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7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利于文化传承,普遍存在于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中,严重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注重消除和解决文化失语现象成为大学英语教学课堂的重中之重。

  • 标签: 中国文化失语症 大学英语教学 对策
  • 简介:本文以Brazil等人的语篇语调模式为理论框架,调查分析了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在朗读与会话语篇中的语调特点及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在语调组的划分,句重音的选择及语调选择等方面都与以英语为母语者存在较大的分歧,而造成这些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输入相对贫瘠的外语语言环境和把语调选择与句子的语法类型相对应的教学理念所导致的中国学生对语调的交际和语篇功能的意识缺乏。基于此,文章对语音语调课的教学提出了尝试性的建议,即:在以英语为外语的语言环境中,语音语调课的教学应采用语篇途径以提升学生对语调的语篇功能的意识,从而避免因此可能造成的跨语言交际的失误。

  • 标签: 语篇语调 中国学生的语调特点 语调组 句重音 语调选择 语调的交际及语篇功能
  • 简介:2017年10月20—22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主办、西安外国语大学承办、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第八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陕西西安举行。

  • 标签: 中国 英语教学
  • 简介:世界各地很多的高等教育机构都建立了质量监控体系,以保持标准。本研究报告了2012年在中国东北某省所进行的英语专业评估中对院校间课程所进行的比较研究。该研究主要是质性的探究,其所收集的数据主要是通过各高校在网上所提交的文件以及后续的半结构化访谈所获取的。来自12所高校37名参与者参加了此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课程取向因高校的不同而不同,其取向的不同也反映在他们的课程设计之中。本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目前中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了解其国际化和本地化的课程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了解各种不同类型高校的课程设置。

  • 标签: 英语课程 院校评估 英语专业 课程设置
  • 简介:本文对语义失真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对每一类给出实例加以验证。为了验证及修正国外研究者的相关理论,笔者以中国英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大体上证实了笔者的预测:不论是中国英语学习者,还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外实验对象,言语再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体相同类型的语义失真。

  • 标签: 中国学生 言语再生 语义失真 英语
  • 简介:本文对中国译学关于意义和意图的认识做了简要综述,指出我国当代译论对意义和意图的认识仍然存在传统的感性认识,但是,尽管我国译论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刘宓庆的《翻译和语言哲学》一书还是标志着我国译学在意义和意图的认识上有了新的起点。

  • 标签: 中国翻译理论 意义 意图 《翻译和语言哲学》
  • 简介:本文试从两个方面拓展当前有关书面纠错功效的研究:1)通过突破传统的形式反馈,比较了直接反馈与语境反馈(即在丰富语境下提供的反馈)对于二语习得的不同作用;2)通过转变传统的目标结构,考察了反馈对于英语搭配习得的影响。研究采用"前测—干预—后测—延迟后测"的设计模式,通过汉译英和选择两种测试方法来考察反馈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纠错可以有效促进英语搭配习得,而且语境越丰富,纠错效果越好。研究指出,纠错有利于学习者注意到中介语与目标语间的差距,从而有意识地学习正确语言形式以弥合差距。另外,纠错中的语境因素可以调动人的多层认知系统,加深学习者对搭配的理解和记忆,从而产生更好的促学效果。

  • 标签: 书面纠错 搭配 语境 二语习得
  • 简介:英语大班教学这一现象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常见的现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大班教学非常普遍。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英语大班教学引起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者的持续关注。但是,在中国有关英语大班教学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中国中学英语教师对大班教学的看法以及他们在教学实践中应对大班教学的策略。450多名中学教师参与了本调查,其中的6名教师参与了本研究的半结构化访谈。研究表明:绝大多数(92.6%)的中国中学英语教师对英语大班教学持消极态度,认为在大班教授英语的过程中存在教学问题、教学管理问题以及心理负担沉重等问题。尽管大班教学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但是,教师们还是在自己日常教学中探索出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并取得一些成功。

  • 标签: 中学英语 大班教学 问题 策略
  • 简介:根据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筹备会(2000年4月24-25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的决定,第三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将于2001年5月19-22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论文征集主要面向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会员单位的英语教师(目前有英语专业的院校基本上都是会员单位)。应征人须在2000年11月30日之前(以当地邮戳为准)寄出500-800词的英文论文提要。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将成立专门的论文评审委员会对提交的论文提要进行审核,凡论文提要被采纳的,我们将发给正式的论文宣读邀请函。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21世纪的中国英语教育:理论与实践。具体讨论题目为:

  • 标签: 中国英语教学 国际研讨会 论文提要 理论与实践 常务理事会 论文宣读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比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CLEC和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调查了中国EFL学习者对yet一词的习得情况。调查结果表明:(1)中国EFL学习者中除了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以外的学生,均对yet一词使用不足;(2)与英语母语者相比,中国学习者在使用yet时,偏好使用其连词词性。在作副词使用时,仅仅集中使用其常见用法;(3)中国学生使用yet的总体错误率不高。

  • 标签: YET 中国EFL学习者 词汇习得 语料库
  • 简介:英国当代作家贾斯汀·希尔的《天堂过客》、《品梦茶馆》和《黄河》分别在英国荣获不同文学奖项。他的三部中国题材作品被西方国家读者认为是对当代中国的准确再现,为西方的中国题材注入了新鲜空气。虽然希尔借选材、人物塑造、语言及叙事风格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认同,但其叙事形式和汉化英语的背后却隐含着西方对中国司空见惯和根深蒂固的成见。三个文本中都有对中国文化、习俗和风土人情或多或少的偏见与误解。误读和冲突的产生有其个人心理、社会语境和历史渊源的原因,更有东方主义霸权话语挥之不去的阴影。

  • 标签: 贾斯汀·希尔 异质文化 文化误读 东方主义
  • 简介:近年来,关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话题愈谈愈热。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及其翻译研究”成功跻身2013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 标签: 中国文学 走出去 “铭” 印象 中国当代文学 文献调研
  • 简介:本文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程度的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连接副词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本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在议论文中连接副词的使用频率和作文分数的高低有较高的相关性。高分组的学习者比低分组的学习者使用更多次数和类别的连接副词,在连接副词的使用上具有较强的语体意识。

  • 标签: 语料库 EFL学习者 连接副词 汉语迁移
  • 简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界面研究已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学术界对界面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也已形成共识。为交流我国外语界面研究的方法,检验近年来界面研究的成效与成果,进一步加强我国外语不同领域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界面研究专业委员会决定于2015年5月7-9日在湖南张家界召开第三届中国外语界面研究高层论坛。

  • 标签: 高层论坛 界面 外语 中国 论坛会 90年代以来
  • 简介:Ⅰ引言影响外语学习成效的因素多种多样,有学习者成熟因素(maturationalfactors),也有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factors),母语体验(L1experience)就是其中之一。就学习者母语体验(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对其外...

  • 标签: 母语体验 中国学生 外语学习 语法学习 学习效果 英语
  • 简介:◎二语掌习者能力/认同发展研究1)二语语音能力发展(主持人:南京大学陈桦教授)2)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能力发展研究(主持人:南京大学王文宇博士)3)二语学术写作能力发展(主持人:南京大学徐防博士)

  • 标签: 《中国应用语言学》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
  • 简介:《翻译教学论》一书是国内翻译教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之一。该书吸纳了翻译学、语言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着力于构建中国语境下的翻译教学研究体系,从课程模块、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就如何培养翻译能力进行了论述,为从事翻译教学和翻译理论研究的教师、学者在不同层面提供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和帮助。

  • 标签: 翻译教学 翻译能力 翻译过程
  • 简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阅读研究的重点逐渐从阅读的结果转向阅读过程本身。对篇章加工过程中的推理的研究已经逐渐成为认知科学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在说明文阅读理解过程中,题目熟悉度和语言水平对中国外语读者的在线推理的影响,以及在线推理过程与在线的思维表征之间的关系。实验运用有声思维和自由书面回述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观察了28名具有中级和高级英语水平的受试者的在线推理过程。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将对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在线推理 过程研究 说明文阅读 中国学生 推理过程 论文
  • 简介:针对情境制约性话语与熟语能力的关系,本文重点研究了准中、高级以英语作为外语学习者的情境制约性话语的习得情况。操英语母语者也参与了此次研究,以提供基线数据。单因素方差测试(one—wayANOVA)以及事后比较检定测试(posthoctests)证实了英语学习者的熟语能力(formulaiccompetence)的发展明显滞后于语言能力(1inguisticcompetence)的发展。定量分析结果还显示三组受试者对第一类情境制约性话语即plainSBU的习得没有实质区别,这部分归因于plainSBU特定的低文化镶嵌度和高语义透明度。本文还认为英语学习者的外语学习要经历一个阈限才能从以规则为导向的学习转变为以整体为导向的学习。

  • 标签: 情境制约性话语 文化镶嵌度 语义透明度 熟语能力 阙限
  • 简介:二语学习者能力/认同发展研究1)二语语音能力发展(主持人:南京大学陈桦教授)2)英语专业学生口译能力发展研究(主持人:南京大学王文字博士)3)二语学术写作能力发展(主持人:南京大学徐肪博士)

  • 标签: 《中国应用语言学》 期刊 编辑工作 发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