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血液感染因子的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为提高血液质量提供有力支持。方法对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市无偿献血的血液检测项目进行分析。结果从2010年到2014年共采集了我市无偿献血标本111241份,总不合格率为3.64%。其中,ALT、抗-HIV、抗-HCV、TP、HBsAg导致废血占比分别为58.8%、0.4%、1.1%、14.1%和15.6%。ALT在各项不合格血液指标中占的比例最高。不同性别无偿献血血液检查指标差异显著(P<0.05)。并且抗-HIV炎性诊断率处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应在无偿献血检测应用加强检测技术,从而提升数据指标的准确性,保证血液质量,达到用血安全的目的。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血液感染因子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整形美容受术进行鼻整形术,分析对体像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7月~2019年3月选择64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完成鼻整形术的患者,分析患者术前、术后体像障碍发生情况。结果64例患者术前无体像障碍42例,占65.63%,术后无体相障碍58例,占90.63%,术前、术后比较体现术后比例值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体像障碍的部分CMSS评分情况与术前非体相障碍患者相比分数更高,其组间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进行鼻整形术的患者极容易在术前发生体相障碍,可通过手术改善,且术后不会有体像障碍进展表现。

  • 标签: 鼻整形术 整形美容受术 体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献血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针对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于哈尔滨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将这些人分为A、B两组。这其中A组主要是由街头固定献血点选取的无偿献血,总共7651人次;B组主要是来自各个高等院校以及企业单位的无偿献血,总共7351人次。依照血液采集规则与技术要求,使用密封式采血袋采集献血的血液。并研究分析这些无偿献血在献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本次调查研究中,A组、B组无偿献血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大概在75人次(0.98%)与31人次(0.42%),这其中心理影响因素占不良反应出现总人数50.94%,环境因素影响占据12.26%。结论环境及心理因素是导致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在日常实际采血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不良反应 分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无偿献血ALT不合格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151974例献血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以ALT不合格为因变量,以可能影响ALT不合格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包括性别、文化程度、献血史、职业、体重指数等,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151974份血液标本经检测后,16212份标本ALT不合格,ALT不合格率为10.67%(16212/151974)。ALT不合格组男性比例高于ALT合格组(P<0.05),小学及初中比例高于ALT合格组(P<0.05),公务员、职员比例高于ALT合格组(P<0.05),超重(BMI>25)比例高于ALT合格组(P<0.05)。结论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及体重均是影响无偿献血ALT不合格的因素,可将女性、高文化程度、非公务员和职员、正常体重的人群作为献血招募计划目标人群,以提高合格血液的采集比例。

  • 标签: 无偿献血 ALT 不合格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护理手段对采血后皮下血肿形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收的139例献血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其中69例行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其余70例加强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血肿形成率与护理满意度观察组均更理想(P<0.05)。结论给予体检全面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性心理与降低皮下血肿发生率,该法深受临床欢迎。

  • 标签: 护理干预 献血者 皮下血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对护士采取人文关怀的措施与成效。方法以在我院随机选取的2个科室共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科室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人数各为14名。对照组的护士进行日常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对比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比较后,观察组的工作环境、个人职业规划、团队合作、本职工作及总满意度得分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对护士采取人文关怀有利于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个人职业规划、团队合作、本职工作及总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 措施与成效 护士
  • 简介:摘要约翰?奥基夫、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获得了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系统探讨他们的科学研究经历,归纳总结他们的科学研究方法传习继承法、创新思维法、实验验证法、多学科交叉法。他们的科研方法对提高我们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约翰?奥基夫 位置细胞 科研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献血不规则抗体筛查调查,分析献血人群中红细胞血型ABO以外的不规则抗体的分布规律,探讨对献血常规进行抗体筛查的必要性。方法查阅国内1989年以来发表的有关献血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文章,汇总分析抗体筛查结果,找出不规则抗体出现频率和分布特点。结果20年来的资料报道显示健康献血不规则抗体检出率为0.88‰(249/284140),其中IgM抗体181例,IgG68例(抗-D33例,其他抗体35例)。IgM抗体效价大部分在4-32之间,抗-D效价为2-64,其他IgG抗体效价为4-32。结论根据对284140名献血不规则抗体筛查的结果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必须对RhD阳性献血进行常规的ABO以外的不规则抗体筛查

  • 标签: 献血者 抗体筛查 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无偿献血(自愿、亲友互助)的献血反应。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市的无偿献血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自愿无偿献血和亲友互助无偿献血的献血反应进行评价。结果自愿无偿献血发生献血反应的机率显著低于亲友互助无偿献血的献血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亲友互助无偿献血多属于被动献血,对无偿献血的相关知识了解较少甚至是没有了解,献血后容易发生献血反应,相比于自愿无偿献血来说较为不安全,因此,要加大对献血的健康宣传,增加自愿无偿献血,减少亲友互助献血

  • 标签: 自愿无偿献血 亲友互助 献血反应 健康宣传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化内镜受检应用心理护理,探究分析该护理措施对患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消化内镜受检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将心理护理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分别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后,相较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程度对照组均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受检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即具有较高的护理满意度,且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况。

  • 标签: 心理护理 消化内镜受检者 心理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绵阳市无偿献血RhD阴性的血清学表型分布情况。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对献血进行RhD阴性筛选、确认及血清学表型的检测分析。结果在78579份标本中共确认RhD阴性214例,检出DU型6例,RhD阴性献血中ABO血型分布的。结果A型82例(38.3%),B型43例(20.1%),O性73例(34.1%),AB性16例(7.5)。结论通过这次的筛选了解绵阳市无偿献血RhD阴性的血清学表型分布的初步状况,并掌握绵阳市RhD阴性血型频率,DU型及血清学表型分布情况。

  • 标签: RhD阴性筛选及确认 血清学表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HBV携带产妇乳汁中HBV情况,探讨其母乳喂养的安全性。方法将被我院确诊的HBV携带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采用HBV-M和HBV-DNA的检测法检测其静脉血中的HBV-M与乳汁中的HBV-DNA情况。结果84例单阳与72例双阳产妇乳汁中检出的HBsAg(+)、HBeAg(+)、HBV-DNA(+)例数差异具显著性(P<0.05);乳汁阳性产妇的静脉血HBV-DNA均超出1×106copies/mL。结论给予HBV携带产妇行乳汁HBV-DNA检测并以此为参照,若其静脉血HBV-DNA超过1×106copies/mL则应谨慎母乳喂养,若小于1×106copies/mL母乳喂养较为安全。

  • 标签: HBV 母乳喂养 HBV-DN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献血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择60名自愿捐献单采血小板≧10次的献血(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在末次单采血小板前抽取献血空腹全血2ml枸橼酸钠抗凝,离心并吸取血浆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酶Ⅲ(ATⅢ)、D-二聚体的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多次单采血小板后,其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抗凝酶Ⅲ、D-二聚体均在正常参考范围以内。结论适量多次捐献血小板(每次捐献间隔期≥1个月),献血凝血功能的各项指标参数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内,无明显变化,不会引起献血的身体伤害。

  • 标签: 多次单采血小板 凝血功能的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掌握HIV感染/AIDS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142例HIV感染/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并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8周后再次用SCL-90测评其各项因子分,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结果HIV/AIDS患者的SCL-90的9个因子与常模比较,除偏执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和总分都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前后患者SCL-90项各项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IV感染/AIDS患者普遍存在负性心理情绪,采用SCL-90调查能较全面了解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问题,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护理及心理干预提供有力依据,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过程中进行优质有效护理的意义。方法建立优质高效的护理管理体系,培养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为机采献血进行优质有效的献血前,献血中,献血后的护理,并观察分析效果。结果通过一系列优质有效的护理措施,固定献血比例升高。结论在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过程中采取优质的护理,能显著提高固定献血的比例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献血者 无偿捐献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铜仁市近五年来无偿献血永久淘汰回告情况及各种永久淘汰所占比例。方法本站局域网唐山《现代血站标准化管理系统5.0V》提供的信息资料及本科室登记的资料数据。结果2009—2013年检测的永久淘汰1095人,其中HBsAg485人,抗—HCV126人,抗—TP426人,抗—HIV58人。结论HbsAg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抗—TP、抗—HCV、抗—HIV。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永久淘汰 回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心理护理的方法以减少无偿献血的献血反应。方法对28位在第一次献血时发生过献血反应的献血,再次献血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28人中只有3人再次发生了献血反应。

  • 标签: 心理护理 减少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饮食管理模式在超重体检体重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接待的体重超重的体检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宣教,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强化营养管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体检在营养相关知识的掌握及落实和临床指标等方面的改变。结果两组体检干预前后体质指数(BMI),营养相关知识的掌握及落实和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化营养管理模式的建立能有效提体重超重者的自我效能、体质指数和治疗效果,在延缓慢性病病进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面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强化健康管理模式 体重超重 体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