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瘤住院患者临床特征、住院诊疗产生的实际费用和住院时间等数据,为当地流行研究、医院优化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等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和病案系统收集、抽取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淋巴瘤住院患者信息,进行二次编程,导出汇总至SQL server数据库。回顾性分析淋巴瘤住院患者性别、发病年龄、年龄分布、住院时间。根据年龄将淋巴瘤患者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岁且<60岁)和老年组(≥60岁),收集不同年龄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2004年1月1日至2019年11月30日淋巴瘤住院患者3 866例次,占住院患者的0.38%(3 866/1 011 627)。初诊淋巴瘤住院患者817例,其中男性499例,女性318例,男女比为1.57∶1。初诊淋巴瘤住院患者中位发病年龄58岁(7个月至86岁)。初诊淋巴瘤住院患者中,≥45岁比例增高,60~65岁达到高峰,75岁以后下降。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分别有180、270、367例,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13.5、13.0、14.0 d(χ2=0.419,P=0.811),中位住院总费用分别为9 846.39、12 232.16、14 022.36元(χ2=9.443,P=0.009),中位药物费用分别为3 423.37、3 523.62、3 654.54元(χ2=2.202,P=0.333),中位药物费用占总费用比例分别为44.80%、40.49%和34.58%(χ2=6.512,P=0.039)。结论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淋巴瘤住院患者数呈逐年增加,发病年龄有逐年增高趋势。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住院总费用增高,但住院时间无明显延长。中老年群体是淋巴瘤防控重点,应加强淋巴瘤的筛查和早诊早治。

  • 标签: 淋巴瘤 住院患者 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 费用,医疗
  • 简介:摘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是早产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导致远期肺和神经发育不良结局。自1967年Northway等首次描述BPD以来,BPD的定义一直在不断演变,其中校正胎龄36周需氧定义和2000年基于严重度分级定义临床应用最为广泛,但后者对婴幼儿远期肺疾病和神经发育损害的预测能力更强。尽管早产儿BPD发病率依所采用的定义而报道不一,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BPD是复杂的多因子疾病,多种产前和产后危险因素参与BPD的发生。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流行病学 婴儿,早产
  • 简介:摘要分析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病例流行特点及临床表现。聚集性发病病例共7例,首例病例与COVID-19患者密切接触后患病,通过家庭生活和聚餐感染其他人员5例,其中1例聚餐感染病例打牌后引起第7例感染。此次聚集性病例通过人传人的方式传播,传播途径多样。需警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假阴性者,基础疾病及持续发热可能是感染者疾病加重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聚集病例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浏阳市 2017-2019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2019年浏阳市报告的肺结核病例资料,随机抽取其中部分病例分别从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区、发病时间等几个方面对我市肺结核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选取同期在浏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者 600名作为健康组,进一步对影响我市肺结核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浏阳市 2017-2019年共报告肺结核 1381例,发病率为 61/10万,随机抽取的 420例病例中以男性患者居多, 46岁 ~65岁中年患者为主,发病时间上以冬季发病率较高,农村患者比例高于城市, G区发病数高于其他地区,经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烟酒史、户籍、家庭人均年收入、结核密切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等均是影响我市肺结核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浏阳市 2017-2019年肺结核发病率不甚理想,其发病具有季节性,患者多为农村的中年男性,以 G区最为严重;吸烟、酗酒、农村户籍、年收入较低家庭、结核密切接触史以及无卡介苗接种史是导致肺结核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肺结核 流行病学 特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陕西省待产女性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及两者间关系的流行特征。方法资料来源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6所三甲医院待产的健康孕妇,产前采集血样以测定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采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待产女性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间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 277名待产女性,其血清维生素B12的中位数为164.7 pg/ml,缺乏率为69.6%,血清叶酸的中位数为7.6 ng/ml,缺乏率为12.1%,单纯缺乏维生素B12者占58.4%,单纯缺乏叶酸者占0.9%。农村待产女性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低于城市女性,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呈不同幅度增加,<25岁者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明显较低。叶酸缺乏者的维生素B12水平比非缺乏者平均低37.62 pg/ml,分位数回归模型显示,在不同的维生素B12分位点上,叶酸缺乏者的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不缺乏者,且这种差异随着维生素B12水平的升高而增大。结论陕西省待产女性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症仍普遍存在,在妇幼保健实践中,叶酸增补的同时可能需重视维生素B12补充。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重点提高农村和年轻女性对营养素补充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改善其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

  • 标签: 维生素B12 叶酸 待产 缺乏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甘肃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特征,为H7N9禽流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调查方法调查甘肃省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发病和就诊经过、可能感染来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并排查密切接触者实施健康医学观察,同时开展外环境采样检测和疫点消毒。结果甘肃省确诊的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本地感染病例为82岁男性,城市居民,2017年3月29日因发热、全身乏力前往私人诊所就诊,4月3日到酒泉市医院就诊,有在检出H7N9病毒核酸的活禽销售店附近活动史,咽拭子检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该病例经治疗于发病17 d后治愈出院;9名密切接触者实施为期7 d的医学健康观察,未出现健康异常;强化监测全市共报告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357例,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2例。酒泉市发现的3例H7N9病例均有活禽市场暴露史,其中1例死亡。结论暴露于出现H7N9禽流感病毒的外环境是人感染H7N9主要危险因素,需要加强散养家禽和活禽市场管理;外环境禽流感监测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具有重要的预警作用。

  • 标签: 人感染H7N9禽流感 流行病学调查 病原学 暴露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U-VNTR基因分型技术用于分析广州地区结核传播关系的可行性。方法以结核患者居住地所属乡镇村组或社区街道相同为前提,假定居住所属地相同结核患者间存在传播关系,拟定广州地区结核传播链。培养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并提取DNA,通过PCR扩增进行29位点MIRU-VNTR基因分型分析,并计算HGDI分辨力指数。以基因型成簇与否评价传播链内结核患者间传播关系的有无。结果拟定了178条广州地区结核传播链,复苏得到456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提取获得其基因组DNA并扩增了29个VNTR位点,其组合HGDI分辨力指数为0.986。基因成簇性分析显示,有2条传播链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成簇,成簇率为1.10%。基因成簇性的2条传播链患者分别居住于同街道,发病时间间隔在2年以内,分别为9和14个月。结论29位点MIRU-VNTR基因分型技术可用于广州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分析,能否用于结核传播关系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 传播链 MIRU-VNTR 基因成簇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宁市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流腮)暴发疫情的流行和病原特征。方法采用现场流行调查方法分析本起流腮疫情的三间分布特征;对9例流腮疑似病例采集血清和咽拭子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腮腺炎病毒核酸阳性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采用RT-PCR方法对病毒分离株SH基因进行扩增,鉴定和分析腮腺炎病毒的基因型别与基因特征。结果本起疫情共累计报告流腮疑似病例13例。病例主以7~11岁为主,集中在8岁(69.23%,9/13)。男女比例为1.6∶1。13例病例均无明确的腮腺炎疫苗接种史。本起疫情具有明显的班内聚集性。在采集标本的9例病例中有8例腮腺炎特异性IgM抗体和病毒核酸检测双阳性。获得2株阳性腮腺炎病毒分离物,经基因型鉴定均为F基因型,2株腮腺炎病毒SH基因序列同源性100%。结论本起疫情是一起由F基因型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学校流腮暴发疫情,建议当地开展中小学腮腺炎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

  • 标签: 腮腺炎 暴发 流行病学特征 病原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特征,为调整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方法,对西城区2013-2019年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中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9年北京市西城区共报告病例80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9.18/10 万;3-8月为季节性高峰(占63.14 %),病例集中在10岁以下,占69.61 %,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占64.88 %,6-10岁发病数最高为285例。结论 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力度及防病工作管理将是我区疫情防控的重点。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北京市4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月8日北京市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46例COVID-19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成轻型组(12例)、普通型组(23例)和重型/危重型组(11例)分析其流行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特点。统计学分析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若P<0.05,采用post-hoc检验,以P<0.017(Bonferroni校正)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果46例患者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范围为3~79岁,年龄为(41.8±16.3)岁;潜伏期为(4.85±3.00) d;26例患者有武汉停留史,10例患者曾接触武汉市人员,聚集性发病26例(56.5%)。临床表现为发热39例(84.8%),咳嗽27例(58.7%),乏力25例(54.3%)。白细胞计数下降12例,T淋巴细胞百分比下降4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7例,CD8+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7例,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21例(45.7%),白细胞介素6水平升高32例(69.6%),红细胞沉降率升高23例(50.0%),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26例(56.5%),血乳酸水平升高9例。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3组患者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下降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3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铁蛋白和血乳酸水平升高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重型/危重型组C反应蛋白升高患者所占比例较轻型组和普通型组高;重型/危重型组和普通型组白细胞介素6、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轻型组;重型/危重型组血乳酸水平升高患者所占比例较轻型组增加;上述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校正后均P<0.017)。胸部X线检查结果显示,肺部有炎症患者34例(73.9%)。结论北京市COVID-19的流行特征以输入性病例和聚集性病例为主。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咳嗽为主。重型/危重型患者出现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铁蛋白、血乳酸水平升高的比例较高。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下尿路症状(LUTS)的流行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年龄为20~40岁的126例青年男性,其中就诊于代谢减重门诊的肥胖患者74例,纳入试验组;于体检中心进行正常体检的健康人群52例,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胰岛素抵抗水平(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血脂代谢(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性激素(雌二醇、血清睾酮),C反应蛋白(CRP),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方面的差异。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体重指数和LUTS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LUTS与各临床变量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对差异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收缩压[(144.30±15.78) mmHg比(125.96±6.11) mmHg,P<0.001)]、舒张压[(89.46±12.76) mmHg比(81.35±4.58) mmHg,P=0.001]、空腹血糖[(6.73±3.15) mmol/L比(5.26±1.47) mmol/L,P=0.016]、胰岛素[(26.60±19.09) mg/dL比(13.43±7.68) mg/dL,P<0.001]、C肽[(4.20±1.73) ng/mL比(1.59±0.52) ng/mL,P=0.001]、甘油三酯[(2.42±1.88) mg/dL比(1.45±0.79) mg/dL,P=0.007]、雌二醇[(52.32±21.77) ng/L比(42.11±12.19) ng/L,P=0.023]和CRP[(6.49±4.96) mg/L比(1.62±1.53) mg/L,P=0.037]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0±0.55) mg/dL比(1.06±0.26) mg/dL,P=0.669]和血清睾酮[(275.00±100.68) ng/dL比(280.28±85.52) ng/dL,P=0.823]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此外,试验组相比对照组具有更高的IPSS[(3.81±1.88)分比(0.69±0.30)分,P<0.001]和QOL评分[(2.76±0.68)分比(0.12±0.08)分,P<0.001],以及更高的LUTS风险[86.49%比42.31%,P<0.001],尤其是中度LUTS风险(21.62%比0,P=0.01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肥胖(体重指数≥30 kg/m2)与中度LUTS风险显著相关(r=0.407,P<0.001);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空腹胰岛素水平以及C肽是青年肥胖男性人群出现中度LUTS症状的重要危险因素(P=0.009、0.029、0.002);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和空腹C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P=0.011、0.003)。结论青年肥胖男性人群中中度LUTS风险明显增加,收缩压和空腹C肽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肥胖症 前列腺增生 男性 下尿路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控制方法。方法:对2013~2019年发生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收集,并对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数据(数量、流行、发病人数、波极人数、实验室检查)等进行详细调查并核实。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共有180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对其进行分级,未分级的有98件,占比为54.44%(98/180);一般级别的有80件,占比为44.44%(80/180);较大级别的有2件,占比为1.11%(2/180);无重大和特重大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农村、学校、5~6月期间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公共卫生事件主要涉及食物中毒、传染病等,经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明显的流行特征,临床主要工作中需将农村学校食物安全性予以强化,有效的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做好高峰时期实时性监测工作,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突发性 公共卫生事件 流行病学特征 预防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日至3月2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69例境外输入性COVID-19病例的临床资料,以同期收治的147例国内本土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流行、临床特征及转归等。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境外输入组病例来源地以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为主,留学生占44.9%(31/69),均乘飞机入境。境外输入组年龄[27(21,40)岁]低于对照组[43(32,59)岁],差异有统计意义(U=2 828.500,P<0.01)。境外输入组能追溯确诊病例接触史的比例较对照组低[30.4%(21/69)比68.0%(100/147)],发病至入院时间以≤7 d为主[81.2%(56/69)比66.0%(97/147)],境外输入组合并基础疾病比例低于对照组[21.7%(15/69)比44.2%(65/14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26.935、5.233、10.175,均P<0.05)。境外输入组轻型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42.0%(29/69)比10.9%(16/147)]。境外输入组嗅觉异常17例,味觉异常12例,而对照组未发现嗅觉和味觉异常。境外输入组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呼吸困难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13.851、8.118、9.730、16.255,均P<0.01)。境外输入组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者比例较对照组少[37.7%(26/69)比67.3%(99/147)],C反应蛋白升高者比例低于对照组[15.9%(11/69)比51.8%(72/139)],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18.015、24.722,均P<0.01)。境外输入组胸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示磨玻璃密度影、不均匀实变征象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11.961、5.099,均P<0.05)。境外输入组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肌损伤比例较对照组低[分别为2.9%(2/69)比10.9%(16/147),4.3%(3/69)比14.0%(16/114)],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4.017、4.335,均P<0.05)。境外输入组氧疗使用患者比例[13.0%(9/69)]低于对照组[26.5%(39/147)],且无病例使用机械通气及体外膜肺氧合,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低于对照组[13.0%(9/69)比39.5%(58/14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χ2=4.942、15.797,均P<0.05)。结论境外输入性COVID-19病例以欧洲国家输入为主,以青壮年居多,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首次发现以嗅觉、味觉减退症状为主要表现。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1起家庭聚集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8例病例的流行调查分析,探讨流行特征,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方法开展调查。结果经调查来京湖北籍长居人员病例1为此次聚集病例的传染源,在整个潜伏期内共传染二代病例6人(病例2至病例7)。出现三代疑似病例1例。二代病例中有3例在暴露14 d后发病。指示病例1传染到二代病例6的途径为近距离的呼吸道飞沫传播,指示病例1传染到家庭二代病例的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2种方式。全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症状方面,老年人群病情较重,青年人群症状较轻。除了呼吸道症状,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其他症状也不容忽视。结论家庭聚集性发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家庭聚集性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为COVID-19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日至2月10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278例COVID-19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资料、流行资料、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胸部CT影像资料、治疗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78例患者中男性130例(46.8%),女性148例(53.2%),年龄(48.1±17.0)岁,20~69岁患者占88.8%,236例(84.9%)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普通型居多211例(75.9%),住院病死率0.4%(1/278)。病例来源以输入性病例为主(201例,72.3%),这其中武汉输入89例(占全部输入性病例的44.3%)。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70.9%)和干咳(61.5%)。患者以白细胞正常(79.5%)或减少(16.5%)、淋巴细胞减少(33.5%)多见,部分患者血红蛋白(10.4%)和血小板(12.6%)减少,55.4%患者白蛋白水平降低,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指标无明显异常,有61例(21.9%)患者伴有乳酸脱氢酶升高,26例(9.4%)患者伴有肌酸激酶升高,52例(18.7%)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40例(50.4%)患者D-二聚体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有117例(42.1%)。典型的CT表现:疾病早期胸部影像呈现单发或多发磨玻璃阴影,肺外带明显;进展期发展为病灶增多、范围扩大呈双肺多发的磨玻璃影、浸润影或实变影;重型/危重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实变伴多发斑片状密度增高影。244例(87.8%)患者接受≥1种的抗病毒药物治疗,242例(87.1%)使用了抗菌药物,191例(68.7%)接受了氧疗,接受中医治疗198例(71.2%)。结论COVID-19各个年龄段均有发病,未见性别差异,以普通型为主,病死率不高;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异常或损害,临床应密切关注病情进展,及时研判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努力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2008-2018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重症手足口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获取2008-2018年所有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方法分析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的三间分布、病原构成及变化,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重症率、重症比例和重症病死率的变化趋势。结果2008-2018年全国手足口病重症病例157 065例,年均重症率为1.05/10万,重症比例为0.76%,重症病死率为2.34%,重症率和重症比例2010年后出现下降趋势,重症病死率2014年后显著下降。重症病例男性高于女性(1.78∶1),以≤3岁婴幼儿为主(91.47%),EV-A71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中位年龄最高(1.99岁)且逐年升高,其他肠道病毒感染在≤1岁婴儿中构成较高(66.56%)。4-7月为主要的发病高峰,2018年其他肠道病毒代替EV-A71成为优势血清型(61.97%)。西南部、中部及东部地区部分省份为手足口病重症病例高发省份。结论我国大陆地区手足口病重症率、重症比例及重症病死率整体呈下降趋势,部分省份优势病原由EV-A71转为其他肠道病毒,应加强重点人群、高发季节、区域防控工作,开展多种手足口病原监测。

  • 标签: 手足口病 重症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估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评估不同暴露状况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风险。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持续隔离医学观察,收集流行、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资料,估算不同暴露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结果宁波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流行曲线呈现持续的人传人特征。共追踪调查了2 147名密切接触者,总感染率为6.15%,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分别为6.30%和4.11%,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不同关系的密切接触者中,以朋友/香客(22.31%)、家庭成员(18.01%)、亲戚(4.73%)感染较高率,医务人员密切接触者未发生感染,各密切接触者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05)。与病例同住(13.26%)、乘坐同一个交通工具(11.91%)、聚餐娱乐(7.18%)均是感染高危因素。医院诊疗环境下的交叉感染也不容忽视(1.94%)。潜伏期中位数为5 d。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密切接触者的感染率高,需严格按照密切接触者管理方案实施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密切接触者 流行病学特征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人群甲状腺结节流行及患病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根据2018年1月至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8 094名体检者的甲状腺超声检查的结果,结合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分类方法对各种类型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对TI-RADS 4~5类高危结节病理结果及超声分类进行分析。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合肥地区人群甲状腺结节类型和年龄分布,为高危人群的筛选提供参考。结果本组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结节患病24 047例,患病率41.39%(24 047/58 094)。统计显示:随着年龄增长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逐渐升高(χ2=2 017.00,P<0.01);男性在各个年龄组的患病率均低于女性,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5)。不同TI-RADS分类中患病部位左侧叶、右侧叶和双侧叶构成比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均P<0.01)。TI-RADS 2类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17.30%(10 050/58 094)、3类患病率为22.70%(13 189/58 094)、4a类患病率为1.23%(713/58 094)、4b类患病率为0.15%(87/58 094)、4c类患病率为0.01%(5/58 094)、5类患病率为0.01%(3/58 094),TI-RADS不同类患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8 000.00,P<0.01)。312例患者明确诊断,良性242例,恶性70例,比较不同TI-RADS分类中的恶性患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χ2=42.79,P<0.01)。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59例在恶性中占比84.28%(59/70)。结论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年龄及性别与其患病密切相关,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筛查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检查 流行病学 患病率 TI-RADS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