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养阴解毒含漱液治疗恶性肿瘤所致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局部“阴虚毒”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8例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使用养阴解毒含漱液含漱14d,对照组使用康复新液含漱14d,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6%;治疗组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阴虚毒”证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口腔状况评估(OAG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阴解毒含漱液可有效治疗恶性肿瘤所致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口腔局部“阴虚毒”证,改善口腔疼痛症状、口腔基本情况并缓解口腔局部“阴虚毒”证症状。

  • 标签: 急性放射性口炎 中药含漱 阴虚毒热证 养阴解毒含漱液
  • 简介:目的观察口服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及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白疙,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白疙(血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口服银屑灵(膏剂)和NB-UVB照射治疗,治疗组35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凉血解毒中药药浴治疗。观察皮疹症状(红斑、鳞屑、浸润程度)和皮疹面积的变化,以银屑病皮损程度评分(PASI评分法)进行评估,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第6,10周后,PASI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显著降低,2组闾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第6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2.85%和60.00%,第10周分别为91.43%和71.4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清热凉血解毒中药及药浴联合NB-UVB照射治疗白疙(血证)疗效可靠。

  • 标签: 清热凉血解毒 药浴 窄谱中波紫外线 白疕 血热证
  • 作者: 刘军祺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17-07-17
  • 出处:《中国蒙医药》 2017年第7期
  • 机构:【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坦索罗辛联合热淋清在ESWL术后输尿管下段结石排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5例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与联合组(42例),对照组给予坦索罗辛促进排石,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淋清颗粒,观察两组排石疗效。结果:联合组排石时间平均为(3.8±1.6)d,对照组排石时间平均为(5.3±1.9)d,两组平均排石时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联合组结石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更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采用坦索罗辛联合热淋清药物治疗方案有助于促进输尿管结石患者排石,提高结石排净率,同时肾绞痛发生率更低,应予以推广和应用。
  • 简介:[目的]观察毒宁注射液辅助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呼吸肌麻痹(RMP)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洗胃、导泻等常规处理,阿托品化、病情稳定后改用长托宁维持,早期、足量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出现RMP后,立即建立人工气道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VAP治疗:两组均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2.25g加入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每6h1次,疗程10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毒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10天。[结果]治疗组疗效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细菌的清除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药物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毒宁注射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AOPP致RMP并发VAP的辅助药物。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呼吸机相关肺炎 热毒宁注射液
  • 作者: 洪迎瑞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中医学
  • 创建时间:2017-05-15
  • 出处:《中国蒙医药》 2017年第5期
  • 机构:目的:针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阿奇霉素,干预组则在这个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共治疗14d,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Ridit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R=0.578,95%CI=(0.497,0.659),干预组R=0.422,95%CI=(0.348,0.496),两组无可重复区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75%)与干预组发生率(8.33%)对比无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疗效较高,安全性较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治疗风温痰壅肺证临床疗效。方法:入组本院2018年11月-2020年1月收治的风温痰壅肺证患者共7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的患者采取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比较两组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气道炎症指标、风温痰壅肺证治疗总效率。结果:观察组咳痰、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患者气道炎症指标、风温痰壅肺证治疗总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对于风温痰壅肺证的效果确切,可加速症状消失,控制机体炎症和提高疗效。

  • 标签: 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加减 风温痰热壅肺证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法干预脓毒症毒炽盛证的疗效以及对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脓毒症毒炽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祛瘀中药,对照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安慰剂。比较2组临床疗效,发热、呼吸道症状及消化道症状积分,血清HMGB1值。结果治疗组45例中,临床控制11例(24.4%),显效12例(26.7%),有效18例(40.0%),无效4例(8.9%),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45例中,临床控制4例(8.9%),显效12例(26.7%),有效20例(44.4%),无效9例(20.0%),总有效率80.0%。经秩和检验,Z=-2.232,P=0.026,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便秘的组别和观察时间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症状的交互作用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咳嗽、喘息、腹胀、便秘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MGB1治疗后治疗组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祛瘀法可以提高脓毒症毒炽盛证患者的疗效,改善发热、咳嗽、喘息、腹胀和便秘等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解毒祛瘀法降低脓毒症患者血清HMGB1水平有关。

  • 标签: 解毒祛瘀法 脓毒症 人高迁移率族蛋白1
  • 简介:目的探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痰壅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0月由急诊收住院的98例CAP(痰壅肺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比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治疗组采用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按照西医常规予抗感染、退热、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于用药7,14d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疗效及安全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发热、胸痛、咳嗽、口干、痰黄稠单项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咳嗽、口干、痰黄稠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胸片炎症吸收天数为(12.25±8.37)d,对照组为(16.42±11.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用药期间患者生命体征、血尿便常规、心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变化,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麻杏石甘汤联合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CAP(痰壅肺证)疗效可靠。

  • 标签: 加味麻杏石甘汤 莫西沙星注射液 社区获得性肺炎 痰热壅肺证 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