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5 个结果
  • 简介:台越经贸关系发展对南海局势的影响周良彪,叶洪近年来,台湾与越南的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双方贸易额不断增长,大批台商接踵而至,高层互访也日趋频繁。台越经贸关系不断发展,将对南海战略局势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应引起足够重视。一近两年来,台湾当局积极推行“南进政...

  • 标签: 经贸关系发展 越南经济 南海问题 台湾当局 联合开发 南沙问题
  • 简介:在过去10年期间,泰国经济持续取得了高度增长。但在1996年以后的1年半期间,泰国股票交易所股票指数下降了约60%。而在外汇市场,以投资商为中心对泰铢施加了强大的卖出压力。1997年5月,由于泰铢汇率急剧跌至大大低于中央银行交易汇率的水平,货币当局不得不干预与新加坡的协调。与此同时,为了阻止抛售泰铢,对携带泰铢出国严加限制,因此出现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的泰铢汇率相背离的双重汇率现象。

  • 标签: 汇率下降 泰国 信贷公司 泰铢贬值 各国经济 呆帐
  • 简介:印度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本文将从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等方面来论述印度旅游的发展状况,并分析旅游业的发展给印度经济带来的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增加劳动就业,缓解生活贫困等主要影响

  • 标签: 印度旅游业 旅游收入 旅游人数 劳动就业
  • 简介:俄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崛起的原因及影响章平一、崛起的原因在去年末俄罗斯的议会选举中,名不见经传的自由民主党异军突起,标志着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势力已经崛起。这既有历史的缘由,又有现实的背景;既是俄国内政治斗争的结果,又与欧洲形势发展紧密联系。(一)根深蒂固...

  • 标签: 极端民族主义 自由民主 议会选举 民主派 政治斗争 民族主义思潮
  • 简介:俄语动词体不仅是教学、学习、使用及研究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其重点及难点集中反映在俄语动词体的使用中。鉴于此,我们对大学俄语专业学生在动词体的使用中受汉语和英语以及俄语本身的影响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为俄语动词体的教学和学习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

  • 标签: 俄语专业 俄语学生 动词体 汉语 英语
  • 简介:本文总结了布什执政以来美国对东盟的政策,探讨了影响美国政策的因素,分析了美国对东盟政策的调整将对中国——东盟关系产生的影响。文章认为,“9·11”事件以后,美国的反恐战争为其重返东南亚提供了契机。布什政府调整了对这一地区的政策,改善或提升了与东盟国家的关系。然而,把东盟作为一个地区机制,美国还没有完整的战略。美国主要推进的是双边关系,其中以军事关系为重。美国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复杂的,在中美关系稳定的情况下,其负面影响在短期内不会太大。

  • 标签: 美国外交 布什 东盟 东南亚 中国外交
  • 简介:今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进行了核试验。这是冷战结束后世界形势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大事件,对世界和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形势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引起世人的震惊和广泛关注,人们纷纷对世界形势自冷战后已走向缓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的今天,印、巴两国为...

  • 标签: 印度核试验 巴基斯坦 印度人民党 核武器 军事战略 中印关系
  • 简介:20世纪90年代以来,自由贸易区获得了飞速发展,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应运而生.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导致了原产地原则的多重复制,降低了自由贸易区运行的经济效率;区域内的产业在轮轴国产生了凝聚效应,而在轮辐国则产生了分散专业化的效应;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现象使自由贸易区与多边贸易体系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在自由贸易区向关税同盟的升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过渡性的制度安排.

  • 标签: 自由贸易区 原产地原则 关税同盟 经济全球化 重叠性自由贸易协定 关税壁垒
  • 简介: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印度媒体的对华报道显著增多。与此同时,对华负面报道和恶意炒作却日益严重,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因素,也有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对中印关系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 标签: 印度媒体 反华报道 中印关系
  • 简介:<正>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区域集团化发展趋势方兴未艾。1991年10月22日,欧共体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以下称贸易联盟)达成了关于1993年1月1日建立欧洲经济区(以下称“经济区”)的协议。这意味着以欧洲统一大市场为中心的“经济区”即将形成,也预示着欧共体的扩大和发展。本文拟着重分析“经济区”的发展前景及其影响

  • 标签: 欧共体委员会 欧洲经济 统一大市场 经济区 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联盟国家
  • 简介:俄罗斯国家新体制运行情况及影响章平早在戈尔巴乔夫执政的末期,俄罗斯就开始了从苏维埃政权体制向三权分立式的议会制度的演变。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加快了国家体制全面转轨的步伐。但在立法、行政两大权力机构斗争的干扰和冲击下,这一转轨进程步履维艰。直到1993年...

  • 标签: 俄罗斯联邦宪法 新体制 联邦委员会 国家杜马 权力机关 运行情况
  • 简介:在"9·11"事件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作为对恐怖主义的应对,美国留学生政策发生了若干变化,本文分析了这些变化及其影响.

  • 标签: 美国 留学生政策 变化
  • 简介:到目前为止,从突尼斯开始的政治变革风暴已经刮走了本·阿里和穆巴拉克两位阿拉伯政治强人,使一个国家(利比亚)爆发内战,而各种类型的游行示威活动更是呈蔓延之势。就像1991年和2001年,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局之年,中东又一次陷入难以预测的政治风暴当中。

  • 标签: 中东政治 北非 原因 2001年 穆巴拉克 政治变革
  • 简介: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与内容(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展2000年9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次东盟和中国"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总理朱镕基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议,得到东盟有关国家的赞同.2001年3月底,中国与东盟成立了一个专家小组,专门研究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专家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与东盟在贸易上的互补性十分突出,建立自由贸易区能创造出更多的贸易量,可促进双方产业结构的升级,双方都能从自由贸易区中受益.

  • 标签: 中国 东盟 自由贸易区 可行性
  • 简介:俄罗斯拥有十分独特的政治文化,这种政治文化不仅决定了俄罗斯人与他国人民不同的处世哲学和社会价值观,而且直接影响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的传统政治文化受到了国际形势和俄战略环境剧变的强烈冲击,受其影响,俄罗斯的对外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 标签: 对外政策 传统政治文化 剧变 国际形势 冷战 俄罗斯人
  • 简介:乌克兰危机发生后,2014年欧洲和国际能源市场总体上并未呈现大起大落态势,全球油气价格反而稳中有降,这一表象的背后隐藏着俄、美、欧之间复杂的能源博弈。虽然俄罗斯没有如2006年和2009年那样切断对乌克兰的天然气供应,能源供应也未成为本次危机中威胁乌克兰和欧盟国家的焦点事件。但鉴于俄、乌两国分别是全球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国和过境国,能源仍可能是俄、美、欧各方推进自身内外政策的重要工具。在此次危机中,俄罗斯“以我为主”,坚持政经分离的政策,不希望政治冲突影响自身能源利益。美国“主动进攻”,试图通过金融工具来影响能源价格,利用俄罗斯经济与国际社会接轨的一面,对俄罗斯施加压力。相比之下,欧盟在能源供应来源方面虽然仍旧处于弱势和被动地位,但已开始加速多元化步伐,并将继续强化与美国的合作。俄、美、欧三方激烈的能源博弈,围绕地缘政治的权力逻辑和全球治理的建章立制逻辑而展开,直接推动俄罗斯能源出口重心东移,为中国主动对俄施展能源外交、中日韩能源合作以及中美能源经贸合作提供了机遇。作为世界能源领域的需求大国,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以确保充足的外部能源供应和国内能源问题的解决。

  • 标签: 乌克兰危机 能源安全 对中国的影响
  • 简介:<正>1985年,香港的通货膨胀率是80年代的最低点,恒生物价指数仅为3.95%。此后,通货膨胀率直线上升,到1989年恒生物价指数升至9.8%,而甲类消费物价指数(以每月平均支出2000—6499港元家庭为调查基础,约占香港城市总住户的50%)突破了10%大关,达到10.1%;乙类消费物价指数(以每月平均支

  • 标签: 通货膨胀率 财政税收政策 消费物价指数 香港 80年代 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