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香菇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香菇的药用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以及临床应用上的不良反应。详细介绍了抗肿瘤作用降脂作用方面的药理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 标签: 香菇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通过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中记载的有关桂枝方剂的分析,对其温阳助气、温通利水、温通经脉、温通行瘀四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桂枝在心血管疾病中有应用前景。

  • 标签: 中医经典 桂枝 心血管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对痔疮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对其并发症的临床影响。方法随机抽选自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以来,在我院肛肠科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痔疮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组别的平均划分(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并分别给予他们常规护理干预和术后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经临床统计观察,观察组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6.12%)明显低于对照组(26.53%),护理总有效率(95.92%)及护理满意度(91.84%)明显高于对照组(79.59%,75.51%),组间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痔疮患者进行术后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预后效果,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护理方法。

  • 标签: 痔疮 术后护理 并发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固定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以2005年2月-2015年2月,筛选医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46例,入选钢板组,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40例,纳入张力带组。结果钢板组内固定松动率、并发症与后遗症合计发生率低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组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评分(92.4±5.2)分,张力带组(88.6±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相较于克氏针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锁骨钩钢板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康复治疗专业教学作为现阶段康复医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任务,其中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已难以满足当前康复医疗事业快速发展需求,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针对医学院校中的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必须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从而培养专业性强和素质高的康复治疗师,推动康复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小组教学 康复治疗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手术室治疗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室护理中增加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引入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室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风险管理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学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临床心内科实习学生97名,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EBM组和对照组,其中EBM组49名,对照组48名。EBM组采用小组单位循证医学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在心血管疾病教学中的成绩和临床技能考核分数。结果通过实验显示EBM组平均成绩为(79.45±7.30)分,对照组平均成绩(67.92±6.87)分,其中临床技能考核中EBM组成绩为(10.73±4.76)分,对照组成绩为(9.45±5.78)分,通过t检验,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BM组成绩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循证医学理论在心血管疾病教学的应用具有很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血管 循证医学 教学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之2016年收治的6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为未开展强化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了护理管理模式,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开展的强化护理管理后院内感染率为49(1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强化护理管理对提升各项护理操作规范性发挥重要作用,其不仅能增强护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感,而且对控制护理操作各个环节发挥重要作用,以此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监测对重症脑梗死患者治疗疗效评价的意义。方法30例首次发病的重症脑梗死患者,使用数字化脑电图16导单极采样,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d,3d,7d,14d以及21d行脑电监测,分析各个脑区的各频段的相对功率值。并对患者在同一时间行NIHSS评分。结果重症脑梗死患者δ和θ频段的相对功率值均在治疗后第1d起明显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在第3d均达到高峰值,第7d起逐渐下降,第14d逐渐降至治疗前水平,这些改变以δ频段较θ频段更为明显。而NIHSS评分是在治疗后第3d明显增高,与治疗前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在治疗后第21d,患者的NIHSS评分明显减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定量脑电图监测可以作为治疗疗效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与临床常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比较,对患者的疗效评价更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重症脑梗死 定量脑电图 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护理中的有效性。方法把我院收治的80例患有冠心病的病人进行探究,将这80例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病人除了进行常治疗的基础上还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的病人仅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制成表格,便于统计和观察,观察两组病人在接受治疗后的效果和满意程度。结果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和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P<0.05)。结论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观察,可以看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大大改善,并且可以促进病情的好转,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冠心病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记忆胸骨护板在胸骨骨折及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01月以来收治的胸骨骨折及肋骨骨折的患者106例,采用自愿及随机的原则分为护板组及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肺部并发症。结果护板组使用记忆胸骨护板后三天的VSA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胸骨及肋骨骨折中使用记忆胸部护板,可以明显有效的降低疼痛,促使患者主动咳嗽、排痰,明显减少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胸部护板 胸骨骨折 肋骨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NRS2002在喉癌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1年4月-12月于我科住院病理确诊为喉癌患者76名,采用NRS2002进行营养评价。结果1.分别以BMI和ALB为评价指标,喉癌患者中发生营养不足占19.70%和26.3%,而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率占44.7%。2.分别以BMI和ALB为标准计算NRS2002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Kappa值、Youden指数和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分别是100%和95%、68.85%和73.21%、44.12%和55.89%、100%和97.62%、0.750和0.789、0.689和0.682、0.944和0.865。结论1喉癌患者入院时便有较高的营养风险发生率。2NRS2002是喉癌患者营养评价的有效工具。

  • 标签: 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 喉癌 营养风险 营养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不同声门下吸引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入住ICU的时间顺序编号,按单双号将入选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采用持续声门下吸引加间断冲洗的方法,B组采用间断吸引、冲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观察。结果两组1周内发生VAP的例数发生、隐血试验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声门下分泌物吸引量、VAP总发生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经口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患者进行声门下持续负压吸引加间断冲洗,不仅可以提高吸引效果,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持续吸引 间断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钩吻的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及鉴别方法、药理作用等方面对钩吻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钩吻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肿瘤PICC置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之间收治。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取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PICC置管治疗中应用循证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肿瘤 PICC置管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和液基细胞学(LCT)联合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女性4043例,同时行HPV分型检测及液基细胞学检查,以病理组织诊断结果为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LCT检查分级≥ASC-US为阳性和(或)HPV筛查阳性行组织活检病理诊断997例,检出≥CIN-Ⅰ期宫颈病变84例。HPV联合LCT检测的阳性率比单独LCT检测提高44.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P<0.01)。HPV感染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越趋于单一型别感染,其中16、18型最显著。结论应用HPV联合细胞学检测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并且HPV感染以16、18型单一感染为首要危险因素,HPV进行基因分型意义重大,在宫颈病变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液基细胞学 宫颈病变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科护理中应用家庭式沟通护理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妇科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式沟通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在护理后,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家庭式沟通护理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

  • 标签: 家庭式沟通 妇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心理护理指的是护理人员应用相应的心理学知识,并以亲切的语言和恰当的方法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为提升心理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就心理护理在精神科中的应用现状,对优化精神科心理护理质量的措施进行综述性分析,以期对相关人士的研究有所启示。

  • 标签: 心理护理 精神科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易康复手册在指导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早期运动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至2012年行髋部骨折的高龄患者(>65岁)共67例进入研究,随机分为三组常规护理组、常规护理加简易康复手册组、常规护理加详尽康复资料组。收集所有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和术后3天、出院后10-14天的运动和疼痛评分数据。结果简易手册护理组的运动康复进程明显好于其他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简易康复手册可以提高高龄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率。

  • 标签: 老年人 髋部骨折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