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是孕妇常见的一种严重妊娠并发症,其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和全身器官功能损害。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不仅对孕妇本身健康构成威胁,还会增加胎儿和新生儿的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母婴死亡。目前,对于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低分子肝素联合拉贝洛尔,作为一种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案,逐渐受到重视。低分子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抗炎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能够改善孕妇的血液循环,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和炎症反应,降低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而拉贝洛尔则具有抗高血压作用,能够通过降低孕妇血压,改善子痫前期症状,进一步减少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风险。

  • 标签: [] 低分子肝素 拉贝洛尔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使用低分子量肝素和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对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20.1至2021.2收治的112例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56例,常规治疗)和治疗组(56例,常规治疗+低分子量肝素和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和不良妊娠结局。结果:治疗组的DBP、SBP均比对照组低,且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在治疗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血压水平,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 标签: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肝素 阿司匹林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及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及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延长孕周时间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高于对照组,血浆黏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丹参及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延长孕周,降低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川芎嗪注射液 西药 重度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铁蛋白(SF)在新生儿发型败血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承德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新生儿发型败血症109例,根据SF水平分为铁蛋白正常组54例(SF < 200 ng/ml)和铁蛋白升高组55例(SF ≥ 200 ng/ml),比较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性别、发病日龄、孕母年龄、是否胎心异常或窒息、孕母晚期是否贫血、足月/早产、分娩方式、是否胎膜破),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型败血症中铁蛋白升高的危险因素,绘制CRP和PCT预测铁蛋白水平的ROC曲线,比较两组新生儿的炎性指标变化及其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新生儿性别、胎心异常或窒息、孕母晚期有无贫血、发病日龄、孕母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而分娩方式(χ2 = 13.799、P < 0.001)、足月/早产(χ2 = 10.717、P = 0.001)以及胎膜破(χ2 = 10.639、P = 0.001)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铁蛋白正常组新生儿CRP[(5.43 ± 4.75)mg/L]和PCT[(5.85 ± 3.56)ng/ml]水平低于铁蛋白升高组[CRP:(13.79 ± 4.36)mg/L、PCT:(13.58 ± 7.4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890、P = 0.006,t = 2.158、P = 0.03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顺产(OR = 5.16、P = 0.032)、胎膜破(OR = 0.195、P = 0.038)以及足月(OR = 4.104、P = 0.041)均为发型败血症患儿铁蛋白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CRP和PCT预测铁蛋白升高的ROC曲线显示:CRP最佳诊断分界点> 10.4 mg/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0%和87.6%,PCT最佳诊断分界点> 5.54 ng/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3.5%和62.6%。结论顺产、胎膜破和足月均为发型败血症患儿铁蛋白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铁蛋白升高可作为炎性指标辅助诊断发型败血症。

  • 标签: 新生儿 早发型败血症 铁蛋白 炎性蛋白
  • 简介:摘要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septicemia)是指细菌或真菌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新生儿败血症早期症状常不典型,无特异性,易被漏诊和误诊。本文主要阐述联合检测脐带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CT)和白介素6(IL-6)对诊断新生儿发型败血症的意义,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 标签: 新生儿败血症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期待治疗中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母儿结局。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妇产科2013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确诊的163例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合并有FGR的作为A组(71例),没有合并FGR的作为B组(92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等指标。结果A组分娩妊娠周、剖宫产率及肺透明膜病发生率明显优于B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B组围生儿出生体重、儿科住院时间、死亡情况、贫血发生率均明显优于A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C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D、E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期待治疗不会增加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FGR患者的孕产妇并发症。而合并FGR的新生儿围生儿死亡率显著增高,但接受期待治疗以后经延长孕周能有效改善围生儿的结局。

  • 标签: 期待治疗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规范化护理和胎心监护在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中的价值。方法 抽取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6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各有30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规范化护理+胎心监护,对两组不同的护理西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胎心监护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 简介:周末,我把头发做了一些改变,照照镜子感觉还不错。周一上午,我带着一份欣喜去幼儿园.心里想着宝贝们看到我会有什么反应。

  • 标签: 发型 幼儿园 反应 宝贝
  • 简介:来自美国犹他州、今年7岁的小姑娘杰妮莎目前被诊断出患有脱发症,他的母亲丹妮埃拉表示这种病症没有办法治疗。虽然不幸患病,小姑娘却十分的乐观开朗。在最近的学校发型大比拼的当天,杰妮莎的母亲为她打造了独特的头部造型,她的头部被贴满了酷炫的贴纸花纹。

  • 标签: 发型 犹他州 姑娘 母亲 头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口服丽珠肠乐并增加哺乳次数对发型母乳性黄疸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符合母乳喂养的正常足月儿100例(月子区)进行分组研究,采用数字随机将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常规哺乳,观察组早期口服丽珠肠乐并增加哺乳次数。结果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2.00%(1/50),低于对照组的12.00%(6/50),两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达到高峰时血清胆红素浓度为(177.3±2.0)μmol/L,低于对照组的(181.6±2.4)μmol/L,两数据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早期口服丽珠肠乐并增加哺乳次数可有效预防发型母乳性黄疸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早发型母乳性黄疸 丽珠肠乐 哺乳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新突变致发型痴呆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影像学特点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对1例2019年9月26日就诊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表现为额颞叶痴呆样症候群的发型痴呆患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征采集,并对先证者进行人类全外显子测序,对家系成员进行一代验证。结果先证者为49岁女性,临床表现为性格改变、精神行为异常、记忆力下降、共济失调、癫痫发作。基因检测发现先证者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第154位密码子发生p.R52C纯合突变,家系中4名成员为杂合携带者,1名有类似临床表现者已故,无法检测。先证者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双侧额颞叶萎缩、双侧白质高信号、胼胝体变薄,双手、足部平片未发现有骨囊变改变。结论患者表型为额颞叶痴呆样痴呆、癫痫,不伴有骨囊变,基因检测显示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纯合突变。该突变很可能为致病突变。对发型痴呆,尤其当伴有癫痫发作、共济失调不典型表现时,应进行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基因检测。

  • 标签: 痴呆 突变 系谱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 额颞叶痴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患病时间及终止妊娠时机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并分组。分析各组病人并发症及围生儿病死率。结果3组间围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病时间的早晚与围生儿生长受限和窘迫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大小呈正相关。结论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病时间的早晚与围生儿生长受限和窘迫发生率,围生儿死亡率及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大小呈正相关,终止妊娠时间对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影响不大,但随孕龄越少,新生儿窒息率和病死率将增加。

  • 标签: 发病孕龄重症子痫前期终止妊娠时机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围生期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在2014年1月-2016年2月期间确诊的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0例,均经血培养检查证实为B族链球菌败血症,对所有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本组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的围生期临床特征进行回顾分析,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情况、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本组10例发型新生儿B族链球菌败血症患儿临床表现情况为8例患儿以呻吟为首发表现,另2例患儿因娩出后48h内有发热且拒乳症状入院。患儿实验室检查情况为白细胞计数在1.2×109/L~11.3×109/L范围内,CPR最高检出值为149.0mg/L,PCT检出值均>0.5ng/ml,8例患儿检出值>10.0ng/ml,入院后72h内下降至正常值。患儿治疗转归情况为患儿根据实际情况用青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之上用500.0mg/kg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支持治疗,联用3d~5d,3例全身症状严重患者用血浆支持治疗。所有患儿经治疗后2d~3d内病情均明显好转,疗程在15d~39d范围内,平均治疗疗程为(22.3±1.6)d。结论临床应高度警惕早期有严重呼吸系统症状,白细胞计数异常下降,以及PCT异常患儿发型B族链球菌败血症的感染风险,早期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以降低发型B组链球菌败血症病死率以及后遗症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B族链球菌 败血症 围生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IGF)联合子宫动脉搏动指数预测发型子痫前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嘉兴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发型子痫前期患者69例为观察组,其中轻度组37例、重度组32例;另选择该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健康孕妇58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浆PIGF和子宫动脉指数变化,不同病情程度血浆PIGF和子宫动脉指数变化,及PIGF联合子宫动脉指数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血浆PIGF水平[(1.29±0.25)μg/L]低于对照组[(1.70±0.34)μg/L](t=7.816,P<0.05)。观察组PI(1.48±0.31)、RI(0.83±0.12)和S/D(2.97±0.65)均高于对照组[(0.91±0.18)、(0.58±0.09)和(1.71±0.53)](t=12.357、13.071、11.823,均P<0.05)。重度组血浆PIGF水平[(1.13±0.27)μg/L]低于轻度组[(1.45±0.23)μg/L](t=5.317,P<0.05)。重度组PI(1.71±0.36)、RI(0.97±0.14)和S/D(3.45±0.71)均高于轻度组[(1.16±0.24)、(0.72±0.10)和(2.43±0.57)](t=7.556、8.618、6.616,均P<0.05)。PIGF联合子宫搏动指数诊断发型子痫前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PIGF与子宫搏动指数。结论PIGF联合子宫搏动指数可预测发型子痫前期病情,且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子痫 胎盘 子宫动脉 搏动血流 血管阻力 敏感性与特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介素-27(IL-27)、白介素-6(IL-6)在发型新生儿败血症(EON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至2016年12月入住南京儿童医院滁州分院的新生儿病例,按照EONS的诊断标准及是否发生感染,将患儿分为败血症组(32例)、一般感染组(20例)和非感染组(20例),分别收集各组患儿出生第一天和败血症组出生第七天的血液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IL-27、IL-6水平。结果败血症组患儿出生第一天的血清IL-27、IL-6水平高于一般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患儿出生第七天血清IL-27、IL-6水平较出生第一天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血清IL-27、IL-6水平在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白介素-27 白介素-6 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期待治疗的妊娠结局。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组30例合并胎儿生长受限,B组30例未合并胎儿生长受限,回顾分析两组妊娠期妇女妊娠结局。结果A组和B组孕产妇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率和终止妊娠时间较B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围生儿不良结局高于B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合并胎儿生长受限采取期待治疗,不会增加妊娠期妇女结局,并能够提高围生儿妊娠结局。

  • 标签: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胎儿生长受限 期待治疗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后首日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水平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发型败血症(early onset sepsis,EOS)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并入住新生儿科的胎龄<34周、出生体重<1 500 g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ALB水平分为高ALB组、中ALB组、低ALB组;根据最终诊断分为EOS组和非EOS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围产期情况、不同ALB组间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以及ALB水平与EOS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ALB对EOS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83例,EOS组36例,非EOS组147例;高ALB组62例,中ALB组87例,低ALB组34例。EOS组母亲羊膜腔感染发生率高于非EOS组(33.3%比6.8%,P<0.001)。低ALB组患儿CRP、PCT水平高于中、高ALB组,中ALB组CRP、PCT水平高于高AL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OS组ALB水平低于非EOS组[24.9(24.0,28.5)g/L比29.5(27.4,31.2)g/L],低蛋白血症比例高于非EOS组(52.8%比1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ALB组EOS发生率高于中ALB组(55.9%比16.1%),中ALB组EOS发生率高于高ALB组(16.1%比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ALB预测EO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5,当临界值为27.0 g/L,敏感度为69.4%,特异度为79.6%。结论孕母羊膜腔感染、生后首日ALB<27.0 g/L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生EOS的风险更高。

  • 标签: 血清白蛋白 婴儿,极低出生体重 早发型败血症 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