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绳梯式穿刺中使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使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的患者中随机抽取62例,双盲法均分为A组(常规护理)和B组(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B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绳梯穿刺技术执行率、并发症发生率优于A组(P<0.05)。结论   护理人员使用集束化护理能提高动静脉内瘘绳梯式穿刺执行率、患者内瘘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绳梯式穿刺 集束化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的堵管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新生儿作为对象,观察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发生情况,并对堵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护理措施。结果:本次观察发现,90例新生儿共发生13例导管堵管,发生率14.44%,具体原因和血栓形成、药物沉淀、操作不规范等有关。结论:新生儿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发生堵管促使原因有许多种,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护理措施,以防止堵管。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堵管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应用钝针扣眼法穿刺技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8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分成2组,40例对照组采取锐针扣眼法穿刺,40例观察组采取钝针扣眼法穿刺,对比两组穿刺结果。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按压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应用钝针扣眼法穿刺,可减轻患者穿刺疼痛,能更好保护患者血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血液透析 静脉内瘘 钝针扣眼法穿刺 锐针扣眼法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中锐针绳梯穿刺法和钝针扣眼穿刺法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保障,选择出合理的内痿穿刺法。方法:随机选取血液净化中心实施动静脉内痿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方式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钝针扣眼组和锐针绳梯组各60例,钝针扣眼组实施钝针扣眼穿刺法,锐针绳梯组选择锐针绳梯穿刺法。钝针扣眼组选用钝针扣眼穿刺并组建隧道,锐针绳梯组是锐针对其实施绳梯穿刺,试验90d后对比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渗血率以及疼痛评级和感染率。结果:锐针绳梯穿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钝针扣眼组的应用效果,其渗血率和疼痛评级表现为锐针绳梯穿组明显高于钝针扣眼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内痿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改善机体炎性状况,同时提升动静脉内瘘安全性。

  • 标签: 穿刺方法 血液透析 静脉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经颈内静脉PICC置管术在外周血管穿刺困难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挑选2020年6月-2022年3月收治的60例外周血管穿刺困患者,并分为常规组(n=30)和研究组(n=30),常规组采用常规肉眼观察操作,研究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经颈内静脉PICC置管术。对两组患者穿刺耗时、操作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导管使用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位置准确率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组患者穿刺耗时为(13.50±1.50)min、操作出血量为(0.60±0.10)ml,常规组患者穿刺耗时为(23.60±4.50)min、操作出血量为(3.80±0.50)ml,研究组患者穿刺耗时、操作出血量均要好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常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穿刺时间为(40.20±2.40)min、穿刺次数为(1.26±0.25)次、导管使用时间为(9.98±2.65)月,常规组患者穿刺时间为(31.40±1.97)min、穿刺次数为(3.40±1.36)次、导管使用时间为(4.21±1.98)月,研究组患者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导管使用时间均要好于常规组(p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颈内静脉PICC置管术 外周血管穿刺困难者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密闭式留置针单手退针芯在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2022年5月15日-7月15日儿内科收治的400例需要进行静脉输液的婴幼儿中随机选取192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96例,对照组在进行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时予常规法退针芯,实验组则予单手退针芯法退针芯。对比两组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实验组实施单手退针芯法进行婴幼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为婴幼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时行单手退针芯可有效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应被大力推广。

  • 标签: 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婴幼儿 单手退针芯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静脉在下腹部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中的应用占比情况及其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5年11月—2018年12月湖南省肿瘤医院168例采用下腹部皮瓣移植的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31~62(42.5±5.3)岁,体质量指数为23~32(27±1.8)kg/m2;均为单侧乳房再造,左侧102例、右侧66例。其中,一期乳房再造89例,二期乳房再造79例。观察项目:(1)分析腹壁静脉在下腹部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手术中应用的长度、管径、占比等情况;(2)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再造乳房恢复情况。结果(1)168例患者中,89例(53.0%)患者的供区皮瓣同时携带腹壁静脉,(一期47例,二期42例),长度(4.20±0.27)cm、管径(1.30±0.25)mm,35例(20.8%)同时携带腹壁静脉(一期16例,二期19例),长度(3.10±0.38)cm、管径(0.50±0.14)mm。实际移植2/4下腹部皮瓣74例(44.0%),全部采用一侧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一期55例,二期19例);实际移植3/4下腹部皮瓣54例(32.2%),一期22例,二期32例;实际移植4/4下腹部皮瓣40例(23.8%),一期12例,二期28例;(2)16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12~42个月,皮瓣均成活顺利(成活率100%),再造乳房外形可,弹性好,无皮瓣挛缩变形,患者对外形较满意,腹部供区仅遗留线性瘢痕,腹部功能无明显受限。结论腹壁静脉在下腹部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术中的实际应用相对较少,是否携带腹壁静脉不影响下腹部皮瓣移植的成活率。

  • 标签: 腹壁动脉 腹壁浅动脉 腹壁浅静脉 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 乳房再造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红外线照射联合金黄散外敷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科住院行静脉留置针的患者2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35例和对照组126例,对照组在静脉留置针后1至3天予金黄散外敷,观察组在金黄散外敷的基础上加红外线照射,比较分析两组3天内的静脉炎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结果:静脉留置针后3d,观察组7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5.18%,其中Ⅰ级6例,Ⅱ级1例;对照组21例发生静脉炎,发生率16.66%(P<0.05),其中Ⅰ级7例,Ⅱ级8例,Ⅲ级6例。观察组Ⅱ级和Ⅲ级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12h内及24h内的发生静脉炎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48h内及72h内累计静脉炎的发生率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出院时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6.3%,对照组80.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外线照射联合金黄散外敷,对静脉炎的预防效果较好,可以大为降低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 标签: 红外线 金黄散 静脉炎
  • 作者: 陈文涛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护理前沿》2022年 第8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儿科,湖北 武汉430000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提高小儿静脉输液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于在2020.6月到2022.7这个区间的患儿进行随机抽样与统计分析,入组的患者总共有70人,电脑分组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之中实施的是常规的护理,实验组之中的患儿则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在经过一段时间干预之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顺从性,穿刺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着明显统计学方面的价值(p<0.05)。结论: 对于幼儿患者来说,在静脉输液的时候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其顺从性与穿刺成功率,从而有效的提升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提高小儿静脉输液;顺从性;穿刺成功率;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下腔静脉不能作为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入路时,手术路径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报道了1例异位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行经皮肝静脉穿刺导管射频消融术的患者,以期为下腔静脉不能作为常规入路并需行左心操作的患者提供一定的经验和依据。

  • 标签: 肝静脉 穿刺术 心房颤动 导管射频消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心静脉置管穿刺处应用细节护理后感染的情况和皮肤变化。方法 本文针对来我院行中心静脉穿刺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门诊的学龄前儿童静脉采血穿刺所致的疼痛程度进行主动干预,使学龄前儿童对静脉采血的主观疼痛感降低。方法 选取需行静脉穿刺采血的学龄前儿童,采用中文版的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和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进行评分,并对两组患儿静脉穿刺采血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采血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静脉采血时的依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疼痛程度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主动干预 学龄前儿童 静脉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穿刺管理时,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其中的效果,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法:在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院中280名血液透析室收入的慢性肾衰竭维持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40)与实验组(n=140),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透析的过程中选择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优质护理,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进行记录。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来说,实验组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依从性明显更高,并且实验组内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更低,数据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应用血液透析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配合优质护理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可应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治疗方案 肾脏疾病 血液透析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其动静脉内瘘穿刺时渗血的原因、护理对策。方法:研究时间开始于2020年1月,结束于2022年1月,参考对象从以上阶段内医院收治患者中筛选,并做分组处理,即:对照组、实验组,参照依据为:随机抽签法,经临床统计发现,2组患者病例数为88,且均行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穿刺;该阶段内,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综合护理为实验组提供,各组收纳患者44例,比较2组护理疗效。结果:临床护理后,血液透析患者组间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就穿刺处渗血发生率来看,实验组(6.82%,3/44)VS对照组(25.00%,11/44),数据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治疗中意义重大,可有效预防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降低发生率,具备较高安全价值,可推荐、使用。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穿刺处渗血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长度和留置时间对患者疼痛及渗液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在给患者静脉穿刺时,2组均采用20G留置针,观察组采用留置针置入皮肤及血管长度为(2.5±0.1)cm方法,对照组留置针全部置入皮肤及血管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留置针置管完成时、置管48h、72h等时段患者穿刺部位疼痛程度及渗液情况。结果 穿刺置管完成时、置管48h、72h等时段,患者疼痛程度,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置管48h、72h等时段渗液发生率,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留置针 置管长度 留置时间 疼痛 渗液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常规穿刺术与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择我院2018.01-2021.12年我院收治胸腔积液患者(n=79例)进行分析,分为两组,试验组(n=45例):选择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对照组(n=34例):采用常规穿刺术,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气胸、胸膜反应、出血以及肺水肿。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82.35%),有差异,P<0.05。试验组气胸、胸膜反应、出血以及肺水肿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14.71%),无差异,P>0.05。结论 临床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常规穿刺术 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术 胸腔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面护理模式在肝硬化腹水腹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科收治的肝硬化腹水腹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患者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19例)和观察组(全面护理模式,19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效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肝硬化腹水腹腔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引流患者,实施全面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模式 肝硬化腹水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引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对儿童静脉输液无痛穿刺依从性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某三级综合医院儿科进行静脉输液的60名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实施无痛穿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依从性和焦虑、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输液依从率为优于对照组患儿;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可提高儿童静脉输液无痛穿刺依从性,降低应激反应。【关键词】 儿科患儿;静脉输液;人性化护理;应激反应;依从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皮下积液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入的行去大骨瓣减压术后皮下积液患者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积液低处切开留置脑室引流管治疗)和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各25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引流时间、置管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去大骨瓣减压术 皮下积液 静脉留置针 穿刺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整体护理在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渗血方面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2022年1月—2022年10月期间本院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行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血透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病因主要为区域穿刺法、过早使用内瘘、穿刺技术不佳、固定针头不稳、患者动静脉内瘘高压、按压操作不当等;观察组渗血发生率为97.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79.41%(P

  • 标签: 整体护理 穿刺点 渗血 动静脉内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