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我对一战时中国华工赴欧问题向无研究,但我上中学时认识一位老华工,他说他去法国从未做过苦工,而是帮她们"印种"。当时法国男人死于战争中太多,几个城市连及农村,几乎没有中青年男人,只剩下女人。他们去了主要是陪法国姑娘睡觉,帮助她们怀孕生孩子。几十年来,我也一直认为华工去欧是为了帮她们传宗接代,而书上讲华工在欧洲受苦,都是宣传词。后来看了一些资料,并非完全如此,大多数华工还是去做苦工的。但我所了解的这位华工的经历,也并非孤例,虽非普遍现象,也可算是部分现象。记于此,以供研究华工问题的专家参考。

  • 标签: 华工 新史料 传宗接代 法国 中青年 宣传词
  • 简介:三年前,我们这群人不幸从高考的独木桥上落水,于是一支“穿云箭”,纷纷聚到了这里。这个县城的复读学校虽然有些名气,但其实就只有两个班,一文一理,紧紧挨着,阿清开玩笑说:“真是两只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鹌鹑。”

  • 标签: 青春 温暖 温柔 收藏 独木桥
  • 简介:宋词既具有鲜明的阶段性、阶梯性,也具有发展的完整性.这是一个完美的、缺一不可的、自足的、"一分为三"的美学构建和文学形态.在美学风格上,宋词总的追求是悲情美."婉约"创立的是柔美,"豪放"创立的是壮美,"醇雅"创立的则是优美.同时,三阶各自的艺术发展也是成熟的.

  • 标签: 宋词 婉约 豪放 醇雅 一分为三
  • 简介:本文论述晚清华工题材的小说,认为它真实反映了华工的屈辱遭遇和悲惨的生活情境,忠实表现了华工身陷困境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也透视了晚清政府昏庸、国弱民困的时代特征。

  • 标签: 晚清 华工 屈辱 反抗
  • 简介: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寒夜》描写了这样的悲剧——“两个善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两个上海某大学教育系毕业生靠做校对和做‘花瓶’勉强度日。不死不活的困苦生活增加了意见不合的婆媳间的纠纷,夹在中间受气的又是丈夫又是儿子的小公务员默默地吞着眼泪,让生命之血一滴一滴地流出去。”

  • 标签: 巴金 汪文宣 经历 解读 道德 小资产阶级
  • 简介:中国现代文学馆从1985年3月25日开馆至今整整2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中国现代文学馆从馆藏珍贵的文稿、版本、字画、文物、照片中选出260件精品,献给那些已经远行的文学大家,献给他们的亲人,献给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而付出无数心血的百岁老人巴金,献给全国的作家和爱好文学、关注文学的一代又一代年轻人。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馆 《春梦》 年轻人 巴金 文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