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尼治疗多发性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2例多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进行分组,对比组仅予以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索拉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病情控制有效率82.6%要明显比对比组的63.0%高,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索拉尼治疗多发性肝细胞癌能有效杀灭肝癌细胞,疗效确切。

  • 标签: 肝动脉化疗栓塞 索拉菲尼 多发性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美沙拉嗪联合培康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消化内科收治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培康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采用结肠镜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0.91%,与对照组的78.57%比较,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培康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沙拉嗪 培菲康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拉米夫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拉米夫组。联合治疗组给予拉米夫100mg/d口服,疗程12个月;于开始用拉米夫治疗时联合苦参素,600mg/次,静脉注射,1次/d,连续2个月。拉米夫组仅给予拉米夫100mg/d口服,疗程12个月。于治疗开始后第1,3,6,9,12个月及随访期第3,6,12个月进行临床评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联合治疗组肝功能恢复明显,治疗开始后6,12个月和随访6,12个月时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48.28%,51.72%,51.72%,48.28%;拉米夫组分别为6.45%,9.68%,9.68%,9.6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拉米夫联合苦参素具有协同抗HBV效应,能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生化指标。

  • 标签: 肝炎 乙型 慢性 拉米夫定 苦参素 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消膏”合针刺治疗膝关节急性滑膜炎的疗效。方法收集68例膝关节急性滑膜炎患者,其中针刺组21例,使用普通针刺法治疗;“消膏”合针刺组47例,是在针刺法基础上再加用“消膏”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57.14%,“消膏”合针刺组有效率为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消膏”合针刺治疗膝关节急性滑膜炎,可以大大提高治疗该病的有效率,且该方法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急性滑膜炎 针灸 外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地氯雷他作为近年来新出现的第三代抗组胺药,它能高选择高亲和性的作用于H1受体,大量实验表明地氯雷他定能有效的控制变应性鼻炎的的鼻部症状,且无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嗜睡,瞌睡,疲劳感等副作用也没有对心脏,肝肾产生影响。地氯雷他定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方面显示了强大的作用。

  • 标签: 地氯雷他定 变应性鼻炎 抗组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118例接受住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拉米夫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血清中HBV-DNA、HBsAg、HbeAg及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经拉米夫治疗后,乙肝患者血清HBV-DNA转换率为70.12%,HBeAg转换率为64.67%,HBsAg转换率为36.44%。ALT、AST和TBiL较治疗前都有所降低。疗效方面,有显著效果的占27.12%,有效的占52.51%,无效的占20.37%。在治疗后随访过程中,患者均有效地改善了临床症状,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有15例患者自行停药后出现病情反复。结论拉米夫定是一种经济且有效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药物,在治疗中,坚持长期用药,监测血清,可以在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

  • 标签: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64例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或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拉米夫治疗,疗程1年。比较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该组患者在治疗后腹水、肝区疼痛、腹胀、乏力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肝功能指标亦明显好转,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治疗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拉米夫定 乙肝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对全身麻醉下腹腔镜切除胆囊患者苏醒期气管拔管前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ASAI或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右美托咪组(D组),每组各25例,右美托咪组术前静脉微量泵给予负荷量右美托咪0.8ug/kg与生理盐水配置20ml,推注时间15分钟,维持剂量为0.2ug/(kg.h),对照组术前静脉微量泵给予0.9%生理盐水20ml,推注时间15分钟,均在手术结束前30分钟停止。芬太尼-异丙酚-琥珀胆碱诱导,瑞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维持,术毕呼吸恢复后拔管。观察并记录患者入手术室T0,拔管前T1,拔管后1分钟T2,拔管后5分钟T3,拔管后10分钟T4的血压、心率的变化,并在各时段点抽取静脉血测血浆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结果右美托咪组血压、心率、血浆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在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无明显波动,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血压、心率、血浆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较右美托咪组在拔管前1min、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均有增高(P<0.05)。结论全麻期间持续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能有效维持全麻苏醒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血浆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应激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全麻苏醒期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18例学生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结果玻片法和试管法存在一定结果不符,其准确率低于试管法。结论血型鉴定存在一的影响因素,血型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

  • 标签: ABO血型 血型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解磷与阿托品剂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将68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大剂量解磷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剂量解磷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8.82%;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为20.5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经检验分析解磷与阿托品之间存在负相关性。结论大剂量解磷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且能够减少阿托品的用量,降低阿托品中毒的几率,在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上建议考虑应用。

  • 标签: 解磷定阿托品有机磷农药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对清醒气管插管患者插管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需清醒气管插管全麻患者60例,随机分为单纯表面麻醉组(A组)、表面麻醉+咪唑安定定0.05mg/kg组(B组)和表面麻醉+右美托咪1.0g/kg组(C组)。每组病人均用1%丁卡因行鼻腔、咽喉及气管粘膜表面麻醉,3min后行经鼻肓探气管插管。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即刻(T1)、气管导管插入鼻腔即刻(T2)、气管导管越过声门插入气管(T3)的MAP、HR、SpO2;记录插管过程中有无恶心、呛咳、躁动等插管反应;术后随访病人对插管过程的知晓情况。结果与T0比较,A组T2、T3时刻MAP及HR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T1时MAP明显降低,T3时MAP及HR却明显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C组Tl、T2及T3时MAP均明显降低,T1时HR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与B组、C组比较,A组Tl、T2及T3时MAP、HR均明显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B组比较,C组T2、T3时MAP、HR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SpO2在Tl时点降低,与T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呛咳、躁动及插管知晓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缓慢静注右美托咪1.0g/kg可为清醒气管插管提供良好的条件,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清醒气管插管 插管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拉米夫临床治疗乙肝肝硬化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自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诊治的4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利尿、保肝等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拉米夫,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AST、ALT、白蛋白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状况比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66.67%,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常规治疗乙肝肝硬化基础上口服拉米夫,临床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拉米夫定 乙肝肝硬化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在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的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60例。术后镇痛随机分三组I组舒芬太尼1μg?kg-1?d-1、II组舒芬太尼1μg?kg-1?d-1+右美托咪1μg?kg-1?d-1、III组舒芬太尼1μg?kg-1?d-1+右美托咪1.5μg?kg-1?d-1;三组PCIA设置为持续量2ml/h,单次负荷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容量100ml。采用VAS疼痛评分评价三组术毕(T1)及术后4h(T2)、12h(T3)、24h(T4)与48h(T5),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2~T5时I组VAS评分明显高于II组和III组(P<0.05),I组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II组和III组(P<0.05),III组的嗜睡和心动过缓发生率明显高于I组和II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能增强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同时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值得注意的是较大剂量右美托咪定产生的过度镇静和心动过缓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剖宫产术 术后镇痛
  • 简介: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4月在我科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9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以相同方法术前准备,开通静脉通道,术中监测。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患者右美托咪微泵恒速泵入,对照组注入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两组患者同样方法全麻诱导、麻醉维持、术中肌松间断静注,手术结束后送PACU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血压、心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术后5分钟、拔管30分钟纪录的血压和心率情况比较,两组间心率在术后5分钟即有显著差异,在拔管30分钟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明显较对照组稳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小时舒芬太尼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Ramsay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的不良反应以恶心、呕吐为主,无呼吸抑制,观察组中10.2%(5/49)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中36.7%(18/49)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右美托咪镇静,效果好、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老年 腹部手术 镇静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与哌替啶对脊麻后寒战发生的影响。方法160例ASAI~II级、18~50岁拟行脊髓麻醉手术患者随即分为4组C组(n=40,生理盐水组)、D1.0组(n=40,右美托咪1.0μg/kg)、D0.5组(n=40,右美托咪0.5μg/kg)和M组(n=40,哌替啶0.4mg/kg)。麻醉前所有药物由静脉输注。记录术后寒战评分和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C组寒战发生率(60%)显著高于M组(12.5%)、D1.0组(7.5%)和D0.5组(10%)(P<0.01),但M组、D1.0和D0.5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组中恶心呕吐有5例(16.7%),C组2例(0.05%)、D1.0组和D0.5组无恶心呕吐(P<0.05)。M组、D1.0组镇静评分≥2显著高于C组和D0.5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0.5μg/kg输注可显著减少脊麻后寒战的发生,且副作用较少。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寒战 脊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手术中右美托咪联合氯胺酮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实施手术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观察组患儿采用右美托咪联合氯胺酮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氯胺酮联合生理盐水麻醉,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以及镇静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儿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患儿15min以及30min镇静评分满意多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儿躁动人数较少(P<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手术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右美托咪联合氯胺酮麻醉其麻醉效果较好,可提供良好的镇静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氯胺酮 麻醉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D组N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方法相同,D组予盐酸右美托咪负荷剂量0.5μg/kg静注(10min)后以0.2~0.7μg•kg-1•h-1速度泵注维持;N组以硝酸甘油2μg/kg缓慢静注后,以3~6μg•kg-1•h-1维持,目标使MAP维持在65~75mmHg。分别记录控制性降压即将开始前(T0)、血压降至靶目标后10min(T1)、20min(T2)、30min(T3)、停药后5min(T4)、10min(T5)、15min(T6)各时点的MAP、HR;对术野出血情况进行手术野质量评分。记录控制性降压由开始到降至靶目标值所需时间和停用降压药后到拔除气管导管所需时间。结果D组与N组相比,D组手术野质量评分明显优于N组(P<0.05),两组降压前后的HR变化显著,N组反射性心率增快(P<0.05),D组减慢(P<0.05)。D组与N组“降至靶目标血压所需时间”及“手术结束后拔除气管导管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用于鼻内窥镜手术控制性降压快速平稳,复压迅速,可明显减少出血量,安全可行。

  • 标签: 盐酸右美托咪定 控制性降压 鼻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