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IL-35作为一种抗炎因子,由p35亚基和EBI3亚基组成。IL-35在许多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很多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近几年,人们发现IL-35在自身免疫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如类风湿关节炎、炎症肠病、银屑病、特发性炎症肌病、系统红斑狼疮、多发性硬化症、Ⅰ型糖尿病、天疱疮和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等。本篇综述总结了IL-35在以上多种自身免疫疾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标签: IL-35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抑制功能 信号通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肌无力患者通常会并发一定类型的自身免疫疾病,这一现象正在逐步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本文围绕重症肌无力伴其他自身免疫疾病诊治进展展开了简要分析。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自身免疫病 诊断 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综述自身免疫疾病伴皮肤溃疡伤口开展的相关护理研究,围绕皮肤溃疡伤口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进行总结,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皮肤溃疡 免疫性疾病 伤口护理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Rho激酶(Rho-associated kinases,ROCKs)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是Rho GTP酶下游重要的效应分子。Rho GTPase酶能够在与GTP结合的活性状态和与GDP结合的失活状态之间转换,发挥分子开关的作用。Rho GTPase/ROCK信号通路是体内普遍存在的一条通路,在细胞骨架建成,细胞的增殖、收缩、粘附、迁移等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ROCKs通过影响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以及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粘附、迁移等方面,进而参与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统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等的发病过程。因此,在未来ROCKs有望为多种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靶点。

  • 标签: Rho激酶 免疫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在原发性胆汁肝硬化(PBC)及自身免疫肝炎(AIH)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2012~2014年本院提供的35例PBC患者、13例AIH患者和5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线粒体(AMA)-M2亚型抗体、抗3E(BPO)抗体、抗Sp100抗体、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抗体、抗gp210抗体、抗肝肾微粒体-1(LKM-1)抗体、抗肝特异性胞质1型(LC-1)抗体、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抗体(抗SLA/LP抗体)、抗Ro-52抗体。结果35例PBC中抗AMA-M2抗体、抗3E(BPO)抗体、抗Sp100抗体、抗PML抗体、抗gp210抗体、抗LC-1抗体、抗SLA/LP抗体、抗Ro-5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15%、77.21%、15.63%、56.25%、6.88%、9.38%、6.25%、56.25%,而以上8种自身抗体在13例AIH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8.52%、18.52%、14.81%、14.81%、7.41%、3.70%、7.41%、66.67%。抗LKM-1抗体在PBC中未检测出,而在AIH的阳性率为11.11%。结论抗AMA-M2抗体、抗3E抗体、抗PML抗体、抗gp210抗体的联合检测对PBC的诊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而对AIH的诊断意义不大,而LKM-1对PBC的诊断没有价值,而对AIH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自身免疫肝病自身抗体谱检测对PBC、AIH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自身抗体
  • 简介:自身免疫疾病(AID)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数人认为患者免疫系统不能识别"自身"组织而启动了免疫反应。目前一些公认的自身免疫病如SLE、皮肌炎、硬皮病、混合结缔组织病、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尚未明确靶抗原和自身抗体。但近年自身免疫水疱病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中重要成果之一是注射自身抗体到动物体内从而证实其致病作用,称为"被动转移"实验。

  • 标签: 自身抗体 动物模型 自身免疫性 被动转移 型胶原 自身免疫病
  • 简介:【摘要】目的 仔细比较自身抗体检查在自身免疫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分析本院自 2017 年 -2018 年期间于本院就诊的自身免疫肝病患者 40 例作为分析对象,其 中选择正常健康者 40 例作为对照组。两组之间分别检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记和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ANA 、 SMA 、 AMA 、 AMA-M2 、抗 LKM-1 及抗 SLA/LP 。 结果 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阳性率分别是 88% 、 33% 、 10.2% 、 19.2% ;对照组相关指标阳性率分别为 65.21% 、 92.1% 、 88.6% ; PS 的 ANA 阳性率 57% ;病毒性肝炎患者当中的 HBV 、 HCA 组的 ANA 阳性率分贝是 5.21% 和 3.2% 。 结论 自身抗体检测可以作为自身免疫肝病诊断的必备手段,但需要借助其他的检测和病毒性肝炎数据指标进行严格的鉴别,以此避免出现任何的误诊情况。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 肝病诊断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是以甲状腺的淋巴细胞浸润和甲状腺自身抗体的产生为特征的一种自身免疫疾病,调节T细胞参与了AIT的发生发展。微量元素硒水平与AIT密切相关,并且可以调控调节T细胞的分化与功能。本文就硒对AIT中调节T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调节性T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疾病患者中的检查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AID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空腹采血3mL,2h内分离血清备用。ANA检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IF)法,用Hep-2细胞/猴肝组织复合片作为抗原片。抗ds—DNA检测采用IIF法,抗原片采用绿蝇短膜虫。抗ENA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血清ANA、抗ds—DNA及抗ENA测定结果以及不同ANA荧光模式下各AID疾病的分布情况。结果120例AID患者ANA阳性率84.2%,抗ds-DNA阳性率为38.3%,其中SLE患者抗ds-DNA阳性率为65.2%,特异性达到96.6%,抗ENA阳性率为56.7%。本次研究共检测69例SLE患者,ANA阳性率为91.3%,镜下显示为单一核型以颗粒型阳性最高23.8%,如镜下显示为多种核型则以颗粒/核仁/其他为主,阳性率为36.5%。以上统计结果显示,SLE患者ANA阳性荧光核型图谱以颗粒型为主。PSS患者ANA阳性荧光核型以核仁型为主。结论在AID诊断中,同时检测ANA、抗ds-DNA、抗ENA多肽抗体可以提高检测阳性率,又降低漏检率,不仅能指导诊断,还可以对AID分类和疗效观察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自身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检查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实验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大鼠模型,观察碘过量对EAT大鼠甲状腺功能、抗体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TSHR基因在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4周龄雌性Lewis大鼠,按体重(80 ~ 1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甲状腺球蛋白(TG)组、TG +高碘Ⅰ(TG + HⅠ)组、TG +高碘Ⅱ(TG + HⅡ)组,每组12只大鼠,分别饮用碘离子含量为50、50 μg/L和20、200 mg/L的去离子水,对TG组、TG + HⅠ组、TG + HⅡ组大鼠进行免疫,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pTg)和完全弗氏佐剂(CFA)作为免疫试剂,每2周1次,共3次。石蜡包埋甲状腺组织、切片,观察大鼠甲状腺病理学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SHR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全血及甲状腺组织TSHR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甲状腺组织TSH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甲状腺滤泡结构完整,形态规则,无淋巴细胞浸润;TG组可观察到少量淋巴细胞且呈现散在分布;TG + HⅠ、TG + HⅡ组滤泡结构破坏、融合,滤泡间可见小灶状淋巴细胞浸润。各组大鼠血清TgAb、TPOAb、FT3、FT4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 = 30.28、21.99、12.87、26.69,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6.89(6.32,7.27)、11.02(7.60,12.53),5.05(2.71,7.99)、7.51(6.50,9.24)pmol/L],TG、TG + HⅠ、TG + HⅡ组大鼠血清TgAb[34.99(25.39,41.35)、37.70(29.06,43.99)、46.41(38.52,55.26)]、TPOAb[22.87(13.65,31.82)、22.22(14.82,28.33)、14.61(12.95,19.34)]、FT3[57.74(24.56,64.27)、43.64(5.69,80.03)、38.56(17.73,47.59)pmol/L]、FT4[62.16(41.22,91.57)、60.61(35.52,103.31)、47.96(31.84,112.71)pmol/L]水平明显升高(P均< 0.05)。TG + HⅡ组大鼠血清TSHR蛋白表达水平[(154.26 ± 25.95)μU/L]低于对照[(249.37 ± 38.12)μU/L]、TG[(225.33 ± 41.28)μU/L]、TG + HⅠ组[(218.15 ± 65.51)μU/L,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1.00 ± 0.05、1.13 ± 0.21),TG、TG + HⅠ、TG + HⅡ组大鼠全血(0.89 ± 0.19、0.89 ± 0.30、0.85 ± 0.24)、甲状腺组织TSHR mRNA表达水平(0.63 ± 0.25、0.46 ± 0.16、0.51 ± 0.25)明显下调(P均<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甲状腺TSHR蛋白阳性强度明显高于TG、TG + HⅠ、TG + HⅡ组大鼠。结论长时间的高碘暴露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的摄碘功能发生损伤,引发甲状腺疾病并使病情加重、TSHR基因的异常表达,使受体膜外区的促甲状腺激素结合位点具有抗原性,从而引发自身免疫甲状腺疾病

  • 标签: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 简介:摘要自身免疫脑炎(AE)是一组主要由细胞免疫和(或)体液免疫介导的非感染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疾病,与其抗神经细胞抗体密切相关。AE往往临床病程严重、进展迅速,早期诊断并及时行免疫综合治疗对临床转归至关重要,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不同类型A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有其相应的特点。笔者对AE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进一步提高广大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影像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使用业的螺旋CT机来有效的增强其相应的扫描效果,并据此来对免疫胰腺炎其一定的CT征象进行具体探讨。方法通过对25例自身具有免疫的胰腺炎的病患进行CT加强扫描,来对胰腺钙化以及胰腺假囊肿以及相应的肾脏损害还有胰管扩张等进行具体评价,并据此来判断免疫胰腺炎其相应的诊断价值。结果免疫胰腺炎在经过专业的CT扫描之后,胰腺整体呈现出弥漫低密度的患者一共有17例,大约占据全部总量的68%左右,而胰腺局限性肿块在经过专业的CT扫描之后,整体呈现出现低密度的患者一共有10例,大约要占40%左右,另外胶囊样环的患者大约要占16例,而胰周线的患者大约为15例,另外胰周血管受累的病患大约有11例,此外大约还有8列胰腺病灶钙化患者,大约有3例胰腺假肿囊,最后肾脏损坏的大约有12例。结论自身免疫胰腺炎在经过专业的CT扫描之后整体呈现出一种弥漫肿大而且呈现低密度,导致胶囊样环,以及胆管壁出现一定程度增强。与此同时,肾脏损害被视为当前对自身免疫胰腺炎进行诊断的重要CT征象。

  • 标签: CT征象 自身免疫 胶囊样环 肾脏损害 胰腺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自身免疫胰腺炎(AIP)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0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诊断1型AIP,1例诊断2型AIP。15例患者结合影像学、血清学、胰腺外器官病变确诊,5例经术后组织病理检查证实。13例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初始治疗,5例手术患者术后未行激素治疗,1例患者予以临床观察,1例患者拒绝治疗。17例患者获得随访,11例接受激素治疗患者相关临床症状逐渐改善,血清IgG4降低,影像学表现均有好转。5例患者停药后未复发。6例患者予以小剂量激素维持治疗,其中3例患者停药后黄疸复现,1例患者停药后胰腺病变复发,2例患者减量后监测血清IgG4再次升高。1例手术患者于术后2个月反复消化道出血死亡,另4例手术患者及1例临床观察患者情况良好。结论AIP应综合临床表现、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尤其是局灶性病变应与胰腺癌鉴别,以避免误诊及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 标签: 胰腺炎,慢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G 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