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心通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6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按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三次口服,发作时2粒舌下含化;步长脑心通胶囊(咸阳步长制药有限公司)3粒,每天三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0.0%,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显效率74.5%,总有效率85.8%;2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经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均<O.05)。结论步长脑心通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心绞痛 步长脑心通 麝香保心丸
  • 简介:摘要氟罗沙星注射液是临床上一种广泛应用的新型的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主要用于治疗由于肠杆菌科细菌等敏感菌引起的中、重度呼吸系统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消化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败血症等。临床上主要将氟罗沙星注射液与其他常用药物配合使用。本文主要对氟罗沙星注射液与临床常用药物的配伍稳定进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够给氟罗沙星注射液的临床使用提供借鉴作用。

  • 标签: 氟罗沙星注射液 常用药物 配伍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中的脊柱稳定重建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08年2月——2013年7月26例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肿瘤所在的部位采用一次性切除手术方法,对于肿瘤偏向后侧或外侧者,采用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显露椎管内肿瘤。对于肿瘤位于脊髓的前侧,则侧方扩大手术切除范围,显露椎管内、外的瘤体。对于病变界限清楚的,而且尚未完整包膜的肿瘤,给予完整切除。病变界限不清楚的,与硬膜蛛网膜粘连,则连同少许硬膜一并切除。手术中应尽量避开脊髓较粗的滋养血管,防止损伤。对于后柱结构破坏较多的患者,有16例患者在其肿瘤切除同时行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手术过程中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所有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对同时行固定植骨融合术未发生脊柱失稳现象。结论髓外膜内肿瘤切除方法不仅仅局限于某种手术方法,而应根据患者肿瘤所在椎管的位置及瘤体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术后必须进行脊柱重建,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胸腰椎脊髓外硬脊膜内肿瘤手术 脊柱稳定性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硝酸异山梨酯+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服用自拟养心通脉汤治疗。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胸痛症状、心电图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3.33%(44/60)、88.33%(53/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者HDL-C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LDL-C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得到改善,尤其治疗组改善幅度更明显。且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轻,容易接受。

  • 标签: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中西结合 养心通脉汤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及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在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4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DHS治疗,研究组32例患者给予PFN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DHS与PFNA在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方面效果相当,但PFNA创伤性较小,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更加适合老年患者。

  • 标签: DHS PFNA 股骨粗隆间骨折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去甲肾上腺素在用于维持病人血压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越快越稳地更换去甲肾上腺素药物,对维持病人的基本生命体征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血压 稳定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解运动康复方案的长期实施对于稳定冠心病老年患者主要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92例稳定冠心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各46例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体征监测跟踪以及用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方案上增加运动康复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实施运动康复方案12月后的血压以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接受常规体征监测跟踪以及用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实施 运动康复干预后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体质量数据分别为(134.56±5.25)mmHg、(81.45±3.57)mmHg、(69.35±7.31)kg,在基础治疗方案上增加运动康复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对应数据分别为(129.07±5.38)mmHg、(78.31±3.06)mmHg、(63.57±6.44)kg(P<0.05)。结论:对稳定冠心病老年患者实施长期的运动康复干预以及随访跟踪,能够降低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运动康复 老年患者 稳定性冠心病 传统危险因素 长期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分析在稳定劳力型心绞痛中,应用规范护理联合心理护理的价值以及对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的影响。方法:以2023年1月-2024年1月为研究对象时间段,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60例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按“平均分配法”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试验组(30例规范护理+心理护理),重点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护理总满意度。结果: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后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规范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应用于稳定劳力型心绞痛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规范护理+心理护理 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稳定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稳定心绞痛患者58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31.03%,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达93.1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时间明显减少,差异也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大大减少患者心绞痛症状发作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研究。

  • 标签: 稳定性心绞痛 曲美他嗪 美托洛尔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93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给予血栓通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硝酸甘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中,显效率为53.2%(25/47),总有效率为93.6%(44/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1%(18/46)76.1%(35/46)(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硝酸甘油 血栓通 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在老年稳定心绞痛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在加服麝香保心丸后心肌耗氧量、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冠脉造影、血脂、内皮因子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加服麝香保心丸的患者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麝香保心丸具有益气强心、芳香温通、振奋胸阳之功,药物搭桥是其独特的功效,可以促进侧枝循环的建立,有效改善冠脉循环。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心绞痛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瓜蒌薤白半夏汤对不稳定心绞痛(UAP)心脏室壁运动异常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经心彩超证实有心脏室壁运动异常的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发作方面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3.3%VS83.3%),治疗组在胸痹证候改善方面的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86.6%VS73.3%),治疗组在改善心电图方面的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81.6%VS63.3%),治疗组在改善心脏室壁运动异常的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78.3%VS6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UAP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心电图及心脏室壁运动异常。

  • 标签: 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瓜蒌薤白半夏汤 心脏 室壁运动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冠脉介入治疗的应用在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治疗期间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在探究过程中,首先需要完成的任务是研究对象的筛选工作,筛选地点锁定为我院,筛选对象的范围为2022年1月至12月之间接收的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筛选例数共计42例。针对结合有关筛选条件选出的42例患者进行分组处理,使之被分配到两个例数均为21人的小组中,分别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模式和在此基础上采用冠脉介入治疗,两个小组的名称分别为对照组、研究组。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干预后,从多个角度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展开比较分析。结果:首先计算两组各自的治疗总有效率,从这一指标的计算统计中发现,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距较为突出(P<0.05)。其次调查两组患者对治疗后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的心血管病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协助有关患者进行老年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冠脉介入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机体功能状态,减少心血管病症的发生。该治疗干预模式的实施被广大患者所认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老年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脉介入治疗 SAQ 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