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西药调剂差错处方分析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处方资料,统计分析出现差错处方,并分析西药调剂差错处方原因,做好记录统计工作,制定相应防范对策,并实施。比较分析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西药调剂差错处方出错情况。结果经过统计学后可得,1230份处方中,74张处方发生错误,所占比例为0.60%。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抽查1000例,差错发生率为180张,发生率为18.0%。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抽查发生率为5.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相应西药调剂差错处方防范对策分析,可显著降低出错率,具有推广意义。

  • 标签: 西药房调剂 差错处方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门诊西药处方调配问题,并且制定一系列门诊西药处方调配问题应对措施。方法:选择以及分析本院2017年5月-2019年4月期间200张门诊西药处方。其中有65张存在错误,针对错误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差错实际类型。进而在2019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实施门诊西药处方调配问题应对措施,抽取200张门诊西药处方,在分析之后,统计处方差错率以及策略实施效果。结果:处方调配差错类别中占比最高是数量方面的错误、药品类别方面的错误;处方差错发生原因中占比最高是不规范配药流程、相似的药品包装。其中,实施防范管理之前调配正确率为67.50%,调配差错率为32.50%。实施防范管理之后,调配正确率为92.50%,调配差错率为7.50%。

  • 标签:
  • 简介:摘要:门诊西药承担全院门诊西药中成药调配工作。该科室每日调配处方数量较大,满足了所有科室门诊患者用药,以及各科室储备用药、实验用药等。

  • 标签: 门诊 西药房处方 调剂差错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在医院西药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药品合理分类管理作用进行分析。方法 我院在 2019年 5月开始将药品合理分类运用到医院西药管理过程中,分析管理前后各半年时间内西药管理情况。结果 结合取药出错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统计,观察组均存在优势, P<0.05。结论 在对西药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将药品合理分类管理进行运用,能够有效提升该方面管理工作质量,提升药品发放综合效率。

  • 标签: 药品合理分类 西药房管理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中药几种化疗药物所致毒副作用防治。奥沙利铂所致周围神经毒性系统评价及分析,中医认为以益气温阳通脉、调畅营卫气血等治法防治。中药方剂主要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预防治疗;在防治培美曲塞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所产生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毒副作用中,主要以益气养阴中药方剂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进行综合治疗;对于伊立替康所产生迟发性腹泻副作用中,中药以祛湿为主要治法,以调和脾胃方药加味半夏泻心汤为主要方剂预防治疗。就紫杉醇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中药以补气化瘀、疏肝清热为治法,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内服,补气化瘀药浴方外洗进行防治。

  • 标签: 中药 预防治疗 化疗药物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高危药品使用期间通过药品管理模式高危药品管理认知情况影响。方法:2022年3月~2023年2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22年3月~2022年8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实施前组,并2022年9月~2023年2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实施后组,使用针对性管理后分析工作人员高危药品管理认知情况。结果:实施后工作人员高危药品管理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西药中高风险药品使用安全风险,并且能够增强工作人员这些药品认知,从而限度实现用药安全。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高危药品使用期间通过药品管理模式高危药品管理认知情况影响。方法:2022年3月~2023年2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22年3月~2022年8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实施前组,并2022年9月~2023年2月西药工作人员7人作为实施后组,使用针对性管理后分析工作人员高危药品管理认知情况。结果:实施后工作人员高危药品管理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西药中高风险药品使用安全风险,并且能够增强工作人员这些药品认知,从而限度实现用药安全。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用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高危药品管理安全用药方法。方法:随机抽取40名医师,他们实施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药品不良事件出现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药品不良事件出现情况(P<0.05);观察组高危药品管理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危药品管理效果要好(P<0.05)。结论:医治患者疾病当中运用药物是关键,合理正确运用药物做好干预,能够促使患者病情快速康复,所以,西药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人员要做好高危药品用药安全管理,保障能够安全用药,减少安全用药事故出现率。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管理 安全用药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西药抗菌药物出库与临床发放数据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2017年 ~2018年西药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抗菌药物等级与品种等予以归纳统计,用金额排序法与用药频度法来总计评估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应用效果。结果:我院 2017年 ~2018年西药各类抗菌药物总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一线抗菌药物三线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二线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呈逐年增加趋势; 2017年用药频度前三分别是青霉素、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 2018年用药频度前三分别是青霉素、庆大霉素、伊曲康唑。结论:西药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具有显著应用价值,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应用具有科学指导作用,提高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西药房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西药抗菌药物出库与临床发放数据作为本次研究对象,2017年~2018年西药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制度,依据抗菌药物等级与品种等予以归纳统计,用金额排序法与用药频度法来总计评估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应用效果。结果我院2017年~2018年西药各类抗菌药物总用药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一线抗菌药物三线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呈逐年下降趋势,二线抗菌药物用药频度呈逐年增加趋势;2017年用药频度前三分别是青霉素、头孢呋辛钠、左氧氟沙星,2018年用药频度前三分别是青霉素、庆大霉素、伊曲康唑。结论西药抗菌药物应用分级管理制度具有显著应用价值,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应用具有科学指导作用,提高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有重要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西药房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制度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细节化管理西药处方调剂工作效果。方法:本院2022年7月起开始实施细节化管理,选取465张处方设为实验组,2022年1月-6月实施常规管理,选取471张处方设为常规组,分析两组西药处方调剂差错率及患者满意度,根据处方调剂具体问题调整措施。结果:在无其他因素干扰下,实验组西药处方调剂工作质量较高。结论:由于各种原因影响,西药处方调剂中常有差错事件发生,给患者药物治疗带来安全隐患,需要引起重视。细节化管理效果良好,能规范工作细节,减少处方调剂工作差错,保障患者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西药房 处方调剂 细节化管理
  • 简介:摘要:西药主要工作是审核、调剂西药处方,同时为患者发放药物,进行用药指导。西药具有较强综合性,工作较为繁重,若管理不当,可导致西药处方调剂工作差错,进而增加患者投诉率,因此加强管理提高西药处方调剂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西药处方调剂工作实施分析,对于细节化管理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恶性肿瘤是当代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疾病之一,手术、放疗、化疗是肿瘤临床治疗三大手段,其中化疗患者体内残余肿瘤细胞杀伤力强,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但抗癌药物缺乏特异选择性,在杀死癌细胞同时,也会杀伤正常细胞,特别是增殖旺盛骨髓造血细胞抑制更为严重[1][2].因此,提高癌组织化疗敏感性,保护正常组织免受化疗损害从而减轻毒副作用,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重要途径.多年来,我国在用中药防治化疗毒副反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许多成功经验,现简要综述如下.

  • 标签: 中药防治 化疗药物 毒副作用研究
  • 作者: 吴静 张小文 * 高鑫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6-03
  • 出处:《医学新知》2018年28卷8月
  • 机构:焦作市妇幼保健院 药剂科 454000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在西药药物管理中应用情况 ;方法:统计分析我院 2014 年度 2015 年度西药抗菌药物使用品种登记,选择用药频度法和金额排序法来评估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效果 ;结果:应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后,一线抗菌药物三线抗菌药物用药频次降低,二线抗菌药用药频次则逐渐增加 。结论:在医药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中,应用分级管理制度,能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合理指导,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得以有效提升。 虽然在实际管理中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但是只要经过医师、药师以及科室共同努力,即可规范西药抗菌药物管理工作 。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制度 西药房 药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联合西药使用不良反应。方法: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患者 9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每组各 47例,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部分中成药与部分西药联合使用,均会造成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对患者进行中成药联合西药治疗时,配药医师需要充分掌握各类药物使用禁忌药物成分,以此来达到充分发挥药物联合使用时药物作用,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目的。

  • 标签: 中成药 西药 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目的在于我医院所拥有的西药调脂药物联合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方法:此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医院门诊西药所应用调脂类药物处方单,共计500份,进行其自身用药合理性综合分析。结果:在对调脂类药物进行使用过程中,阿托伐他汀所拥有的应用比例相对较高,而其次所应用药物主要为辛伐他汀,后续为血脂康胶囊等诸多药物。在对500张处方单进行分析时可以统计,所应用联合药物处方单共计29份,其中所联合应用主要药物为他汀类药物以及普罗布考类药物为主。结论:门诊西药所拥有的调脂药物自身所拥有的联合用药合理性相对较高,而同时整体疗效得以进一步优化,以及保证其自身安全角度进行分析,在进行各类调脂药物应用过程中,需要对药物所拥有的合理最佳,尽量进行有效保证,进而使不合理用药情况能够获得有效抑制。

  • 标签: 门诊药房 西药房 调脂药物 用药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