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的事功、品德,在晚清中国被广泛、持续传播,其名字翻译被逐渐雅化,其形象被从多维度解读,诸如传贤不传子的尧舜形象,领导人民抵抗外国的民族英雄形象,知错认错的诚实形象。这些解读,对于了解美国历史,改变中国人的异域人物观念,对于反清革命动员,都有重要价值。在民主政治方面,他被人们从形式、制度与思想等不同层面进行释读。中国有尧舜禅让传说,而缺少民主传统,所以对于华盛顿传贤不传子印象深刻,而在制度上、思想上对民主理解不深。华盛顿形象深入中国人心的部分,主要是民主政治的形式。民国初年中国人对帝制敏感,对专制不敏感,是华盛顿形象在中国影响的实际效果。袁世凯在总统名号下而行独裁之事,并没有激起强烈的反抗,但他一旦在形式上也抛弃了民主,便举国哗然,洪宪帝制也应声倒塌。这与华盛顿形象部分深入而不是全部深入人心相一致。

  • 标签: 华盛顿 形象 中国解读 辛亥革命
  • 简介:《玄怪录·侯通》是一篇颇具特色的志怪短篇。原文如下:隋开皇初,广都孝廉侯通入城,至剑门外,忽见四黄石,皆大如斗。通爱之,收藏于笼,负之以驴,因歇鞍取看,皆化为金。通至城货之,得钱百万,市美妾十余人,大开第宅,近甸良田别墅,

  • 标签: 志怪小说 短篇 特色 原文
  • 简介:魏晋以降,佛教、道教崛起,与儒家鼎立为三,儒家丧失了两汉时期的独尊地位。佛教以其精致的思辨哲学替代玄学以后,佛教哲学的重点逐渐由本性转向心性。各宗派的心性论以真如本体为依托,把认识论与修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探讨人的本质及其与人的认识能力、情感意志活动规律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一整套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的理论。到了隋唐时期,佛教在哲学思想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道教向佛教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讲义,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 标签: 佛教哲学 道教 儒家 修持 宗派 心性论
  • 简介:18世纪中期以来,英国进入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递变时期,鉴于犯罪活动猖獗,传统治安管理制度渐趋瓦解,符合英国历史传统和宪政原则的社会警务模式以组成巡逻队、诉讼协会、职业抓贼者等形式,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填补了“警察真空”。社会警务虽然不是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但它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安全需要,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社会的有序发展,是英国社会转型时期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然需求。

  • 标签: 英国 治安问题 社会民间警务
  • 简介:20世纪初,北京传统的居住文化、模式和建筑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民居建筑在加入了一些西洋的装饰成分的同时,也在建筑技术方面和居住模式或多或少的融入了西方的建筑思想和特色,开始逐步接受西方以开放的单体、向高空发展的建筑空间格局,使居住建筑中居住空间布置与室内空间分割有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对清末民初时期西方建筑对北京地区近代民居建筑、居住模式、空间格局和装饰风格的影响进行探讨,并以三个实例进一步说明该时期西方建筑对民居建筑及居住模式的影响

  • 标签: 功能 空间 民居建筑 居住模式
  • 简介:传统观点多认为元武宗朝尚书省改革,重用蒙古、回回大臣,滥封滥赏、聚敛剥削,导致元代政治走向衰败。实际上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具体考察元武宗改革所采取的措施,其封赠、考课、增加俸禄、举行郊祀等政治措施体现出明显的汉化因素,增海运、革钞法、加赋税等经济措施也有利有弊,不可一概而论。

  • 标签: 元武宗 尚书省 改革 政治走向 经济措施 传统观点
  • 简介:康熙帝从自己的见闻与立场出发,以异于当时士大夫的标准,构建出明朝君臣两类截然不同的政治形象:开创者的英名和末世君臣的无能与自私,并把这种评价贯彻到具体的政治实践之中,将其作为构建清朝统治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及抑制文官集团、强化皇权的话语权力。康熙这一评价及其意图对有清一代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实为明清易代中至为重要的环节。

  • 标签: 康熙 明代君臣 形象
  • 简介:藏传佛教犹如明珠闪耀在雪域高原上,它渗透于藏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规范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又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它既是先民精神财富的继承,又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它对生活在这片高原的藏民给予了深切的关注,为他们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 标签: 藏传佛教 人文关怀意识 社会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 雪域高原 社会生活
  • 简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邓小平同志关于“两个大局”战略构想和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国家繁荣富强,保持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西部大开发涉及的不仅仅是西部,也是我国东中西部经济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过程。山西作为中部地区之一,面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机遇和挑战并存,只有振奋精神,迎难而上,采取积极的对策,才能在竞争中闯出一条新路,实现山西经济的腾飞。

  • 标签: 党中央 大战略 社会主义 邓小平同志 并存 国家
  • 简介:任何经济活动都要受到一定制度的制约。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基础上的,一个社会特定的文化是理解制度的钥匙。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斯认为,制度包括正式的规则(法律法令、共同法、规章

  • 标签: 韩田村 汽摩配业 家族文化 浙江 创业精神 企业管理
  • 简介:博物馆建筑的围合系统分为水平、垂直、连通三种,它们塑造了陈列空间的尺寸、比例、布置和空间容积。水平和垂直围合系统的组合界定了陈列空间的范围;连通系统则打破了原有空间的划分模式,重建了与外界的联系。因此,了解每一建筑围合系统对陈列空间的影响,能够让我们对陈列空间设计有更准确的把握。

  • 标签: 博物馆建筑 围合系统 陈列空间
  • 简介:20世纪以前,中国和西方有各自的史学传统。中国的史学以前后相沿的历代正史为代表,形成了一种具有连续性而且内容广泛全面的纪传体全史范式,这种范式不仅体现在断代的国史编纂中,而且还扩散到地方史的编纂领域,以这种范式编纂的地方史被冠以一种极富中国特色的名称——地方志。

  • 标签: 史学研究 史志关系 中国 方志学 地方志
  • 简介:德格印经院系为数不多的藏族文化遗产宝库之一,从清朝中期创建至今,已有280余年的历史。它作为藏区最主要的文化传播中心之一,为这一时期的藏文文献收集、图书编辑、出版发行等文化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对藏族古代文献的标准化、出版图书的规范化、继承和传播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对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做了较为客观的评析。

  • 标签: 德格印经院 出版 印刷 贡献
  • 简介:随着第三产业的崛起,服务职能成为各个行业持续发展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对于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和文化教育性质的博物馆来说,“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其新阶段的组织目标,而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博物馆管理的工作重心。从观众对于博物馆服务职能的评价和服务期待入手,探究影响博物馆观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要素,旨在通过对影响因素及其内在联系的研究,为博物馆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提供知识参考信息。

  • 标签: 博物馆 服务满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乾隆三十年至三十四年间的中缅战争,清政府先后出兵三次却始终未能实现“捣其巢穴,一举而歼灭之”的目的,最终双方议和收场。战争中,大量军队涌入云南西南部,而这一地区属于高疟区,是历史有名的“烟瘴之乡”。所以,本文认为瘴疠在造成清军大量人员损失的同时,对作战时机的选择、军队士气两方面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乾隆 战役 作战时机 三十年 清政府 西南部
  • 简介:<正>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近十年间里,中国的对外贸易急剧增长,“呈扶摇直上之势”。据中国对外贸易的总值来看,从1918年的十亿四千多万海关两增长到1927年的十九亿三千多万海关两,增长幅度是惊人的。再从当时进出中国各港口的外贸船只的吨位数来看,大战期间一直维持在两千万吨左右,而到1927年,已经达到四千多万吨,有倍数之增。战后英美日三国对华掠夺性贸易的增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中国对外贸易连年巨额入超。这是掠夺性贸易增长的最显著的表现,帝国主义在华扩张贸易势力,目的是对中同进行经济掠夺,列强通过控制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经营权,操纵进出口商品价格以及倾销过剩商品,对中国进行了疯狂的掠夺性贸易,使中国的入口贸易激增。假定1913的入口贸易总指数为100,则1919年为114,到1927年更增至177.7。而同时期内,中国的出口贸易虽有增长,但比较平稳,且远赶不上入口贸易的增长。下表所示是1914—1927年间中国的净进口货值和净出口货值(单位:千海关两):

  • 标签: 中国对外贸易 中国进出口贸易 对华贸易 增长幅度 贸易增长 海关
  • 简介:叶剑英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他的故乡梅州是闻名中外的“客都”,是“客家大本营”。他日常生活中一直讲客家话,经常还即兴唱山歌。其祖辈虽然是经商却都通晓诗书,是典型的客家诗书之家。自1897年出生到1916年冬去南洋,叶剑英在故乡梅州生活了20年时间,期间上过私塾,进过新式学堂;既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也深受客家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客家人文环境的熏陶。

  • 标签: 私塾 熏陶 新式学堂 人文环境 中外 教育
  • 简介:丘逢甲祖籍在广东省嘉应州镇平县文福乡员山村(今广东蕉岭县文福镇淡定村),出生于台湾,是客家人。客家人在近2000年的迁移、定居、开拓、创业、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影响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哺育和培养了一大批客家英杰。丘逢甲就是这些客家英杰之

  • 标签: 丘逢甲 客家文化 客家精神 文天祥 爱国爱乡 抗日保台
  • 简介:魏晋南北朝,从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到公元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一共369年,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大的变化时期,这个时期战乱频仍,皇朝更迭如同走马灯;其社会经济的特点,是反复破坏与重建,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情景。它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中国民族发展和中国服饰演变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魏晋南北朝时期 服饰 中国古代史 玄学 统一全国 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