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改善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以及对初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产科12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护理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护理前后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评价产妇对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在护理干预后的第三天、第6周、第12周,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自我效能和纯母乳喂养率。结果护理组产妇在各个时段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系统化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的自我效能评分及纯母乳喂养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产妇自我效能 纯母乳喂养率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喉罩置管与气管插管应用效果,体现护士应用喉罩的价值。方法将护士操作的喉罩组设为实验组,医生操作的气管插管组设为对照组,监测两组患者插管后5分钟指端SPO2、30分钟动脉血氧分压,两种方法插管开放气道后牙、舌、口腔粘膜、口唇损伤,发现病人病情变化至操作人打开病人口腔的时间,开始插入管道(喉罩)至插管成功时间,一次性插管(喉罩)成功率。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5分钟SPO2、从开始置管至插管成功所用时间、一次性插管成功例数、发现病人病情至打开病人口腔所用时间以及牙、舌、口唇损伤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熟练掌握喉罩操作的护士在ICU危重病人抢救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喉罩置管 气管插管 护士操作 价值
  • 简介:摘要在新药研发过程中,药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药物的代谢物在药动力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中一些需要注意和考虑的问题,促进完善新药研究,提高研发水平。

  • 标签: 药物代谢物 药代动力学 生物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维生素K1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力学参数昼夜变化。方法将小鼠分为维生素K1注射剂白天组和维生素K1注射剂夜晚组,采用HPLC法测定维生素K1在小鼠体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维生素K的浓度。结果与白天组比,维生素K1注射液夜晚组的血药浓度较低、体表分布容积较高、总清除率较高和生物利用度较低(P<0.05)。结论新生儿预防维生素K1缺乏性出血时,建议白天给与维生素K1注射液。

  • 标签: 维生素K1 药代动力学 昼夜节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阿莫西林分散片和阿莫西林胶囊在健康的人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12名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单剂量口服阿莫西林分散片500mg,给予对照组单剂量口服阿莫西林胶囊500m,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病例体内的阿莫西林血药浓度进行检测。结果阿莫西林分散片的最大血药浓度为(741.7±67.5)μg/L,阿莫西林胶囊的最大血浓度为(686.6±56.1)μg/L;阿莫西林分散片的达峰时间为(2.6±0.8)h,阿莫西林胶囊的达峰时间为(3.3±0.9)h;阿莫西林分散片的分布半衰期为(4.71.2)h,阿莫西林胶囊的分布半衰期为(5.8±1.9)h;阿莫西林分散片的血药浓度下面积为(6421.2±169.4)μg/(h•L),阿莫西林胶囊的血药浓度下面积为(4703.6±118.0)μg/(h•L)。结论阿莫西林分散片达峰时间和分布半衰期小于阿莫西林胶囊,说明阿莫西林分散片的起效速度比较快,可以更快的起到治疗效果。

  • 标签: 阿莫西林分散片 阿莫西林胶囊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对重症患者万古霉素药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2月于我院接受万古霉素治疗的58例重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进行分组,研究组29例患者实施万古霉素联合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初始剂量为1g,维持剂量为15mg/kgq12h,对照组29例患者实施万古霉素联合非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剂量与研究组一致,对比两组患者药动力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万古霉素浓度达到10~20mg?L-1,分别占40.25%与41.32%。研究组患者最佳谷浓度值(15~20mg?L-1)占25.61%高于对照组的18.8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3.62%未达到药物有效浓度,研究组7.59%未达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有利于了解患者机体内万古霉素药动力学情况,利于实时调整用药剂量,适用于临床。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 万古霉素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方法将14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4例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试验组74例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住院、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VAS评分、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低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低于对照组23.0%,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较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效果佳,其痛苦小、创伤少,恢复快及费用低的特点,并发症发生率也较少,值得临床选择。

  • 标签: 腹腔镜 传统开腹手术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人性化护理对肠膀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患者16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对照组的要高,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肠膀胱手术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肠代膀胱手术 围手术期 依从性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宫颈癌早期筛查中二杂交捕获技术、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宫颈癌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5日至2017年2月10日,将宫颈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二杂交捕获技术、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二杂交捕获技术检测,将两组宫颈癌患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检出率90.00%高于对照组宫颈癌患者的检出率78.00%(P<0.05),观察组宫颈癌患者的敏感度86.00%以及特异性84.00%与对照组敏感度76.00%以及特异性70.00%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宫颈癌早期筛查中二杂交捕获技术、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能提高患者检出率,利于宫颈癌患者后期治疗,能挽救患者生命,值得在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宫颈癌 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液基细胞学联合检测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第二杂交捕获法(HC2)和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在口咽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中的检测性能。方法采用HC2和多重荧光PCR检测31例口咽癌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情况,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结果中的一致性。结果HC2和多重荧光PCR两种方法检测高危型HPV一致性较好,总符合率为90.32%,总一致性指数(Kappa指数)为0.7364。结论在口咽癌患者中应用HC2技术进行高危型HPV检测有可行性。

  • 标签: 杂交捕获 多重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口咽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高危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经皮肾镜(PCNL)应用第四EMS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肾结石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复杂性肾结石158例(单侧146例,双侧12例),其中131例伴有不同程度肾积水,合并肾功能不全8例,5例曾做传统开放肾切开取石术,53例曾行体外碎石治疗无效。均在B超引导经皮肾镜采用EMS第四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清石系统进行治疗。结果单侧肾结石清除时间35—13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50—600ml,平均110ml。I期结石取净率85.4%。23例残石,8例二期碎石,15例术后行体外冲点击波碎石。9例术后出血,8例术后短期高热,经积极治疗,效果满意。随访3—6月,无出血、感染、肾周积液。结论B超引导经皮肾镜应用第四EMS碎石清石系统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高效、安全、创伤小、康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检查 肾结石 肾镜 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期间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的应用效果以及其药物代谢动力学情况。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接受诊治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硝苯地平和依那普利进行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以及肾功相关指标情况,并且对联合药物应用的药物代谢动力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血压以及血肌酐、尿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药动力学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药动力学指标显示其药物作用有一致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硝苯地平缓释片 依那普利 高血压合并慢性高血压 药代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