、可行的方法。

  • 标签: 消化性溃疡出血 镜下喷药 奥美拉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38例,对照组行吸复合麻醉,观察组行全凭静脉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可明显提升麻醉效果,降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全凭静脉麻醉 老年妇科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剂量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脑炎疗效。方法选择住院18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0例使用大剂量注人免疫球蛋白;对照组60例未使用。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62.5%)、总有效率(95.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2.5%,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病程、肌阵挛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热程、用药后热程、肌阵挛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预后良好,能缩短疗程,降低转为危重症病例发生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手足口病 大剂量静注免疫球蛋白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Ⅱ型糖尿病出院后,采取延续护理模式对患者护理能力与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在治疗时,给予一般护理。患者出院后,进行指导。观察组患者采用延续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出院后的3个月、6个月的ESCA评分、HPLP评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后,使患者获得了更多的护理知识与技巧方法,增强了患者的护理能力,保证了患者身体的健康。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Ⅱ型糖尿病 延续护理 自我护理 健康 行为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七氟醚吸复合麻醉控制性降压,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取常规七氟醚吸复合麻醉;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逐渐增加七氟醚浓度直至目标MAP。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停药至拔除气管时间、血压达靶目标时间更短,F术野质量更高,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吸复合麻醉控制性降压的降压成效更佳,在鼻内窥镜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七氟醚 静吸复合麻醉 鼻内窥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换瓣术后妊娠剖宫产选择气管内插管吸复合全麻的母婴安全可行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一2013年1月212例风心病换瓣术后妊娠剖宫产患者行全身麻醉。静脉诱导依次缓慢推注用丙泊酚1~1.5mg/kg、氯胺酮1mg/kg、维库溴胺0.064~0.1mg/kg在2min内完成诱导。术者开始手术的同时行气管插管,接麻醉呼吸机控制呼吸,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舒芬太尼20μg,静脉泵入丙泊酚5~8mg/(kg?h)维持麻醉。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插管后1和5min产妇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5和10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全组胎儿娩出时间均≤10min胎儿娩出后1和5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对母婴无明显影响,术中循环稳定,无1例发生心衰,胎儿娩出无明显呼吸抑制。结论换瓣术后妊娠剖宫产术选择气管内插管吸复合全麻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风心病 换瓣术后妊娠 剖宫产术 全麻 气管插管 新生儿Apgar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