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科在临床用血管理中的作用,以保证医院科学合理的用血。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市某医院临床用血量、用血成分的比例以及输血不良反应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市某医院临床成分用血比例不断增加,成分用血使用率基本接近100%,全血用量明显下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由2013年3月的0.86%降至2014年3月的0.38%,不合格血标本数及输血申请单数也逐渐减少。结论加强输血科对临床用血的管理,及时掌握医院临床用血状况和规律,积极推广成分用血,严格执行用血标准制度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用血措施,对提高临床用血质量和保证输血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输血科 合理用血 临床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血涂片分析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10月~2022年10月选取12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研究组采用血涂片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效果。结果:研究组血液样本异常检出率更高;研究组检验结果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血涂片分析 假阳性率 检验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注射用血栓通导致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使用注射用血栓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我院2013—2018不良反应数据库,对检索到的33例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注射用血栓通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及附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过敏样反应为主。结论血栓通注射液不良反应易发生,用药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反应,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注射用血栓通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临床用血趋势,分析各成分血使用情况及需要改善的问题,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节约用血。方法将本院供血库2011年1月-2014年12月血液出库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用血总量呈递增态势,其中2014年用血总量是2011年的1.21倍;成分用血比率逐年增加,至2014年,本院成分用血比例达100%。全血、红细胞与血小板用量的比值下降(2012年下半年市中心血站控制全血用量)。结论在现有成分用血率的基础上,提高对输血风险的认识,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对控制临床用血数量,缓解血液制品供应紧张局面,促进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层医院 临床用血 合理性 输血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内江市血液中心担负三县二区所有临床机构用血供应。在用血量不断攀高的供血工作中仍存在极少数退血情况。提高服务水平,确保产品质量,将退血数量降低到最小,避免血液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应该引起重视。方法2009年97家医院共计退回涉及7个品种、98袋(140.5U)的血液,占0.23%。按退血时间、品种、原因分类整理,统计各自所占退血比例并作出分析。结果退回的血液产品中血浆产品退回数量最多,而脂肪血及絮状物产生是退血主要原因。结论根据找出的原因,分别从献血者、血站、医院3个方面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及时、有效。

  • 标签: 退血分析 对策 血液质量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按《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指导的ABO同型血液储备无法满足需求时发生紧急抢救输血患者术前凝血功能,探讨术中血液制剂用量与出凝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8月-2016年12月外科患者术中用血〉1600ml的病例218例,分为凝血功能正常组(A组,106例)和凝血功能异常组(B组,紧急抢救输注O型红细胞患者31例)和未输注O型红细胞患者(C组,81例),比较各组患者基本信息,术中输注悬浮红细胞(redbloodcell,RBC)、病毒灭活冰冻血浆(virus-inactivatedfrozenplasma,VIFP)、新鲜冰冻血浆(freshfrozenplasma,FFP)、冷沉淀血浆(cryoprecipitateplasma,CP)、血小板(platelets,Plt)(ml),术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数据;分析用血量和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对患者输血前及输血后24h、3d、7d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未结合胆红素(indirectbilirubin,IBiL)、不规则抗体筛查、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irectantiglobulintest,DAT)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患者输血前及输血后安全和疗效。结果:A组和B组患者年龄及血型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患者A型和AB型比例、输注RBC、FFP、CP和Plt量最高(P〈0.05);B组和C组的PT、APTT、INR、FIB明显异常(P〈0.05),与RBC、FFP、C的输注量相关(P〈0.05)。各组患者输血前DAT和不规则抗体阴性,输血后未检出新的不规则抗体,C组患者输血后Hb与输血前无统计学差异,且输血后IBiL无明显升高(P〉0.05),提示紧急抢救输血安全有效。结论:术前凝血功能是术中血液制剂输注量的影响因素之一,是临床术前评估患者术中出血和用血的依据,而紧急抢救输注O型红细胞可以达到ABO同型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紧急抢救输血 凝血功能 术中用血量 术前凝血功能
  • 简介:(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梧州543000)摘要本文对注射用血栓通(冻干)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其在临床上在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眼科、内分泌科及肾内科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认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在治疗心脑血管病等方面有着独到的疗效与其中活性成分三七总皂苷(Rg1、Rb1、R1)具有显著的心脑血管药理作用有关。

  • 标签: 注射用血栓通 三七总皂苷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急救中主要的急救措施之一,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血容量不足的状态,挽救急性失血患者的生命质量,保障其生命安全。输血虽然是挽救急性失血患者的有效措施,但过度输血也有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其他风险;近年随着来临床用血量的增加及临床不合理用血现象的发生,使得血液制品的临床使用渐渐紧张起来,从而需要临床的用血方式更加合理,并接受科学合理的临床用血干预,临床合理、规范、科学的用血也是保障血液供应的重要措施之一。

  • 标签: 供血科 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重要措施之一。
  • 简介:目的调查临床医师实际应用血锂测定情况。方法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性别、诊断、病程、测量血锂次数、测量血锂时的碳酸锂剂量、测量血锂时应用锂盐治疗的时间、测量血锂的原因、血锂测量结果、测量血锂前后的血白细胞数,应用SPSS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每位患者血锂测量最少1次,最多6次。测量血锂的医嘱绝大多数为常规检查。绝大多数病例血锂浓度值在正常范围内,极少数病例超出正常值。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测量血锂的意义下降。结论血锂测量绝大多数为常规检查,随治疗时间的延长,测量血锂次数和人数逐渐减少,测量血锂的意义也下降。但愿结合临床观察,随时检查血锂浓度,以防和早期发现锂盐中毒。

  • 标签: 临床医师 血锂测定情况 调查分析 锂测定 用血 血锂浓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栓塞治疗中使用血栓通的疗效分析。方法针对我院2014年4~6月这段期间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栓塞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随机的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通过注射血栓通注射液进行疾病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脉络宁注射液进行疾病治疗;治疗结束后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等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血栓通进行急性脑梗塞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经过用药后疾病治疗有效的人数高达48人,治疗有效率在为96%;而采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仅为42人,治疗有效率为84%;两组数据经过比较后发现存在差异,且P<0.05,疗效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含义。结论在脑栓塞疾病的治疗中,采用血栓通的效果更为显著,是值得进行临床推广使用的。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血栓通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择在2015年的4月—2018年的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观察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在治疗后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后获得了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采用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能够明显的增强治疗效果,提高恢复效率。

  • 标签: 血栓通 急性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注射用血塞通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4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其不良反应特点。结果本组42例患者,用药当天发生、皮肤及其附件损害、超浓度用药所占比重均高于其他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临床上应注重注射用血塞通不良反应,加强用药期间观察,如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等,以此提高用药安全性与可靠性。

  • 标签: 血塞通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近五年成分用血情况的统计,了解临床用血趋势,指导临床合理有效地用血。方法对我院2011年至2015年临床用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用血量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成分输血比例较高,达99%以上;外科是成分用血总量最多的科室,以红细胞和血浆用量最多;内科以血小板用量居多。血浆与红细胞用量的比值呈上升趋势。结论充分发挥输血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建立完善的输血管理体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督促临床合理有效用血,节约血制品。

  • 标签: 成分用血 合理用血 统计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内涵和意义,确定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指标,完善临床用血评估评价体系。方法将输血的统计数据结合现有医院医政管理已确定的统计数据,按照用血相关的法规和指南的要求和控制标准,在医院间、临床用血科室、临床用血医生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建立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相应指标。结果确定临床用血管理评价的定义,确立13个评价指标名称、计算公式、意义和应用方向。结论通过制定完善临床用血管理评价指标,为医院和行政管理部门实现《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的要求,为临床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提高安全有效用血水平、节约血液资源提供技术手段。

  • 标签: 用血管理 用血评价 评价指标
  • 简介:目的通过建立可靠、定量的评价方法,为临床用血管理提供客观和可接受的评价指标。方法采用十分制双专家独立评价法,评价33家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1888份输血病历的5455次血液成分输注。结果5455次血液输注的平均评价分值为6.24分,其中13.77%为完全不合理(0分),38.31%为完全合理(10分),合理输注比例为60.51%。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类成分制品输注平均评价分值分别为7.47、2.89、9.11分,其合理输注比例分别为78.15%、18.66%、95.89%。结论安徽省33家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用血合理输注比例以及不同评价要素之间的差异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十分制评价所产生的评价分值和分值区间比例,为评价结果提供了更加精确的定量指标,可以更好地进行不同评价要素之间的比对。

  • 标签: 临床用血 十分制 合理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