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重症呼吸衰竭患者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为抢救患者争取了时间和条件,细致的护理措施是决定机械通气治疗成败的关键之一1。

  • 标签: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38例重症手足口病人机械通气的护理进行总结,通过对机械通气的患儿实施正确的护理方法,减低死亡及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方法采用德国产DragerEvita4呼吸机,对38例重症手足口患儿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结果38例采用机械通气重症手足口病的患儿,35例痊愈,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35例拔管后病情稳定,无一痰痂形成,及堵管现象,肺部感染发生率大大降低。结论及时的给予重症手足口病人机械通气,可有效的阻断病人病情进展。保证呼吸机各管道密闭通畅,不漏气,不扭曲,不脱落或阻塞,应遵守“有痰必吸,吸必彻底”的原则,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采取相应的正确细致规范的护理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基础护理,特别是口腔护理。正确细致规范的护理措施,大大的降低了手足口患儿的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同时对促进手足口病人的恢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 标签: 手足口病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机械通气的方法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2017年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39例小儿重症哮喘症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的治疗方法,并记录治疗前后患者PH值、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各方面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在治疗过后仅出现一例无效患者,出现并发症,治疗的成功率为97.44%。且经过治疗患者的动脉PH值、氧分压等有显著的上升,二氧化碳分压等有显著的下降。结论使用机械通气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小儿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小儿重症哮喘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对接受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效能。方法:2021年1月-2022年1月,将我院60例接受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咳嗽症状改善实现时间、气促症状改善实现时间、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实现时间、喘息症状改善实现时间,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指标和睡眠效果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咳嗽症状改善实现时间、气促症状改善实现时间、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实现时间,以及喘息症状改善实现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主观精力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精神健康评分指标,以及一般健康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生理功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主观精力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精神健康评分指标,以及一般健康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接受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实施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效果优质,值得推广。

  • 标签: 接受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患者 常规护理干预 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干预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在患者自然通气和或者是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使患者恢复有效通气并改善氧合的支持手段。它可以缓解严重的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为抢救呼吸衰竭的基础疾病及诱发因素争取时间及条件,最终目的是要使病人恢复有效的自主呼吸。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自主呼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意义。方法选取64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护理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和针对性较强的护理干预。结果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2%;护理组发生率为6.25%。同时常规组满意率为71.85%,护理组满意率为93.75%(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其不良情绪,加快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机械通气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模式对神经重症脑血管病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应用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收治的需要进行有创机械通气的54例脑血管病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器分配至NAVA组和压力支持通气(PSV)组,每组27例。两组患者通气时间均≥72 h。记录两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入组后28 d无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入组后90 d生存率、NS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NS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及呼吸力学指标、动脉血气、生命体征和膈肌功能指标变化。结果NAVA组患者入组后28 d无机械通气时间较PSV组显著延长〔d:22(15,26)比6(0,23),P<0.05〕;但两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入组后90 d生存率、NS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NS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GOS评分、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呼吸力学参数方面,NAVA组患者入组后机械通气3 d时呼出潮气量(VTe)较1 d、2 d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PSV组〔mL:411.0(385.2,492.6)比489.0(451.8,529.4),P<0.01〕;同时NAVA组2 d、3 d时分钟通气量(MV)均显著高于1 d,且2 d时显著高于PSV组〔L/min:9.8(8.4,10.9)比7.8(6.5,9.8),P<0.01〕,而PSV组MV无显著变化。NAVA组1 d时气道峰压(Ppeak)和平均气道压(Pmean)均显著低于PSV组〔Ppeak(cmH2O,1 cmH2O≈0.098 kPa):14.0(12.2,17.0)比16.6(15.0,17.4),Pmean (cmH2O):7.0(6.2,7.9)比8.0(7.0,8.2),均P<0.05〕;但两组2 d、3 d时Ppeak和Pmea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动脉血气方面,两组pH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两组患者3 d时pH值均明显高于1 d。NAVA组1 d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低于PSV组〔mmHg(1 mmHg≈0.133 kPa):122.01±37.77比144.10±40.39,P<0.05〕,但两组2 d、3 d时P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在生命体征方面,NAVA组1、2、3 d时呼吸频率(RR)均显著高于PSV组〔次/min:1 d为19.2(16.0,25.2)比15.0(14.4,17.0),2 d为21.4(16.4,26.0)比15.8(14.0,18.6),3 d为20.6(17.0,23.0)比16.7(15.0,19.0),均P<0.01〕。在膈肌功能方面,NAVA组3 d时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显著高于PSV组〔cm:0.26(0.22,0.29)比0.22(0.19,0.26),P<0.05〕;两组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AVA组2 d、3 d时膈肌增厚分数(DTF)均显著高于PSV组〔2 d:(35.18±12.09)%比(26.88±8.33)%,3 d:(35.54±13.40)%比(24.39±9.16)%,均P<0.05〕。结论NAVA模式可安全地应用于神经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能够延长无机械通气支持时间,使患者获得更优的肺保护性通气,同时在避免呼吸机相关性膈肌功能障碍、改善膈肌功能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

  • 标签: 神经调节辅助通气 神经重症 脑血管病 机械通气 膈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创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无创机械通气,试验组进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脑钠肽水平、生命体征以及血气分析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后,试验组的BNP(1036.41±261.87)pg/ml、HR(97.84±25.35)次/min、RR(25.12±6.71)次/min、PaCO2(42.24±11.11)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BNP(1332.21±335.57)pg/ml、HR(114.62±29.46)次/min、RR(28.57±8.85)次/min、PaCO2(49.97±13.66)mmHg;试验组的PaO2(81.86±22.38)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aO2(74.04±19.52)mmHg,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中,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脑钠肽浓度。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重症 左心衰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5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道优化护理在重症机械通气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11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气道优化护理,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气道优化护理可有效减少气道并发症及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呼吸道管理 气道优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及挽救生命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期间急诊科机械通气治疗的40例急危重症患者的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结果40例经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中成功28例,死亡12例;结论机械通气作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在临床上日益重要。

  • 标签: 急诊科 机械通气 急危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密闭式吸痰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中应用的实用性与安全性。方法对3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合理评估吸痰时机,应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以维持有效气道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结果3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均完全有效地维护了气道通畅,避免了交叉感染。结论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减少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的发生率,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保护医务人员,提高安全性。

  • 标签: 密闭式吸痰 重症医学科 机械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脱机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33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3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机械通气,对照组通过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选择中西结合治疗方案治疗,对两组治疗的脱机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脱机有效率为96.97%(32/33),对照组脱机有效率为66.67%(22/33),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6%(2/33),对照组为24.24%(8/33),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重症肺炎患者选择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机械通气的脱机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缩短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镇静镇痛护理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3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以随机抽签法,把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的镇静镇痛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械通气时间、麻醉使用剂量以及治疗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呈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镇静镇痛护理,能够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优化了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获得了广大患者的高度认可。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患者 镇静镇痛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模块化护理在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2例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6例,将实施常规护理患者纳入对照组,将采用模块化护理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aO2、PaCO2改善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模块化护理 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8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血气指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细节护理 神经外科 机械通气 血气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锻炼对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8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的90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基础护理干预患者45例为对照组,接受基础护理联合早期锻炼护理45例患者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谵妄首发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肌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实施早期锻炼,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肢体功能及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恢复,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重症肺炎机械通气 早期锻炼 谵妄 机械通气时间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5月接收治疗80例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以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作两组,各组40例。其中,甲组患者采取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乙组患者采取贯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甲组;乙组患者预后效果明显优于甲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机械通气,不仅可以缩短对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及住院时间,还能改善预后,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序贯机械通气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