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绩效管理在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输液室护理人员30人和实施绩效管理前后收治的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绩效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绩效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绩效管理用于输液室的护理管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绩效管理 输液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孕周为24~28周的孕妇血糖及空腹胆红素与妊娠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根据血糖水平和临床诊断将329例分为对照组、正常组、减退组、异常组四组,各组的年龄,体重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果糖耐量异常的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均值均明显低于血糖正常妊娠者,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糖耐量异常的糖尿病患者上述指标与糖耐量减退糖尿病妊娠患者组和糖耐量正常糖尿病患者组比较,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随着血糖含量的递增,血清胆红素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血清胆红素的降低与妊娠糖尿病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胆红素检测 妊娠 糖尿病
  • 简介:在心脑血管疾病中,血栓性疾病(包括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外周血管疾病或血管堵塞基础上发生的心肌缺血、心绞痛等)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表明[1-2],欧洲和美国心肌梗死、心绞痛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比率约为25.6%~42.1%.有文献报道[3],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为64.7~80.1/10万,死亡率则高达20.7%~41.9%.目前认为,血栓主要起因于凝血机制异常、血脂水平过高、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血管壁痉挛和血管壁增生等.

  • 标签: 益母草 抗血栓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人去向登记本在内科病房的应用,以保障住院病人的就医安全,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方法自2011年起使用我科自行设计制定的病人去向登记本,规范病人在临床交接过程的安全。结果使用后未发生由于病人外出,检查,回家等不在病区,所造成的纠纷,护理缺陷差错发生率为零,我科住院患者满意度由95%增至985%。结论切实做到了以病人为中心,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责任心,保障了病人在交接过程中的护理安全,促进病房管理规范化。

  • 标签: 病人去向 护理安全 管理Application and experience of safety management in hospital patient to go out
  • 简介:香丹注射液由丹参、降香二味药组成。丹参味苦,性微寒。可通行血脉,破宿血、生新血、通经络,故有兹血化淤之功:降香味辛性温.能通十二经,可散邪,行气、破滞,故有理气开窍之效.两者合用产生协同作用。研究证实,香丹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重要器官的微循环,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有抗炎作用,能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调节免疫状态,保护细胞,促进细胞再生。

  • 标签: 香丹注射液 临床应用 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消肿止痛作用 炎性介质释放 活血化瘀
  • 简介:摘要背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重大复杂心肺肝手术临床麻醉或危重患者病情评估及抢救治疗中一项重要的监测手段,近年来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ulse-indicatorcontinuouscardiacoutput,PiCCO)应用于临床越来越受到关注。目的了解PiCCO系统在围术期应用的进展,评价其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作用。内容概述PiCCO系统基本原理,例举临床治疗中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评价其优势及劣势。前景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不断发展,临床应用各种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各有所长,但对手术室及ICU重症患者应用PiCCO系统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仍是首选。

  • 标签: PiCCO 围术期 血流动力学监测
  • 简介:传统的输液架比较笨重,移动不方便,病人需要专门的陪同人员帮助举高输液瓶才能上洗手间或者去室外活动,即使能够出去也不能随时坐下进行休息,且由于挂架较高,无法进行高度调节,悬挂输液瓶时非常不方便,经常需要踮起脚悬挂,同时病人也无法自行更换输液瓶,病人在输液室进行输液时,一些临时的小物件不易摆放。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移动式输液架,以方便患者在活动时更舒适。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 标签: 多功能 移动式 输液架
  • 简介:问诊是医者通过与病人或知情的家属进行交谈,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询问病情,以了解疾病的现状与历史,从而为辨病与辨证提供诊断依据的一种方法。它是医者接触病人、认识疾病的开始,是诊断疾病的首要方法。建立完整的临床诊断,需要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包括望、闻、问、切,以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但问诊则是正确诊断的第一步。

  • 标签: 中医问诊 其临床应用 诊断依据 接触病人 辨病与辨证 实验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