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周易》卦“直方大,不习无不利”体现出古人有关心性修养和治理事务的方法思想,影响了后世很多思想家,是贯穿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思想之一。其中对人的心理深层的分析,认为人内心的本然体性纯粹湛然,与外部世界和谐统一,对现代心理学有深刻启发;其提倡的正心诚信思想对当今社会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周易 坤卦 直方大 直心 心理学
  • 简介:“战”之词义,主要有两解:一曰交战,一曰交媾。本文认为“战”在哲学层面上体现为斗争与相合的统一,相合是其本质,“交战”义则违背了“生生之谓易”之至理;征之帛书《周易》和《焦氏易林》.认为“战”确有“交媾”义,怛“交媾”未能传达《易》“战”形神兼备之神韵:“战”既勃发着流宕不羁的野性,又凸现至情至睦之质;既充满情感,又饱含形象性,它是远古时代情蕴的写照。对于这样一个浓缩了《周易》精神的词汇,我们应该从哲学和情感两个层面上把握它。而不应该简单化、机械化地观照它。

  • 标签: 两解 《易》理 神韵 形神兼备 文化透视
  • 简介:用的八卦方位说或汉易卦气说去解说卦卦辞,都会遇到岁时和方位逆行的问题,这是违背八卦方位与卦气原理的.这表明有学者据帛书中"岁之义"的说法推断本经中有卦气思想的看法是行不通的.细考帛书原文,其"岁之义,始于东北,成于西南"一句其实本非解说辞"西南得朋,东北丧朋"的,而是解说初六爻辞的.而就爻辞"履霜坚冰至"一语本身而言,我们无法从中看出什么方位问题,传本亦无此类解读,故帛书有关"岁之义"的说法只能视为帛书制作时代的观念.

  • 标签: 帛书 周易 八卦方位 卦气
  • 简介:本文中旨在以甲骨n辞和青铜铭文的数据,重新审视“乾”、“”卦名问题。笔者认为乾卦卦名指涉的是天的状态。即《鹃冠子》所言:“天燥而水生焉。”“天燥”即“灭乾”,甲骨卜辞和先秦传世文献均可补正段玉裁“上出为乾,下注为湿”的看法。关于“”字.以先秦出土及传世的文献推论,应与“目中”有异体字的关系,表达的是圣地的概念,“”字本意指雷泽隰地,所以“”字原本也足神圣隰地的意思,即《鹞冠子》所言:“地湿而火生焉。”“乾”、“”二字正好构成天干地湿的相对意思,可完整地象征天地宇宙,以及《易》经中,自然现象间相对而义互补的规律。

  • 标签: 《易》 “乾” “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