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肾脏肿瘤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很难及时发觉,就医时患者往往已经出现了转移等严重问题,预后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提高鉴别诊断的准确性、及时性与有效性是医生应当思考的关键性问题。传统诊断方法为CT,但是这一诊断技术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辐射,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超声造影技术被愈加广泛的应用到了肾脏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文中将对其研究进展展开探究与讨论。

  • 标签: 肾脏肿瘤 超声造影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中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7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3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患者CT进行诊断,实验组患者使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根据两组患者的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8.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高频超声应用于甲状腺癌的诊断鉴别诊断中,能够有效降低误诊率,提高患者的诊出率,帮助患者尽早的发现并阻止病情的发展,是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高频超声 甲状腺癌 诊断与鉴别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病理基础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间9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患者病理检查结节良恶性状况分为良性组(n=58)和恶性组(n=32),对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检查,对比分析不同患者超声检查结果。结果恶性组患者结节大小、边界、内部结构、钙化、回声、血流分布状况与良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病理特征差异较大,超声可辅助疾病鉴别诊断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病理基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比、分析诊断结果和病理结果。结果依据不同病症划分患者,包括精原细胞瘤23例,占比为46%;纤维性假瘤6例,占比为12%;淋巴瘤3例,占比为6%;畸胎瘤3例,占比为6%;混合型生殖细胞瘤3例,占比为6%;胚胎性癌3例,占比为6%;睾丸结核1例,占比为2%;支持性肿瘤1例,占比2%;其他病症7例,占比为14%。结论超声能够对睾丸肿瘤及肿瘤样病变作出较好的诊断鉴别,且诊断敏感性、经济性较高,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睾丸肿瘤 肿瘤样病变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显像技术对结肠肿瘤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选择某市某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结肠肿瘤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纤维结肠镜活检后病理证实。对82例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2例结肠肿瘤患者经病理证实恶性73例,超声诊断66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0.4%;以病例诊断结果为金标准,9例良性患者中检出血流3例,占33.3%,血流信号显示以Ⅰ~Ⅱ级为主;73例恶性肿瘤共检出血流66例,占90.4%,以Ⅱ~Ⅲ级为主。良、恶性肿瘤血流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患者阻力指数明显升高,与良性患者比较,P<0.05;良、恶性患者搏动指数比较,恶性患者虽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在升结肠(包括结肠肝曲部)及乙状结肠的发病率较高,占31.5%,明显高于回盲部、横结肠、降结肠等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影像技术对结肠肿瘤的筛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可靠的参考。

  • 标签: 超声显像技术 结肠肿瘤 诊断价值 鉴别诊断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择 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586例TN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检查。统计手术病理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诊断TN性质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586例TN病变患者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恶性结节8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88例),良性结节498例(甲状腺腺瘤85例、甲状腺胶质囊肿143例、甲状腺囊腺瘤7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97例);超声诊断TN恶性107例,良性479例,其中漏诊6例,误诊25例;超声诊断TN性质的敏感度为93.18%(82/88)、特异度为94.98%(473/498)、准确率为94.71%(555/586)及阳性预测值为76.64%(82/107)、阴性预测值为98.75%(473/479);超声诊断TN性质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0.810,P=0.000)。结论:超声检查诊断TN性质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通过分析TN超声影像特征能够对TN良恶性进行判断,为临床诊治TN提供参考。

  • 标签: 超声 甲状腺良恶性病变 诊断 鉴别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卵巢囊肿的超声诊断鉴别工作。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卵巢囊肿患者 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腹部的多方位扫描,通过研究分析扫描结果得到患者的囊肿类型,并进一步对患者的疾病进行鉴别。结果:针对一些具有实质性团块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诊断中。有几例患者被误诊为黄体囊肿。在黄体囊肿的诊断过程中,有几例患者被误诊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最终得出结论:通过超声诊断鉴别能够有效区别出黄体囊肿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并结合患者的身体病变状况,子宫粘连的发生状况制定科学的诊断鉴别方案,尽量降低误诊的发生率,提升卵巢囊肿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卵巢囊肿 超声诊断 鉴别 准确性
  • 简介:急性下腹疼痛是临床申请妇科超声检查常见的原因,其病因有多种,妇科学病因常见卵巢囊肿、盆腔炎性病变、异位妊娠、卵巢扭转、附件良性或恶性肿物、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等。非妇科学病因较常见阑尾炎、尿路结石、肠道炎性疾病、肠梗阻、肠系膜淋巴结炎及转移性疾病等。超声以操作便捷、有效而成为首选的非介入性影像学检查手段。由于多种疾病在发展过程中会表现出相似的声像图表现和临床症状,因而急性下腹疼痛的病因鉴别诊断应建立在对临床病史充分的了解与正确分析的基础上,以便经过基本病因排查,得出正确诊断

  • 标签: 超声鉴别诊断 急性下腹痛 临床症状 肠道炎性疾病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肠系膜淋巴结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经病理证实的64例F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经病理证实同期78例FA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超声检查,针对两组声像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可疑甲状腺病变发生率56.25%比对照组20.51%高(P<0.05);研究组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细晕、回声低、实性、微钙化发生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常规超声对甲状腺滤泡肿瘤与腺瘤诊断相似处较多,但FC超声显示无细晕、形态无规则、边界模糊、回声低等发生率更高,临床鉴别诊断时可先考虑FC的可能性。

  • 标签: 常规超声 鉴别 甲状腺滤泡肿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膀胱良恶性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深圳市龙岗区第三人民医院因膀胱占位行超声造影检查的15例患者共17个病灶进行分析,观察病变位置、大小、数目,肿块内是否有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是否有增强及造影剂到达时间,增强模式。结果17个病灶中恶性病灶13个(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癌12个、膀胱肉瘤样癌1个),良性病灶4个(腺性膀胱炎1个,膀胱沉积物或凝血块3个),病灶大小(2.8±1.5)cm。超声造影诊断恶性病灶准确率高于常规超声(χ2=0.215,P=0.046)。膀胱乳头状尿路上皮癌超声造影到达时间为(20.7±6.0)秒,增强模式为均匀高增强、缓慢慢退;膀胱肉瘤样癌超声造影到达时间为13秒,增强模式为均匀高增强、快速消退;腺性膀胱炎超声造影到达时间为24秒;3个膀胱凝血块表现为无增强。结论超声造影能明显提高常规超声对膀胱占位的检出和鉴别诊断能力。

  • 标签: 超声 超声造影 膀胱占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道穿孔的超声急诊检查与鉴别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入实施诊治的67例消化道穿孔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X线检查与超声检查,对比并分析两项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及临床征象检出率。结果根据研究比较数据可见,应用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83.58%,可见明显低于应用超声检查95.52%的准确率;且在腹腔积液、膈下气体、穿孔局部管壁异常、腹腔游离气体等实际临床征象检查中可见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检查的检出率;各项观察指标经分析其结果均为P<0.05,可见数据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针对消化道穿孔实施急诊检查过程中采用超声诊断可取得较为准确的鉴别效果,并可有效提高疾病临床征象的检出率,可见其实为一项值得在临床推广的疾病诊断方式。

  • 标签: 消化道穿孔 超声 急诊检查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及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先通过高频探头对患者甲状腺肿块的形状、大小、边界以及内部回声等进行详细的描述。再用彩色多普勒深入观察患者结节内部及其周围的血流分布情况,并对血流分布进行分级评价。结果83个结节中有28个为恶性结节,55个为良性结节。其中,良性甲状腺结节大部分表现为边界清楚,被膜完整、内部回声增高且较均匀,以及结节内部血流不丰富;恶性甲状腺结节则主要表现为边界模糊、被膜不完整、内部回声减低且不均、部分出现微粒样钙化,结节内部血流丰富。结论彩色多普勒及高频超声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高频超声 甲状腺结节 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106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式的不同,将参加实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将其定义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个小组各53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形式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则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进行病情诊断诊断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比较与观察。结果诊断结束后,超声弹性成像敏感性为88.62%,特异性为94.23%,准确性为92.31%,诊出率为90.38%;传统超声诊断敏感性为76.92%,特异性为86.54%,准确性为80.77%,诊出率为80.77%;研究组患者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在乳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其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的诊断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瘤 鉴别 临床诊断 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超声在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选择自本院2017年2月至2018年4月收取的90例乳腺结节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且对临床患者进行结节部位的针刺细胞学检查,并对比患者的分析结果,所选患者需要具备完整性的病例资料。结果在所选择的患者中,要经过临床高频超声诊断,其中有70例为良性结节,而20例为恶性结节。经过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采集标本病理进行检查为良性结节,应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结节患者进行检查的灵敏度比较高,并且还具备准确性的特点。结论在我国临床当中,应用高频超声对乳腺结节的检查率比较高,并且对乳腺结节的良恶性诊断结果都很准确,没有任何的不良情况出现,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 乳腺 恶性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小结节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经检查肝脏存在至少1个小结节病变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超声造影对这42例患者的肝脏小结节病变鉴别诊断,再同之前患者进行的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超声造影对肝脏小结节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以临床诊断结果为肝脏小结节病变鉴别诊断标准,经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诊断的准确率达到88.1%,敏感性为92.5%。肝脏恶性小结节病变与肝脏良性小结节资料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超声造影对肝脏小结节病变的鉴别诊断,发现不同性质的肝脏小结节病变的影像也是不同的。肝脏恶性小结节病变的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开始消退时间要早于肝脏小结节病变的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和开始消退时间。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开始增强时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的达峰时间与开始消退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小结节病变有较高的准确率,并且诊断成本低廉,对患者损伤小,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可以考虑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脏小结节病变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改变,提高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毛刺状、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灶内微小钙化点与穿支血管等所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如肿块中探查到微小钙化点/穿支血管,常提示乳腺癌。

  • 标签: 乳腺肿瘤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在本院用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联合诊断的76个甲状小结节,其良恶性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共76个甲状腺结节,病理证实良性结节57个,恶性结节19个;其中良性结节中UE0-2分51个,常规超声诊断为良性42个;恶性结节中UE3—4分16个,常规超声诊断为恶性14个;常规诊断组与弹性成像诊断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弹性成像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84.21%,特异度89.47%,准确度84.21%。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于甲状腺病灶良恶性的判断很大的辅助作用。

  • 标签: 常规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甲状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就超声检查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7年3月在我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取2012年2月~2017年1月入院病理确诊的78例甲状腺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将两组超声声像特征作以比较。结果观察组超声声像特征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微钙化、形态不规则、低或极低回声、实性的患者分别有6例(23.1%)、15例(57.7%)、8例(30.8%)、17例(65.4%)、20例(76.9%);对照组有前述声像特征表现的患者分别有3例(3.8%)、5例(6.4%)、4例(5.1%)、31例(39.7%)、42例(53.8),上述超声声像特征表现在两组出现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患者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节周边可见晕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瘤经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表现存在较多相似之处,临床鉴别诊断过程中充分掌握甲状腺乳头状癌声像特征表现为形态不规则、低或极低回声、边界不清晰、微钙化、无细晕、实性即能将其与甲状腺瘤准确鉴别出。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瘤 超声声像特征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