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厂在提高成品硝质量方面的改造;多组分芒硝矿床溶浸法开采;硫化生产、消费趋势见好;湿式过氧化物氧化法处理硫化钠废液的动力学研究;硫化钠生产工艺的研究与改进.

  • 标签: 芒硝矿床 硫化碱 文摘 生产工艺 消费趋势 过氧化物
  • 简介:一骨料反应是造成混凝土破坏的重大问题之一。自1940年美国首先发现一骨料反应使混凝土工程遭受破坏以后,相继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发现类似破坏事例。然而这种破坏事例是可以避免的,长科院40多年对长江流域和其他流域的

  • 标签: 混凝土 碱——骨料反应 砂石材料 化学反应
  • 简介:  所谓混凝土桥梁蚀,  常见的混凝土桥梁的蚀多发生在,SP应直接涂刷在构件表面

  • 标签: 桥梁碱 碱蚀 蚀防治
  • 简介:LJ20081026四体三效顺流工艺生产高浓度烧碱的探讨;LJ2008102750%蒸发新工艺的应用与探讨;LJ20081028延长氢氧化钾熬锅使用寿命的方法;LJ20081029烧碱蒸发系统自动化出料的改造方案;LJ20081030离子膜烧碱蒸发装置设计与管理中应重视的问题;LJ20081031升膜板式蒸发装置及其操作。

  • 标签: 蒸发系统 固碱 烧碱蒸发 三效顺流 使用寿命 氢氧化钾
  • 简介:芒硝矿区卤水直接生产无水硫酸钠工艺研究,硫酸钠复分解法生产硫酸钾的技术,芒硝制卤分离无水硝技术及设备,钙芒硝岩盐水溶特性的实验研究,利用废铁渣制备氧化铁和芒硝。

  • 标签: 钙芒硝 硫化碱 无水硫酸钠 文摘 直接生产 工艺研究
  • 简介:黑液结晶蒸发研究在回收上的应用摘要:在Na2SO4-Na2CO3-H2O相图指导下,使黑液的结晶更趋科学合理、高效节能,可进一步减少黑液蒸发时的结垢。在数学计算的基础上,建立了结晶模型并拟定光密度A对-lg[CO3^2-]的线性方程;建立了溶解度模型,拟定了电解质溶解度对数对水密度的线性方程。

  • 标签: 硫化碱 溶解度模型 黑液蒸发 文摘 芒硝 线性方程
  • 简介:钙芒硝矿床水溶规律的数值模拟刘中华,张建国,徐素国,胡耀青摘要:利用钙芒硝矿床原位水溶开采的耦合数学模型,编制了Fortran程序,计算得出了钙芒硝矿床原位水溶开采过程中的水压、渗流速度、溶液质量分数、上溶高度的变化规律。

  • 标签: 钙芒硝矿床 硫化碱 FORTRAN程序 文摘 耦合数学模型 水溶开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传统中药材钩藤中的有效成分钩藤和异钩藤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采用ZORBAX快速分离3.5µm柱,甲醇超声法提取钩藤药材,在流速0.4mL/min,柱温为25℃,检验波长为245nm的条件下对对照品和样品进行测试。结果甲醇超声法提取效果良好,钩藤有效成分钩藤和异钩藤在24h内可保持稳定,含量测定样品和对照品差异小。结论采用甲醇超声法提取钩藤异钩藤效果良好,该法测定二者含量可行可用于钩藤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钩藤碱 异钩藤碱 甲醇超声法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水泥混凝土总含量的测算和骨料含量的测定显而易见是建筑材料研究以及混凝土研究中的重中之重,通过对这两个参数进行分析和考察能够让研究人员更好地认知以及分析水泥混凝土的性能和混凝土的行为,帮助建筑人员更好地指导工程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管理等,能够稳中求进地提高结构物的质量和耐久性的同时还能减少维修和改造成本,保障建筑安全。

  • 标签: 水泥混凝土 总碱含量 骨料碱含量
  • 简介:目的:寻找可以作为评价龙葵药材质量的指标成分,提高龙葵药材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柱层析方法分离化学成分,应用光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在龙葵药材不同部位的含量。结果:从龙葵药材中分离并鉴定了2个含量较高的甾体类生物苷澳洲茄(solasonine)和澳洲茄边(solamar-gine);建立了龙葵药材中澳洲茄、澳洲茄边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结论:这两种生物在龙葵药材中含量较高,可用于龙葵药材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龙葵 澳洲茄碱 澳洲茄边碱 HPLC
  • 简介:摘要麻黄汤历来被认为是治太阳伤寒的代表方剂,与桂枝汤一起被称为治疗太阳病的两个主方。中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里这样介绍麻黄汤“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总结简明准确。然而,李宇铭通过比较麻黄汤与葛根汤,认为“葛根汤更适合作为太阳伤寒的代表方”。那么,麻黄汤究竟是不是伤寒的主方呢?笔者以《伤寒论》原文为依据,通过条文对比分析,并结合其它相关条文,得出结论麻黄汤是伤寒主方确信无疑。

  • 标签: 麻黄汤 伤寒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皮肤病种类多,包括临床常见的皮肤瘙痒症、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病因病机复杂,易反复。中医治疗皮肤病历史长久,经验丰富,效果佳。其中麻黄因其性温味苦,能发汗解表,能破癥坚积聚1,能逐五藏邪气2,在治疗皮肤病中广泛使用。

  • 标签: 麻黄 皮肤病 应用
  • 简介:麻黄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著名治病方之一,方由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炙甘草一两所组成,因张仲景将麻黄汤设在太阳病篇,所以长期以来将麻黄汤局限于解表用方。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治病用方体会,运用麻黄汤不仅能辨治太阳伤寒证,更能辨治诸多疑难杂病,于此试将理论探索与临床应用介绍于次,以抛砖引玉。

  • 标签: 麻黄汤 经方 理论探索 临床实践
  • 简介:通过对木麻黄四个种两次嫁接试验,研究影响嫁接的成活的因素和比较种内、种间亲和力.调查分析嫁接苗的苗高、接穗地径和成活率.结果表明,接穗的采集部位和嫁接环境对嫁接成活影响很大.排除外界因素,木麻黄属内不同种间有较高的嫁接亲和力(58.4~69.2%),且种内和种间嫁接亲和力的差异不显著.

  • 标签: 木麻黄 嫁接亲和力 成活率
  • 简介:海南省岛东林场昌洒镇昌茂山作业区进行钛矿地填复造林技术试验,2008年6月对2005年7月、2006年4月、2007年3月造林的不同地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填复钛矿地造林,采用造林前种植一轮西瓜后的成活率达85%以上。林下植被覆盖率达75%以上,1~3年生的木麻黄生长量均达到该地区的速生丰产水平。

  • 标签: 木麻黄 锆钛矿地 造林技术
  • 简介:针对海南木麻黄人工林出现无性系品种单一,生产力退化,防护效能衰退等问题,通过选用63个木麻黄优良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并进行7年的试验观测,筛选出适应海南不同地区的优良品种。33号、28号、17号、14号、4号、21号和34号等7个无性系具有较强的抗风与抗涝性,经强台风的袭击后仍保持95%的保存率;而1号、53号、54号、41号和10号等5个无性系具有较强的耐高温和耐旱性,在西部典型的干旱地区,保存率为85%以上;21号、34号和17号等3个无性系较为适合海南东部地区种植的优良无性系,7年生综合评价指标平均每亩蓄积量达16.3m3~17.4m3;西部干旱地区优良无性系为41号、38号;北部砖红壤地区的优良无性系为9号、3号、36号、38号。

  • 标签: 海南 木麻黄 优良无性系 筛选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