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6月29—30日,享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咨商地位的非政府组织大会(CONGO)在瑞士日内瓦举办年度公民社会论坛。来自世界各国非政府组织的近400名代表与会。其中多数来自非洲、拉美、亚洲等发展中国家。如此众多非政府组织的代表齐聚日内瓦讨论就业问题。表明公民社会对事关民生的就业问题的兴趣在不断增加。

  • 标签: 公民社会 论坛 非政府组织 就业问题 发展中国家 咨商地位
  • 简介:陈嘉庚先生创办教育的经历说明:现代教育对加强移民社会的内部团结和与其他社会的联系,即社会纽带,具有重要的作用:移民接受的教育决定了选择哪一种社会纽带的自由.但是,在不同的移民社会,由于所受教育不同,形成的社会纽带和选择社会纽带的自由也是不同的.现代教育的发展将为移民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

  • 标签: 移民社会 社会纽带 自由 选择
  • 简介:全球市民社会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危机、克服日益突显的全球化弊端以及探寻冷战后世界新秩序的重建过程中迅速兴起的.自产生之日起,其在经济与社会、国际和平与安全及环境人权等国际政治领域的活动和网络密度就不断增强.全球市民社会的兴起及其广泛活动对于推动国际关系朝着整体化、民主化、法治化和多中心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意味着国际政治中伦理价值的回归.当然,目前全球市民社会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还只是一种趋势,其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在自身能力建设、民主化建设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不断完善.此外,发展中国家还要大力推动自身社会力量的发展,以防止全球市民社会成为西方的意识形态和霸权工具.

  • 标签: 全球市民社会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 世界新秩序 国际和平与安全 民主化建设
  • 简介:自2005年底以来,泰国一直深陷政治危机之中,到目前已经历了2006年9月和2014年5月两次政变。这两次政变深刻暴露出了公民社会和政治体制在政坛中的矛盾作用,其中尤以宪法与宪法法院最为突出。尽管人们普遍希望公民社会和宪制架构(constitutionalstructures)能够实现与选举授予权、问责制和政治权利密切相关的民主目标,但是人们在泰国所目睹的一切却与此有着天壤之别。公民社会和宪政的参与者一直为党派利益而非民主价值观所驱使。作为2006年和2014年两次政变的导火索,公民社会的各种势力强力动员起来,涌上曼谷街头,试图推翻民选政府。在此过程中,他们为军方实施干预提供了政治空间和合法性。宪法法院和宪法也在反民主活动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起草《2007年宪法》就是明摆着要削弱政党的势力,恢复机构割裂的格局,其终极目的是不让他信·西那瓦(ThaksinShinawatra)及其阵营重返政坛。宪法法院所宣布的许多判决也同样反映出政治利益,而非客观地依法办事。因此,泰国的民主政体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人们原本指望一些社会力量和社会制度可以巩固民主,但是事实表明,就连他们自己亦对其与民主的关系深感困惑。

  • 标签: 民主化 民主巩固 公民社会 非政府组织 宪法 政治体制
  • 简介:本文研究泰国自1992年以来的政治格局变迁.为此,本文对有关民主化文献进行重新评估,以利于理解泰国公民社会与民主巩固之间关系,并对激进主义组织体系近年出现的分歧进行探讨.以上同步分析表明:1)这些关于公民社会的文献本身就带有政治性;2)这一特征掩盖了激进主义群体内部不断加深的分裂,而人们普遍认为正是这些群体在围绕民主政治问题上构成了公民社会.为了说明这一观点,笔者将细述他信(Thaksin)创建的交叉治理领域及其对城市激进主义分子结盟的影响.治理架构的这些变化,通过社区组织发展协会(CODI-theCommunityOrganizationsDevelopmentInstitute)等新的国家机构对资金重新定向,削弱了许多早期激进群体的既有权势.这种治理架构的变化也揭露出以这一治理贫民的长期项目为中心的各种权力关系,而许多公民为了得到国家给予的好处不得不与其打交道.尽管许多公民仍然参与这些项目,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在别处发声呼吁政治自治.对于这些分歧以及泰国更大的政治困惑而言,危险的并不是公民社会的界限问题,而是围绕谁才是合适的政治主体以及什么才是正当的政治这两个问题所产生的争论.

  • 标签: 公民社会 民主化 公民身份 政治 治理术 泰国
  • 简介:人们在讨论东南亚的华人商业惯例时,马上就会谈到两个不同的议题。第一个议题是华人移民社群的团结一致特性,第二个议题是华人商业交往中普遍存在的“关系网”。关于华人移民社群的团结一致特性,麦基翁(2001)写道,可以想象为(移民社群)成了华人(商业)网络的国际“通道”,而科特金(Kotkin)(1992)则认为,华人移民社群的特征是:具有一种群体认同和全球联系的持久意识。

  • 标签: 华人企业家 华人移民 北苏拉威西 社群 商业惯例 商业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