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体(DD)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检验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5例,急性脑梗死(ACI)45例,按疾病分类分为AMI组和ACI组,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健康体检的40例作为对照组,组均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浆DD检测,对比AMI及ACI两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体检者的血桨DD水平。结果AMI、ACI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其血浆D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经系统治疗后其血浆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评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桨D-二聚体 心脑血管疾病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为观察肌胞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效果,选取我院儿童疱疹性口腔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治疗,治疗组则在传统方法治疗基础上给予肌胞合并转移因子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肌胞连用转移因子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有较好疗效。

  • 标签: 疱疹性口炎 聚肌胞 转移因子
  • 简介:摘要多种儿科疾病及并发症会引起血凝系统异常改变,导致疾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临床对于儿童疾病血凝系统实验室指标的监测成为一种常规手段,血凝系统的监测指标对儿科疾病的诊断作用逐渐得到临床重视。本文主要对D-二体在儿科疾病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D-二聚体 儿科 血凝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浆五素3(PTX3)水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关系。方法120例CKD患者分四组,每组30例①CKD3期组;②CKD4期组;③CKD5期非透析组;④CKD5期透析组,另选健康对照组健康正常人30人。患者均常规检测尿素氮、肌酐、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各组GFR,用放免法测定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a)。结果1.PTX3、hs-CRP、TNFa等炎症介质在①组、②组、③组、④组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随着GFR的降低,PTX3水平逐渐升高①组<②组<③④组(P<0.01)。3.hs-CRP随着GFR的降低,①组、②组、③④组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4.TNFa随着GFR的降低,①组、②组、③④组呈逐渐上升趋势,但①组、②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③④组>①组(P<0.05),③④组>②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5.24小时尿蛋白定量③④组>②组(P<0.05),②组>①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6.CKD5期血液透析组与血透前、血透后PTX3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KD患者体内都存在炎症状态,PTX3、hs-CRP、TNFa均高于健康人。与CRP相比,CKD患者的肾功能、尿蛋白与PTX3关系更为密切。PTX3与CKD患者的GFR呈直线负相关,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呈直线正相关。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血浆五聚素3(PTX3)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肿瘤坏死因子(TNFa)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体水平与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荧光分析技术(ELISA)检测30例糖尿病足患者和30例无糖尿病足患者的D-二体水平。结果糖尿病足组D-二体水平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足组。(P<0.001)。结论D-二体水平可作为诊断糖尿病足的重要指标。抑制患者凝血活性有可能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 标签: D-二聚体水平 糖尿病足 酶联荧光分析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急性期凝血功能和D-二体检测情况。方法取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100例来我院住院的肺心病急性期患者未治疗前和经两周治疗后病情稳定后的血,同时选择来我院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健康对照,抽抗凝血用AC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时间(TT),用东芝120检测D-二体,检测结果应用SPSS17.0软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健康组对照比较,肺心病急性期PT,APTT及TT降低P<0.05有显著差异,FiB和D-二体增多.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肺心病患者处于血栓前高凝状态,凝血功能检测可评价肺心病凝血状态的凤险评估。指导早期干预。

  • 标签: 肺心病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镜下采用透明帽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安全性的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95例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硬化治疗,其中56例联合使用透明帽辅助操作。结果观察组56例EVS全部顺利完成治疗,操作成功率100%,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采用透明帽可使内镜视野暴露清楚,易于定位,压迫,有助于EVS操作时间的缩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操作安全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术中医护默契配合,术后有效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食管静脉曲张/治疗 硬化术/护理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体与2型糖尿病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Nycocard-Reader分析仪定量测定2型糖尿病血浆D-二体水平,其中并发有血管病变39例,无血管病变31例,并选择健康体检30例作为对照,比较组间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组D-二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血管病变组明显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5)。结论D-二体可作为监测2型糖尿病病情发展的一项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桂醇与无水乙醇两种硬化剂在治疗肝囊肿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自2010年开展超声引导下肝囊肿硬化治疗的资料完整的64例患者进行对照分析。按选择硬化剂不同分为两组。其中A组36例,使用无水乙醇作为硬化剂;B组28例,使用桂醇作为硬化剂。结果两种硬化剂在肝囊肿硬化治疗的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A组部分患者在术后不适症状明显,B组均未出现任何不适反应,适用于体弱及耐受为差、老年患者以及对酒精敏感的患者。但对于较大囊肿患者由于硬化剂用量较大,使用无水乙醇费用较低,则就作为首选。结论不同的硬化剂有不同的优缺点,要针对不同的病例选择合适的硬化剂。

  • 标签: 肝囊肿 聚桂醇 无水乙醇 硬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桂醇内痔硬化注射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7例进行桂醇内痔硬化注射联合外痔切除术的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在这57例患者中,53例治愈,3例显效,1例有效,无无效的患者。结论桂醇内痔硬化注射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临床疗效确切。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聚桂醇 混合痔 外痔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酮碘溶液治疗趾间糜烂型足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趾间糜烂型足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用维酮碘溶液浸疱及外涂治疗,1次/d,连续7天;对照组用联苯苄唑乳膏治疗,1次/d,连续7天。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6.5%,对照组有效率46.4%;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维酮碘溶液治疗趾间糜烂型足癣见效快,能很快减轻患者瘙痒疼痛症状。

  • 标签: 足癣 聚维酮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酮碘加磺胺嘧啶银治疗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Ⅱ期、Ⅲ期压疮患者采用维酮碘加磺胺嘧啶银的方法治疗。结果该治疗方法对压疮治疗的显效率达100%。结论维酮碘联合磺胺嘧啶银治疗压疮操作简单、疗效确切、疗程短,是治疗压疮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褥疮 磺胺嘧啶银 聚维酮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神经病变患者血浆D-二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性142例,健康对照组9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组人群血浆D-二体水平并统计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性组血浆D-D二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着病理性凝血和纤溶状态,血浆D-二体测定对糖尿病并发神经病变的诊断及其程度监控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2型糖尿病 神经病变 D-二聚体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维酮碘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方法将58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9例,给予单纯氟康唑滴耳液治疗,观察组29例,给予氟康唑联合维酮碘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别。观察组复发率(3.4%)显著低于对照组(24.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康唑联合维酮碘治疗外耳道真菌病效果显著,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氟康唑 聚维酮碘 外耳道真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治疗急性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急性背肌筋膜炎患者给予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1mL/穴位,每次2个穴位,治疗3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15例、好转3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2%。结论电针配合穴位注射甲钴治疗急性背肌筋膜炎显效快,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电针 肌筋膜炎 穴位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基础内科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碘酮治疗,比较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情况与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律失常治疗有效率为92.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81%高于对照组12.0%,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减轻患者痛苦,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胺碘酮 重度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甲钴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2治疗,两周后通过肌电图来评价治疗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27例,有效率90.0%,对照组治疗有效19例,有效率63.3%,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较一般的营养神经药物作用更明显,临床值得推介使用。

  • 标签: 甲钴胺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冠心病心律不齐采用碘酮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不齐病患共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药物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碘酮,对比两组并发症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治疗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则分别为8%与92%。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碘酮更有利于对患者心率状态的控制以及疾病的改善。

  • 标签: 心律不齐 胺碘酮 并发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泛耐药肺结核实施利奈唑联合常规化疗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传染科60例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按实际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n=30,常规化疗)和联合组(n=30,利奈唑联合常规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结果联合组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空洞缩小发生及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化疗组,随访12个月复发率显著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广泛耐药肺结核实施利奈唑联合常规化疗疗效良好,且不良反应可控。

  • 标签: 广泛耐药肺结核 利奈唑胺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碘酮治疗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我院接收的69例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分成常规治疗组(n=33例)和碘酮治疗组(n=36例),对两组患者治疗后问题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碘酮治疗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低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1.21%,差异尚不显著(P>0.05)并且碘酮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LVEDD(50.14±5.03)mm和LVESD(36.11±7.41)mm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经过治疗后的LVEDD(58.77±7.83)mm和LVESD(45.88±8.62)mm(P<0.05)。结论在急诊治疗中给予碘酮对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有利于帮助患者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并且能够有效改善血压、心率等指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胺碘酮 冠心病 快速心律失常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