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正>印度的现存最古典籍《梨俱吠陀》,自从十九世纪中叶(1849—1874)开始在欧洲校印本文和古注以来,原书脱离了印度传统的神龛而为全世界所共有了。欧美各国学者的研究陆续不断,近年来仍未减弱,而且扩大到日本、苏联和拉丁美洲。这些研究虽然比较专门,直接影响不大,但是其间接影响却是难以估计的。例如众所周知的所谓“雅利安”一词就是从吠陀研究而来。由语言推测人种而得来的这个名称竟成为纳粹的旗号,影响了世界历史。至于这些研究在语言学、神话学等等学术领域中的影响之大更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一部三千多年前的古书一

  • 标签: 直接影响 学术领域 苏联 十九世纪 内在结构 巫术
  • 简介:<正>在《惠特曼在国外》等一些著作中,外国评论家谈的是惠特曼对别的国家诗歌造成的影响;而在海内,研究者们仅仅评论过惠特曼对郭沫若的冲击力所引“爆”的《女神》,对惠特曼同整个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关系很少重视。本文试图在这个方面作些探讨。1.田汉:全面介绍惠特曼的第一人1919年7月15日《少年中国》创刊号上,田汉发表了长文《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此文认为,惠特曼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就象是莎士比亚对于英国那样。美国的强大绝不在于它的物质、它的帝国主义,而是在于它创造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倡导的自由。在田汉看来,惠特曼就是这些人物中的一个。而且,因为他是一位预言家、一个鼓吹民众力量的诗人——“平民诗人”,所以经过一次大战便更受人崇拜。在田汉看来,“惠特曼对于自然的信爱,到处持‘manlyloveofComrades’的主意”,“出于大胆的现实肯定,他无诅咒、无怀疑、无悲叹、无愤怒、无犹豫、无回避,他只有强烈的主张自我(self)要与无畏的未来、无限的

  • 标签: 惠特曼 草叶集 莎士比亚 三十年代 中国诗 现代诗人
  • 简介:一"井底引银瓶",在我国的传统诗歌文化环境中,是一个与"弃妇"主题息息相关的形象,尤其是在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篇《井底引银瓶》出现之后,更加广为人知。如宋人胡仲弓有“井底银瓶事已非,鸳鸯打散鸭惊飞”之句(《寄意三绝》之三),晁端礼有“假使钗分金股,休论井引银瓶”(《雨中花·小小中庭》),

  • 标签: 《井底引银瓶》 传统诗歌 意象分析 文化环境 新乐府 白居易
  • 简介:世上真有什么方法能帮我们进一步发掘经典作品从而发现老路中的新路?在这方面,音韵学真能帮我们多少,让我们确确实实地搞明白那些不断地引起我们好奇、关注、却又不断地让我们疑惑不解的文学现象?比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为何能如此诗意盎然、令人难以忘怀?根据本文的观点,真正使这首如此诗意盎然的,首先是这首的细致、单纯、情绪声调化了的语音结构。这首的“语音结构”,不管如何未受重视,不仅“比词的句法更单纯、更本质”,更能与心灵一脉相通。再按本文的分析,这首之所以会有如此特殊的魅力,归根结底,是因为诗中隐含着某种影响无时不在、却又常被视而不见的虚词。这种“渺小”“隐身”的虚词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为小诗增添无尽的诗意;它又像《奥义书》中最常用的比喻“水中之盐”一样,细致入微地调和着小诗的语音结构、味觉、口感,使之回味无穷,或者像“绘事后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说法所提示的那样,使小诗更出神入化。本文就此进一步探索是否能按同样的思路,以音韵学为指导,耳目一新地重新阅读经典作品,不单是汉语的经典作品,而且还包括其他非声调性语言中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如罗伯特·弗洛斯特的《雪夜歇脚树林边》,并以此为契机,发掘重要的、却常被忽略的文化和文学作品的互相参照的诸多可能性。既然这种文学现象绝非区域性而属全球性的,这种互相参照的重要性就更为显而易见,正如歌德在《潘多拉》中悲叹时所强调的那样,因为我们人类总是“命中注定似地只见被光照亮的物而不见照亮物的光”。

  • 标签: 音韵学 诗学 功能词 声调化情绪 比较文学
  • 简介:《荷花淀》是一篇情景交融、意境优美的短篇小说,也是“五四”以后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佳作名篇;它既是享誉文坛的老作家孙犁(1913—2000)当年的成名之作,也是四十年代解放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并因其朴素淡雅、清新隽永之独特风格而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史

  • 标签: 《荷花淀》 短篇小说 孙犁 叙述方式 浪漫主义
  • 简介:孤独在平凡人生中通常只被当做一种无聊沉闷的惯常经验,但在短诗《海子在昌平》里诗人徐鲁却把一种孤独体验推向了地老天荒的境界,并在那种境界中复活了一个执著坚忍的诗性灵魂,从而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的诗性人生的深刻体认,以及对人类精神中那渐逝渐远的幽暗光的苍凉追怀。

  • 标签: 《海子在昌平》 徐鲁 诗歌 孤独体验 人生感悟
  • 简介:自处女作《女勇士》在1976年首次出版以后,汤亭亭就蜚声美国文坛.之后,汤亭亭又陆续出版了《中国佬》、《孙行者》、《第五和平书》和《战争的老兵,和平的老兵》.她的作品屡获大奖,如美国全国图书奖、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奖、美国学院和艺术与人文研究院大奖以及前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发的国家人文勋章等等.

  • 标签: 厌恶战争 和平评 宽广余地
  • 简介:由于一直被选进中学语文教材和几种版本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本,唐代崔颢的《黄鹤楼》一早已家喻户晓,在社会上具有很大的影响。遗憾的是,我们平常所见的文本里,却有一个很大的错误一直没有得到更正。该在《全唐诗》中的文本是这样的:昔人已乘白云(一云作黄鹤)去,此(一作兹)地空余(一作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一作戍),春(一作芳)草萋萋(一作青青)鹦鹉洲。

  • 标签: 《黄鹤楼》 《全唐诗》 崔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首句 中学语文教材
  • 简介:本文以声音和语气为线索,对辛笛三个阶段的创作进行了纵向的考察,以此窥测诗人的自我意识和抒情策略。从20世纪30年代初期抒情的"我",到后期自我质询的"我",再到20世纪40年代意识到"我们"的声音,辛笛的变化既和诗艺的成熟、诗风的转换有关,也无不关涉着外在的时代和社会。

  • 标签: 辛笛 声音 语气 抒情策略
  • 简介:韦斯特娜(1936一)是美国当代自由体诗人,美国密西根大谷州立大学知名教授.曾担任过美国驻中国、印度、老挝等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顾问.她的常见于、、、等学术报刊杂志.近年来,她作为中国国际教育交流处与北美英语协会联合项目的官员每年来往于中国各地,考察了中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大专院校,对中国教育和文化的研究可谓广博深入.

  • 标签: 中生诗 喻中生 意喻
  • 简介:吴绡(16157-1671),字素公,又字片霞,号冰仙,长洲(今苏州)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邹流琦《吴冰仙集小引》说:“(绡)兰心蕙质,雅善书史。……于一切琴棋弦管之艺,无不精绝。书法直通钟、王,尤善画,每经点缀,灵动如生。”这类夸赞之词,并非溢美,我们从吴绡留存的大量诗作中也能窥见一斑。

  • 标签: 《七夕》 诗作
  • 简介:<正>勃特勒(SamuelButler)记载他碰见一个意大利男孩子,那孩子问他:“你们英国人准把郎费罗(Longfellow)的读得很多吧?”他答:“不,我们不怎末读他的。”他孩子诧异道:“那是什么缘故呢?他是一个很漂亮的诗人(averyprettypoet)呀!”这位惯持异见的作家显然过低估计了他本国人的

  • 标签: 外国人 日记 日本人 法语 威妥玛 二十年
  • 简介:<正>1938年4月22日,《大公报》(汉口版)以三分之一的版面报道了英国诗人奥登受到中国文艺界人士接待的消息,报道中附有奥登的一首题为《中国兵》的十四行的手迹和译文,并有戏剧家田汉的和诗一首,曰:

  • 标签: 中国抗日战争 奥登 中日战争 组诗 《大公报》 四行诗
  • 简介:本文以第一联的五种英译本为探讨基础,从译的语言、形象、音韵、流动性及意境等几方面对汉诗的英译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任何翻译都是有目的的行为,目的决定着如何英译为最佳.

  • 标签: 《诗经·关雎》 诗译特征 翻译美学 比较分析 目的论
  • 简介:在我的心目中,启功就是古道热肠、从容洒脱、幽默风趣的化身,在出身门第、名利地位、挫折灾难、纷纭世事面前,取得了真正的自由,以毕生的经历、成就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字。他的旧体诗词(集为(《启功韵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本节所引启功均出此书),量虽不大,质却甚高,所谓“以我少少许,胜人多多许”者也。他的,又以唐宋体居多,但篇数不多的后唐宋体却为后唐宋体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贡献可谓大矣。

  • 标签: 宋体 后唐 诗话 启功 邵燕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简介:曹禺秉持着"以剧写诗"的创作思想在《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四个作品里建构起"戏剧"本体世界。作品一方面试图揭示生存之谜,一方面指向对人生归宿的诗意探寻。"戏剧"本体在《蜕变》等作品中遭遇消解。《蜕变》和《明朗的天》继承但变形了四大剧的戏剧结构;而曹禺的诗才在《家》《胆剑篇》和《王昭君》中则衍化成为抒情性语言。"戏剧"本体的建构和消解造成曹禺建国前后创作成就的巨大落差。

  • 标签: 戏剧诗 建构 消解
  • 简介:<正>一研究的人常把格律比作诗的肌肉和骨骼。如果承认这个比喻是确当的,在译的时候,就应该把原诗的格律看作是必须传达的东西。我国译界向有两派说法,都是不大看重传达外格律的。一派可称“神韵派”,另一派可称“民族习惯派”。“神韵派”主张,译的宗旨全在于领悟和传达外的“神韵”,为了“神韵”,译文怎样处理格律问题,原则上都是可以的。“民族习惯派”则认为,不管外具有何种本民族的格律形式,在译文中都须转换成中国人所习惯的结构类型,译者无须在探究和传达外格律上煞费苦心。其实,这些都是莫大的误会。“神韵派”之所谓“神韵”,大约主要是指的思想意蕴和情感内涵。这些东西除直接凝聚在词语和形象体系内部,也同时寓含在诗歌的特定节奏和语调之中。而特定的节奏和语调又总是发源于特定的格律形式。因此,怎么能把的“神

  • 标签: 奥涅金 诗节 译文 形象体系 普希金学 韵脚
  • 简介:司马池(980—1041),字和中,夏县(今属山西)人,为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司马光(1019-1086)之父。真宗景德二年(1005)进士,授永宁主簿,后为建德郫县尉、知光山县,治绩著声朝野,于天禧五年(1021)迁秘书省著作郎,继而复兼监察安丰(今安徽寿县南、

  • 标签: 司马光 宋诗 诗人 宋初 历史学家 政治家
  • 简介:这是一首轻盈婉转的小诗,读来更像一首情诗。不过,这可不是一首一般意义上的情诗,而是一位僧人与一位女道士的赠答之作。大凡僧人的诗歌作品,大多带着一股山林气、蔬笋气,多写出家人的修道生活,难得一顾世俗之事,遑论男女私情。至于僧人与女道士的赠答,更堪称绝无仅有。

  • 标签: 《答李季兰》 皎然 诗歌 禅学思想 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