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目前面临的制度短板主要显现于其法治方面的缺失,而法治的缺失又以宪法保障的缺失最为明显。域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备多种宪法保障机制和相应的制度设计,我国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还需要依靠宪法的顶层设计、原则设定以及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辅之以具体的法律实施和制度落实。

  • 标签: 区域经济 宪法保障 制度
  • 简介:判案书1.这是一宗有关女儿探视权的审讯。2.为方便起见,本席将称呈请人为“母亲”;答辩人则为“父亲”。背景3.与讼双方于1988年结婚。4.双方婚后育有两名子女:(1)大儿子现年18岁,现与母亲同住;及(2)二女儿现年9岁,是一名小学4年级学生,现与母亲同住。5.母亲于2006年7月28日以父亲的行为向法院提出离婚呈请。

  • 标签: 香港特别行政区 诉讼案件 法院 “母亲” 婚姻 判案书
  • 简介:背景1.本案第三被告人根据区域法院规则第18号命令第19规则,要求本席剔除原告人在其申索陈述书和答复书中所有针对第三被告人的部份,原因是就原告人针对第三被告人的申索而言,该申索陈述书并无披露合理的诉讼因由,属琐屑无聊或无理缠扰;或滥用区域法院的法律程序。

  • 标签: 香港特别行政区 2008年 判决理由 法院 被告人 法律程序
  • 简介:打击恐怖主义是上海合作组织的重点合作内容,作为由中国主导的重要区域性国际组织,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推进反恐合作有助于为我国营造良好的周边环境,提升我国在全球反恐中的地位,对我国反恐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合作组织通过制定文件或条约、设立区域反恐机构、开展联合反恐演习等方式,在反恐领域的合作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这种区域合作模式不仅维护了本地区的安全稳定,也为全球反恐行动提供了合作的样本。今后,上海合作组织应当结合本地区恐怖主义犯罪发展的新态势,细化合作的法律规范和行动机制,加强反恐人员和技术领域的合作,积极开展在互联网领域的反恐合作,及时跟进在经贸文化领域的合作,从而进一步发挥区域合作的优势,形成全球反恐行动的合力。

  • 标签: 上海合作组织 恐怖主义犯罪 区域合作 反恐行动 地区安全
  • 简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于2010年如期形成,就地方性立法而言,应以经济纠纷事实为导向,细化实施性立法;以经济秩序重构为指向,加快回应性立法。以地方区域法治为方向,发挥自主性立法;通过习惯风俗入判、司法判决固化习俗、区域司法合作等三项原则,严格立法权限代理制度、建立法律冲突裁决制度、完善规范清理制度体系,建构司法型立法体制机制,从而实现立法“后体系时代”地方法治建设进程中公共契约精神的解放。充分适用中央立法授权,建立司法型立法模式,授权判决型规则产出,从立法供给侧改革,全面落实“科学立法”的内在要求,推动法治秩序的善化

  • 标签: 后体系时代 实施性立法 回应性立法 自主性立法 司法型立法
  • 简介:行政诉讼“三难”问题的形成,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面临各种有形或无形的压力,受到较多的行政干预,而其与行政诉讼的管辖制度不无关系。2000年以来,在最高法院的指导下,全国各地法院开展了提级管辖、异地管辖和集中管辖等多项改革试点。海南法院的模式选择,坚持“三个有利于”、“三个必须”:有利于实现公正,降低改革成本,基层法院行政审判功能的发挥;必须坚持依法改革,更加注重改革的成效和成本,确保改革得到各方的认同和支持,实现“从体制到机制”、“从动人到动案”的转变。在海南新的发展形势下,时代更是赋予本项改革更为深刻的重大意义。“海南方案”注重制度维护和风险防控,提前研判,坚决防范改革积极功能递减,续航能力不足,不了了之、半途而废;防范制度不足和负面效应的放大抵消、弱化改革的成果;防范行政干预的新样态侵蚀司法公正,行政机关“互相帮忙”,联合抵制,改革的抗干扰功能减弱;防范诉讼成本提高不能换得公正结果而进一步激发“信访不信法”;防范“司法白条”,生效裁判得不到有效执行;防范关门改革,自说自唱,影响改革的效果评估和制度完善。

  • 标签: 改革试点 跨行政区域 异地管辖 行政案件 南方 大变革
  • 简介:港口国监控的区域协调对维护海上航行安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发展更离不开亚太地区海上航行安全的保障。《东京备忘录》自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自身仍潜藏着若干"不协调"因素,影响了亚太地区港口国监控的区域协调水平。综合分析可发现此种"不协调"有其深层原因,应有针对性地结合区域特点并借鉴《巴黎备忘录》中的有效做法,通过建立基金、完善规则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亚太地区港口国监控的区域协调水平。

  • 标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港口国监控的区域协调 《东京备忘录》 《巴黎备忘录》
  • 简介:中国产业政策的现行制度安排是将产业政策的制定权限高度集中在中央,但由于产业政策是属于中观层面的公共政策,与地方及区域经济利益密不可分,地方不同层面的产业扶持措施纷纷出台,中央政府事实上已经无法垄断此项公共物品的供给。对产业政策制度进行必要重构,对发挥地方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产业政策施行效果和实现产业政策法治,都是非常关键的。

  • 标签: 产业政策 制定权限 地方竞争 区域合作
  • 简介:辽宁、天津、山东、上海、湖北、浙江、福建、广西、广东、海南省(市、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大连、天津、青岛、上海、武汉、宁波、厦门、北海、广州、海口海事法院:为适应洋山深水港区的建设和发展.经研究.决定调整上海海事法院和宁波海事法院对洋山港及附近海域的管辖区域

  • 标签: 海事法院 管辖区域 最高人民法院 上海 宁波 高级人民法院
  • 简介:<正>(2005年5月11日国务院第89次常务会议通过2005年5月19日国务院令第435号公布自2005年5月3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增进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依法制订具体措

  • 标签: 民族自治地方 民族政策 财政转移支付 常务会议 宣传教育 追究刑事责任
  • 简介: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1目的规定,没有证据证明行政机关在划分物业管理区域时,已按照《物业管理条例》第九条第二款的要求,考虑了物业共用设施设备的权属、使用与维护等问题的,应判决撤销该行政行为,并责令行政机关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 标签: 管理区域 中央花园 物业管理 具体行政行为 清水河 成都市
  • 简介:中国与东盟食品安全合作的稳定推进需要相应法律机制的保障。这一法律机制应立足于双方食品安全合作的已有法律依据和实践,从组织机构、表现形式和规范体系三方面予以构建。该法律机制的组织机构建设应依托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整体性机构安排;该法律机制的表现形式主要是中国与东盟秘书处和中国与东盟各国食品安全职能部门签订的合作文件。这些文件的法律性质是软法,其制定和实施均应遵循软法的法治特征;该法律机制的规范体系应至少涵盖四类规则: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制度、食品安全标准协调制度、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制度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协处制度。

  • 标签: 中国-东盟 食品安全 法律机制
  • 简介: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区域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并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来势汹汹,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运转造成巨大冲击,WTO的权威遭遇严重挑战.为应对此严峻形势,WTO应采取多方位的改革,将区域经济一体化纳入WTO的有效规制之下,使之与多边贸易体制互动发展,以更有效地促进WTO多边贸易自由化功能的发挥.

  • 标签: 区城经济一体化 WTO多边贸易体制 冲击 应对改革
  • 简介:自《民族区域自治法》于2001年修改以来已近十年,我国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状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为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法治基础是当前民族法学界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尤其是结合新的情况和形势对我国现行民族立法进行重新分析和评价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以现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具体运用宪法学理论对该法的基本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希望借此找出有助于或者不利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规定内容,并为建设有助于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法治基础提供有益的知识。

  • 标签: 民族地区 可持续发展 法治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法 自治权
  • 简介:“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新时期党中央对全国各级党政机关提出的新要求,作为基层检察机关,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三个至上”融入检察工作大局中,在创新中求发展,扎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为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 标签: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党的事业 人民利益 法律至上 法制环境 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