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后张协会参考了国际最新标准,修编了锚杆专项技术标准PTIDC35.1-14《岩、土层预应力锚杆的建议》。技术特点主要有:锚杆结构主要由锚头、非黏结段及黏结段组成,锚杆设计使用年限分为不大于2年、2g~5年及大于5年三级;防腐等级分为不防腐、II级及I级三个等级;强调了可放张锚杆及可再张拉锚杆,没有列明荷载分散型锚杆及可回收锚杆;建议锚杆锚固长度6m~12m;把锚杆表观自由长度作为验收指标,锚杆验收项目包括蠕变、位移及锁定荷载。该技术标准可为国内锚杆工程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PTI DC35.1-14锚杆 技术标准 表观自由长度
  • 简介:由于山体的特殊地质背景及人类工程活动,陈家湾滑坡在平面位置上以中间山梁为界分为I号、II号滑坡及潜在不稳定斜坡。通过地质灾害勘查,研究了滑坡特征及其地质成因机制,并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仅I号滑坡在暴雨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为此,根据滑坡地形特征、稳定性分析结果,结合保护对象,对I号滑坡提出了“抗滑桩+截水沟”和“预应力锚索+抗滑短桩+截水沟”两种防治方案。通过对比分析,推荐“抗滑桩+截水沟”为实施方案。

  • 标签: 基岩滑坡 成因分析 稳定性评价 防治措施
  • 简介:阐述了预应力锚杆的加固机理,对土层锚杆的预应力损失原因进行分析。基于工程实践和土工试验,提出了相应的预应力损失补偿对策,并深入剖析了其中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土层锚杆 土体蠕变 冲击作用 二次张拉
  • 简介:广东境内某高速公路右侧路堑锚固边坡最大切深92m,该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滑坡。运营期日常巡查发现该边坡出现平台开裂、抗滑桩外倾致使坡脚碎落台受挤隆起开裂、吊沟开裂错动以及坡面渗水等现象。根据边坡补充地质勘察和锚索工后应力检测等手段,研究了该边坡的变形机理。在此基础上,对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边坡稳定性的改善措施,为支护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 标签: 锚固边坡 工后检测 变形机理 工程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