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20世纪初以来的地图、历史文献资料和1986~2005年期间7年不同时相的TM影像数据,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方法,分析近百年湖北省湖泊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近100多年来,湖北省湖泊演化可以分为4个阶段,并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②20世纪初期,湖北省湖泊面积约为26000km2,到2005年为3025.6km2,仅为百年前的11.64%;近百年来绝大部分湖泊面积都在缩小,部分湖泊因围垦或其他原因已完全消失或变为它用,部分湖泊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人类活动是湖北省湖泊百年变迁的主导因素。③20世纪下半叶湖北省湖泊变化迅速,湖北省湖泊面积由50年代的约8503.7km2波动减小至80年代的约2977.3km2,发生在60~80年代的围垦是造成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从90年代开始,因重视湖泊保护和退田还湖,使湖泊萎缩的态势得到遏制,局部湖泊面积有所恢复。

  • 标签: 湖泊 百年演变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湖北省
  • 简介:摘要:我国地形复杂多样,湖泊数量成千上万,挖掘郊野湖泊的作用价值将其改造成为旅游度假区,可以为郊野湖泊注入全新的生机与活力。本文将从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概念出发,对其基本特征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分析适合国内郊野湖泊型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模式。

  • 标签: 郊野湖泊 旅游度假区 发展模式
  • 简介:[摘 要]草海位于长江流域横江水系洛泽河源头,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喀斯特淡水湖泊,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是地下水补给,鉴于草海流域湖面面积较大特殊情况,为研究草海不同水位的径流量,将草海多年平均径流量分为陆面多年平均径流量和湖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两个部分组成,并结合草海特征水位的选择和草海实际运行情况分析计算,即草海堤坝以上多年平均径流量计算分为常年水位和设计正常蓄水位对应的多年平均径流量。通过对草海堤坝处不同水位对应的径流计算成果分析,为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提供支撑依据,也可为其他湖面面积较大的流域径流计算提供了借鉴。

  • 标签: []草海 高原湖泊 特征水位 径流计算
  • 简介:摘要:黑臭水体是水体有机污染的一种极端现象,泛指呈黑色或泛黑色、异味严重的水体。黑臭水体的主要成因是城市社会经济欠发达、发展欠科学、环境治理能力建设长期滞后。黑臭水体整治是“十三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任务。本项目研究团队按照“控源截污—水质净化—生态恢复—集成示范”总体思路,重点突破黑臭河道整治系统工程中入河污染控制、水质净化、内源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打通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创新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系统工程技术。

  • 标签: 景观湖泊 生态修复 黑臭水体 治理
  • 作者: 高晓鹏 史珂 陈宇佳 马薇
  • 学科: 天文地球 > 工程地质学
  • 创建时间:2024-04-16
  • 出处:《工程管理前沿》 2024年第4期
  • 机构:(1. 乌兰察布市水利新技术推广试验站,内蒙古 乌兰察布市 012000;2. 内蒙古腾赫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10;3. 航天科工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4. 内蒙古金华源环境资源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10)
  • 简介:摘 要:文章在遵循湖泊健康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按照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本步骤,结合乌梁素海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乌梁素海的健康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估指标的权重确定,运用逐级加权综合评估法对乌梁素海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得出乌梁素海现状2023年湖泊健康综合得分为73.81分,属于健康状态。

  • 标签:
  • 简介:摘要:银川得黄河自流灌溉之利,境内沟渠纵横,市属辖区湖泊湿地星罗棋布,水系发达,历史上有 “七十二连湖”之说,现有“塞上湖城”的美誉。2017年银川市顺利通过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验收,2018年荣获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自河湖长制实施以来,银川市全面加强湖泊治理、管理力度,大力创建美丽河湖、幸福河湖,全市湖泊面貌得到全面改善。

  • 标签: 湖泊,河湖长制,美丽河湖
  • 简介:摘要整治环境,治理滇池,是昆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滇池污染原因分析,得出污染主要由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两方面造成,并提出从污染源控制及生态修复来恢复滇池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来根治滇池污染,从而达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滇池 环境治理 湖滨湿地
  • 简介:流域开发裕县富民巫长忠流域资源开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缺乏总体意识、战略意识,形成地域内的小区分割和断裂,结果是顾此失彼,结构恶化,布局失调,导致综合整体优势的分割和丧失,延误发展的好时机,阻碍开发建设的进程。沐川县从沐川经济建设和马边河流域资源...

  • 标签: 流域开发 旅游资源开发 黄丹电站 马边河 沐川县 综合开发
  • 简介:摘要:流域是早期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人类的生存发展与河流息息相关。流域作为特殊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明确的地理学边界,并且由不同的生态系统组成异质性区域,流域生态系统更是淡水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的拓展。流域的形成与发展管理过程经常会因行政区的更换而变化,其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人类活动等影响也会增加流域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流域上下游之间的物质与能量流动相互影响,在经济基础上形成了利益共同体。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会影响下游地区,例如,上游地区过度开垦,破坏植被,水土流失,加剧了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而污染废物的不合理排放还会造成下游地区居民的饮用水困难。保护上游地区水资源环境,推动流域上下游之间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上下游之间的利益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农业高速发展,流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政府和有关部门实行一系列政策来治理环境污染,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力度,并开始了流域生态补偿的相关研究,通过生态补偿的方式,调节流域上下游之间、水资源保护者与破坏者以及受益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流域生态补偿研究综述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流域生态 补偿 研究综述
  • 简介:摘要:黄河流域还存在许多环境问题,并且上中下游都有各自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因此,如果使用同一种治理办法来治理黄河的话,效果不会很好。所以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来提出不同的治理方案。让黄河流域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够拥有自己独特的治理方案,进行有效的治理。这就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开展黄河系统治理的研讨会,召集一些有经验的专家来探讨,如何科学系统有效的治理黄河流域存在的问题,对流域存在的主要水问题,研究制定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旱灾害的总体部署,研究提出加强流域综合管理的政策措施。鉴于此,本文对黄河流域规划与黄河流域系统治理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黄河 复杂性 水沙关系 系统治理 对策建议
  • 简介:摘要文章以广州佛莞城际FGZH-1标长安三、四号盾构机在浅埋条件下下穿金山湖施工为例,详细分析了盾构机在浅埋条件下下穿湖泊施工中存在的风险,并着重介绍了施工前后注意事项与掘进过程中的控制措施,目前长安三、四号盾构机均已顺利穿越金山湖,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大直径 土压盾构 浅埋 湖泊 掘进控制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赣州市城市郊区湖泊的水质状况,在虎岗行政村的9个小组分别随机选取1个湖泊,对这9个湖泊进行了2015年年度水质监测和评价。采用了水体总氮、总磷、叶绿素a、透明度及高锰酸钾盐指数等参数,对水质现状、富营养化程度及污染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并进一步调查了农业生产对水体的影响。

  • 标签: 水质评价 城郊湖泊 富营养化
  • 简介: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关乎百姓民生。但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其中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仅为900 m3,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近2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水环境的污染造成了水资源短缺现象更加严重,水环境污染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并以“治污先行”推动浙江省深化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以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标签: 河道治理 生态修复 水体污染
  • 简介:摘要为了进一步确保盾构下穿城市湖泊施工安全,结合合肥市轨道交通3号线两个盾构区间下穿天鹅湖工程实例,通过对盾构穿越前、穿越过程中及穿越后所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详细阐述,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 标签: 土压平衡盾构 浅埋深 小半径 大坡度 下穿人工湖
  • 简介: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主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河北省湿地资源类型多样,分布广泛,其中湖泊型湿地以其特殊的性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及污染物的大量排放,湖泊型湿地出现了缺水干涸、富营化加剧、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受损等一些问题,现旨在针对湖泊型湿地存在的水环境问题,提出修复的对策建议,借以呼吁全社会重视湿地保护。

  • 标签: 南水北调 湖泊型 湿地 问题 对策
  • 简介:“成都”名称的含义解释一直颇为棘手。尽管自宋以来,关于成都名称的解释已不下十种,但没有一种解释能够令人信服。由于早期蜀地与中原及其以东地区的文化有着异乎寻常的联系,且古蜀人的语言“颇与华同”,成都一词当就是古夏(汉)语。成都名称约在古蜀国开明王朝晚期(战国晚期)出现,其时“成”的读音可能为端纽耕韵,“都”的读音可能为端纽鱼韵。汉代西南地区的“×都”地名,是附近存在湖泊水体的标示。成都即得名于附近的“滇池”,滇池、成都二名上古读音近同。作为聚落名称的成都,是水体名称滇池的转化。滇池就是“天池”的意思。滇池、成都名称最早的文字书写者,是战国晚期楚威王时进入古蜀国的楚人。成都一名由来与含义的破解,对于古代成都平原自然环境、西南地区民族历史的新认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支持。

  • 标签: 成都 语言 读音 含义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短途出行游玩频率的增加,滨湖区域成为了大众热衷的休闲场所。随着游人流量的增加,相应的旅游建筑和配套设施成井喷之势。伴随迅猛的发展势头而来的是大区域的自然山水景观被粗暴的破坏,和谐的自然配色变得花里胡哨,过大体量的建筑阻碍了原有的自然景观通廊等问题。文章通过介绍沿湖建筑现状特点,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提出相应的控制引导方法。结合抚仙湖沿湖区域建筑控制导引实例,从规划篇、建筑篇提出具体控制措施。希望通过本文中提出的策略和方法能够达到保护自然山水空间格局和提升旅游体验品质的目的。

  • 标签: 高原湖泊 沿湖建筑 风貌控制 抚仙湖
  • 简介:正前不久,武汉市专家考评组来到蔡甸区,对湖泊保护情况进行评审,检测数据表明,该区湖泊水质达到三类饮用水标准。湖泊生态环境能得到如今这样好的保护,区人大常委会强力监督功不可没。蔡甸区是武汉市湖泊数量最多的区,湖泊星罗棋布,较大的湖泊有27个,面积87.15平方公里,后官湖水域(包含原后官湖、白莲湖、南湖、西湾湖)面积多达54

  • 标签: 人大常委会 湖泊水体 湖泊保护 湿地自然保护区 生态保护 监督
  • 简介:近年武汉公众参与湖泊保护治理的空间特征与城市开发建设时序密切关联,主要集中于中心城区。但随着武汉湖泊时代性转变,尤其是中心城区湖泊园林化比例提升,环湖开发力度空前,城外湖相继转变为城中湖,郊区湖泊工程化景区化增多,今后武汉公众参与湖泊保护治理必将出现不同空间策略。中心城区公众参与虽仍居主导地位,但参与重心将在共治共享,从"护岸"转向"护水"和"利生"、"利民";新城公众参与湖泊共建共治将成为热点,力避中心城区湖泊老路,"护岸"与"护水"是当务之急;远城区则重在唤起本区公众参与意识,以点带面。

  • 标签: 武汉 湖泊治理 公众参与 城市化 新城 湖泊眼
  • 简介:早白垩世南美洲与非洲的分离使两个大陆的同期地层层序发生分隔。这种关系对于在大洋产生之前沉积的岩层都十分明确,其中包括溢流玄武岩。但由此形成的陆内盆地也记录了早期的扩张事件。其中晚二叠世一三叠世最早期加亚斯(Gai-As)湖的沉积区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 标签: 纳米比亚 巴西 加亚斯湖泊 地层层序 湖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