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锁托槽正畸术在治疗青少年畸形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畸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5例,A组采用自锁托槽正畸,B组采用传统托槽正畸,治疗90d、180d后观察两组的正畸效果,评价自锁托槽正畸术的正畸效果。结果A组治疗总体时间、治疗期间复查次数和溃疡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明显高于B组,舒适满意度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锁托槽正畸术治疗畸形患者,能大幅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复查次数,降低溃疡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且在改善牙周指数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牙颌畸形 自锁托槽 正畸 疗效
  • 简介:摘要面骨是人体的外突部分,受伤后易发生骨折。目的分析了30例收集脱位的外创前牙,给予清创、再植、固定、体治疗等处理。结果随访1-5年,30例脱位患者已骨愈合,再植脱位在临床治疗中外固定是很关键的,夹板固定较好,对减少并发症和促进骨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牙脱位 再植术 前牙脱位即完全性脱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面畸形患儿家长发生焦虑的多因素分析。方法共纳入100例面畸形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有无焦虑分为两组。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详细记录,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两组间女性、受教育程度≥12年、应激状态、外界压力、家庭负担、顾虑副作用、顾虑预后与患者家属发生焦虑有明显相关性,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外界压力、顾虑副作用及顾虑预后是患者家属发生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外界压力、顾虑副作用及顾虑预后是患者家属发生焦虑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面畸形患儿家长,不仅在经济上,尤其的心理上需要得到社会的积极关注。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家属 危险因素 焦虑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面畸形术前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面畸形患者,将76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8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加强术前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面畸形患者的术前焦虑情绪及疾病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面畸形患者干预后的术前焦虑情绪(29.34±4.15分)及疾病知识知晓率(94.74%)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术前对面畸形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使其焦虑情绪得到改善。

  • 标签: 牙颌面畸形 护理干预 焦虑情绪
  • 简介:研究目的寻求基于CT图像重建组织数字化三维模型及可视化方法。方法基于组织的螺旋CT图像,利用Mimics,GomagicStudio软件分别对牙齿及牙周组织进行重建,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建立了组织三维数字模型,包括牙齿、周模和槽骨。数字模型可输出用作CAD(计算机辅助设计)、RP(快速成型)及FEA(有限元分析)研究。结论利用该方法建立的三维模型具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和数学求解能力;螺旋CT、Dicom标准的应用使数字模型的建立更为精确;Mimics软件、GeomagicStudio软件使牙齿及牙周组织三维模型的建立更为方便,并可以输出多种格式的数字化模型用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CT图像 牙颌组织 数字化模型 MIMICS软件 GeomagicStudio软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源性骨囊肿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源性骨囊肿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开窗减压术的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采取传统骨囊肿的刮治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术后的感染率和疼痛症状的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源性骨囊肿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和术后疼痛的发生,复发率较低,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初步评价“手术先行”矫治骨性Ⅲ类面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7月至2017年6月接受“手术先行”正外科治疗的37例骨性Ⅲ类面畸形患者的治疗过程,并对临床疗效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整个“手术先行”正外科的治疗程序,除1例有轻微复发,其余患者均获得较为满意的面部外形及咬合。整个治疗周期为6~19月,平均13.8月。结论:“手术先行”矫治策略可以用于矫治骨性Ⅲ类面畸形,并可缩短治疗周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手术先行 正颌外科 骨性Ⅲ类牙颌面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对畸形患儿的口腔不良习惯进行观察及治疗干预,观察其效果作用。方法:2021年5月--2022年4月为本次研究时间跨度,将60例患儿作为分析对象,观察患儿不良习惯情况和治疗情况。结果:(1)患儿在不同的时间段内,造成畸形的不良习惯也不同,在乳牙生成期时,造成畸形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习惯为吮指、咬物,占比为42(例)70.00%;患儿在换牙期时,造成畸形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习惯为舌、唇习惯,占比为43(例)71.66%;患儿在恒牙生成期时,造成畸形发生率最高的不良习惯为偏侧咀嚼,占比为46(例)76.66%。(2)患儿经治疗干预后,其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分比为100.00%、98.33%。结论:对畸形患儿进行不良习惯分析后开展矫正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牙颌畸形 口腔不良习惯 治疗干预 效果作用
  • 简介:目的:定量评价3种商品化三维光学模型扫描仪全列模型牙尖交错(合)(intercuspalocclusion,ICO)三维重建精度,为临床选择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超硬石膏灌制一副标准上下颌列石膏模型,咬合蜡固定ICO空间位置关系,在模型上确定45个特征点并顺序编号.分别选取上下颌模型上特征点进行配对,测量特征点对间距离Z.用机械接触式柔性测量机械臂R直接获取特征点空间坐标后软件测量获取参考值(ZR);运用A(3ShapeD700,3ShapeA/S,丹麦),B(ZENO@Scan,Weiland,德国)、C(Activity102,SmartOptics,德国)3种模型扫描仪重建全列模型牙尖交错骀后,人机交互选取模型对应特征点、软件测量获取测量值(Zn:ZA、ZB、Zc).定义测量误差△Zn=Zn-ZR.采用配对£检验比较Zn与ZR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Zn进行分析,比较3种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B扫描仪测量值与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商品化三维光学模型扫描仪模型牙尖交错(合)重建精度分别为:0.00&#177;0.43mm,0.26&#177;0.36mm,0.08&#177;0.34mm.A、B扫描仪模型ICO三维重建精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型ICO三维重建正确度:A>C>B,精密度:C>B>A.

  • 标签: 牙颌模型 咬合模型测量 计算机辅助设计 精度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正畸、修复疗法结合治疗列缺损伴畸形的有效性及美观效果价值。方法:在2019.06~2021.11期间,比较治疗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60例列缺损伴畸形患者为研究样本,中心随机系统分组,对照组/30(单一修复疗法治疗),实验组/30(正畸、修复疗法结合治疗),对比患者(1)牙齿功能;(2)牙齿美观程度。结果:相较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牙齿功能、美观程度有明显优化趋势,(P<0.05)。结论:正畸、修复疗法结合治疗列缺损伴畸形,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牙齿功能以及美观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正畸 修复疗法 牙列缺损伴牙颌畸形 有效性 美观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骨囊肿刮治术治疗源性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1.3-2022.3收治的源性骨囊肿患者8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骨囊肿刮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各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骨再生技术联合骨囊肿刮治术治疗源性骨囊肿有积极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引导骨再生技术 颌骨囊肿刮治术 牙源性颌骨囊肿 临床疗效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位45岁的女性患者,一个下颌磨牙需要V类修复,但是没有附着龈。作者通过跨学科的方法,在手术中完成了修复。翻瓣术、轻微的骨成形以及利用粘接系统进行复合树脂修复。随访一年发现,其牙龈的适应程度令人满意,修复体轮廓与牙龈组织健康也非常谐调。

  • 标签: 手术中 修复体 牙体缺损 病例报告 女性患者 下颌磨牙
  • 简介: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帮助患者将下颌和舌保持在前伸位置以防止或减少舌向口咽部塌陷。患者的矫治有特殊性,少有文献报导。本文介绍用以防止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的矫治器的制作方法。附图口腔矫治器治疗无牙颌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一、技工制作1...

  • 标签: 睡眠呼吸 口腔矫治器 牙 呼吸暂停指数 总义齿 自凝塑料
  • 作者: 刘晓宁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8-12-22
  • 出处:《航空军医》 2018年第12期
  • 机构:在ICU中,多数患者需要留置气管插管,选择好的固定方法可以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往气管插管固定的方法是使用普通白色胶布与寸带将气管插管和牙垫同时缠绕固定的双重固定法,但是由于患者皮肤发油、普通胶布的粘性差而使固定不牢固,加之外系寸带过松容易脱管,寸带过紧容易把皮肤勒红勒破,另外也因牙垫的压迫而容易导致口腔溃疡,也不方便护士进行口腔护理,每次进行口腔护理时必须得二人配合,一人用手固定气管插管及牙垫,另一人做口腔护理,这就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困难。鉴此,我科对气管插管的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进,Y型胶布无牙垫固定气管插管法,应用方便,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减数矫正结合周序列治疗对严重牙周炎引起的周功能和槽骨量变化的效果。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分析两组患者的牙周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牙龈组织形态学改变、槽骨厚度(RBH)、龈沟液中炎性因子(IL-6、TNF-a)的变化,以及牙根吸收的变化。结果:各减数的 PD值和 SBI值均低于矫正前(P>0.05);在矫正前后,相邻减数的 PD值和 SBI值没有显著性(P>0.05)。在正畸治疗之前,相邻减数区的 RBH值与正常区的 RBH值没有显著性(P>0.05)。各减数区的 RBH值均高于矫治前(P <0.05),但与对照 RBH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正常区的 RBH值均高于矫治前(P<0.05)。在正畸治疗前后,近、远减数的 RBH值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矫正后,两个相邻的减数的 RBH值均显著高于矫正前(P>0.05),且正端的IL-6和TNF-a值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于严重牙周炎的患者,减数矫正结合周系统的综合疗法并未对其牙周组织产生显著的损害,反而使相邻的减数槽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正畸、修复疗法联合治疗列缺损伴畸形疗效美观效果及对牙齿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0例列缺损伴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正畸、修复疗法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常规修复治疗)各60人。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0%)较高,并发症发生率(6.7%)较低(P

  • 标签: 正畸 修复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美观效果 牙齿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列缺损合并畸形患者合用正畸、修复疗法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修复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正畸与修复疗法治疗。结果: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达到97.30%、对照组86.4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前牙覆盖良好率以及牙齿整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施治前牙齿咬合力2组横向比较差异微小P>0.05,施治后与对照组做横向对牙齿咬合力为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列缺损合并畸形患者合用正畸、修复疗法可提升疗效,获得满意的美观效果,并改善牙齿功能。

  • 标签: 牙列缺损 牙颌畸形 正畸 修复
  • 简介:舌侧矫治技术是将矫治器粘接于牙齿的舌侧面,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矫治器不外露,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美观正畸的愿望,是当前临床口腔正畸应予关注的几项矫治技术之一。舌侧矫治技术是一项新的矫治技术,在临床操作上与唇侧矫治技术存在很大差异,加之患者群的特殊性,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舌侧矫治技术 护理工作 牙颌畸形 口腔正畸 临床操作 矫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