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任何一个家庭都有自己建立、发展、解体消亡的过程,这就是家庭的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实际上是由于家庭中人口数量的变化引起的,而生育死亡的变化直接导致了家庭中人口数量的变化。

  • 标签: 家庭生命周期 生育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支链氨基酸(BCAA)对肝细胞癌(HCC)治疗后患者死亡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搜索关于口服BCAA对HCC患者死亡影响的临床对照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自建库至2019年12月30日。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一名研究者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研究,1 179例患者。总体结果显示,HCC治疗后口服BCAA对1年死亡无明显影响(RR=0.85,95%CI:0.68~1.06,P=0.16),3年死亡明显低于对照组(RR=0.73,95%CI:0.61~0.88,P=0.000 7),5年死亡也明显降低(RR=0.57,95%CI:0.34~0.96,P=0.03)。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射频消融(RFA)术患者,BCAA组与对照组相比,1年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6,95%CI:0.14~6.5,P=0.97),而3年死亡明显降低(RR=0.59,95%CI:0.43~0.81,P=0.001);对于肝切除术患者,两组在1、3年死亡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0.90,95%CI:0.44~1.88,P=0.79;RR=0.97,95%CI:0.71~1.33,P=0.85)。另外,对于白蛋白水平,在不考虑HCC治疗方式的情况下,补充BCAA可提高白蛋白水平(SD=0.45,95%CI:0.29~0.90;P=0.000 1),但对肝切除术患者无明显影响(SD=0,95%CI:-0.41~0.41,P=0.99)。结论补充BCAA可能改善HCC患者肝脏储备功能及远期预后,该作用与手术方式有关,BCAA可降低RFA术后患者远期死亡,但对肝切除术患者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氨基酸类,支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死亡率 荟萃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患者在ICU护理干预下的死亡情况。方法: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随机拣选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护理性质将其分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的5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取ICU综合护理干预的5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死亡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研究组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后总死亡为5.5%,低于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后的死亡21.8%,研究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为10.9%,低于对照组25.5%,P<0.05.结论: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患者在采取ICU护理干预后能有效控制死亡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 死亡率 ICU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lowbodyweightinfant,VLBW)临床表现和死亡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改善儿童健康和生存质量。促进均衡的人口动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的要求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死亡诊断和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和评价,弃女婴归类为意外死亡。结果(1)20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早期新生儿死亡(ENMR)、新生儿死亡(NMR)、婴儿死亡(IMR),5岁以下儿童死亡(U5MR)呈下降趋势,但近年出现平台(瓶颈)期。(2)死亡构成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69.35%,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56.07%,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81.97%,20年间这种结构无明显变化。(3)第一位死亡原因新生儿死亡为出生窒息、肺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均为肺炎。(4)各年龄段前5位死因由感染、出生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腹泻与破伤风引起。结论死亡下降缓慢及导致儿童死亡原因持续存在,出生窒息、肺炎是新生儿期第一位死亡原因,20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龄趋向小龄化,扭转新生儿死亡尤其早期新生儿死亡是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完善儿童保健相关措施,达到降低儿童死亡的目的。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弥勒市5岁以下死亡儿童。将1998年-2007年实施儿童保健措施改善前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将2008年-2017年实施儿童保健措施改善后的儿童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儿童的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的活产数为54274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为1257例,死亡2.32%,研究组的活产数为61529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为707例,死亡1.15%,研究组的死亡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儿童保健知识的深入宣传,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妇幼保健三级网络的建设,做好孕产妇系统的管理工作,预防儿童意外事故的发生,能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增加其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死亡原因 儿童保健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各类死因在一定时期对居民生命威胁的程度。方法对主要死因别进行死因顺位、死亡变化Cox-Stuart显著性检验和对总标化死亡下降贡献百分比的性别差异分析。结果吴中区城区男女性居民死亡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前五位死因别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病、损伤和中毒、心脏病,其死亡男性高于女性;心脏病死亡变化对总死亡男女呈负贡献;死亡变化对总死亡呈正贡献百分比的消化系病和精神病均男性小于女性,损伤中毒以女性小于男性;死亡变化对总死亡呈负贡献百分比的神经系病和内分泌系病均女性大于男性。结论今后要重点加强全人群恶性肿瘤、心脏病的防治,在加强对男性前五位死因防治的同时,要关注消化系病、精神病对男性和神经系病、内分泌系病及损伤中毒对女性的潜在威胁。

  • 标签:
  • 简介:已经有文献报道口腔健康、剩余牙数和死亡之间的关联。但老年全口或部分缺牙患者接受种植牙治疗后死亡情况的相关知识依lEt缺乏。研究目的:该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全12I或部分缺牙老年患者(80岁以上)接受种植牙治疗后的死亡。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226位在1986—2003年间接受种植治疗时平均年龄83岁的老年患者。共285个牙弓,植入1384颗Branemark种植系统(NobelBiocare)。样本分成两个亚组108位全口及158位部分缺牙患者。接受种植牙手术时同时收集了患者各自的预期剩余寿命。对10年后两个亚组的累及存活(CSR)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其与普通同龄人群预期累积存活进行比较。结果:10年随访显示相比于全口无牙颌患者.部分缺牙患者的死亡(P〈0.05)明显减小(10.4%)。与普通同龄人群相比,种植修复组老年患者累积生存死亡明显下降。在一期手术时健康与不健康人群之间及有与无失败植牙史的人群之间的死亡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过10年的随访显示老年患者中部分缺牙组死亡较全口无牙颌组明显偏低。相比于在植牙手术时同年龄同性别的普通人群,种植修复组死亡明显降低。死亡的降低并非是因为接受了种植手术,而是因接受种植手术的患者相较于一般人群更加健康积极。

  • 标签: 老年患者 种植治疗 死亡率 无牙颌 缺牙 BRANEMARK种植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截至8月2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205例,死亡37例。有的病人从发病到死亡,不到10个小时。四川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缘何死亡偏高?新华社记者8月3日独家采访卫生部派驻四川的国家临床专家组组长陈志海。

  • 标签: 猪链球菌病 四川省 死亡率 感染 偏高 专家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死亡的原因影响因素,前瞻性研究渗透式健康教育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死亡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维持透析患者常见死亡影响因素及年死亡,从2013年开始给予渗透式健康教育,分析接受渗透式健康教育对患者年死亡的影响。结果2012年﹑2013年及2014年的年死亡分别为17.00%﹑13.79%及8.33%,经医学统计学检验,渗透式健康教育对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因素复杂,给予渗透式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透析患者死亡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渗透式健康教育 死亡率 死亡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背景及临床问题大量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前期针对心血管并发症风险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两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EMPA-REGOUTCOME和CANVAS)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glucosetransporters2,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和坎格列净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

  • 标签: 心血管 真实世界 抑制剂 SGLT-2 患病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胸痛缓解死亡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本院进行救治的68名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4人。对照组患者入院时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入院前进行急救护理。观察入院后两组患者的胸痛缓解情况和死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胸痛缓解(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1.18%)(P

  • 标签: 院前急救护理 心绞痛患者 胸痛缓解 死亡率
  • 简介:目的探讨营养风险筛查对结直肠癌手术死亡和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福建省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行择期开腹手术的289例结直肠癌患者.分别按照Reilly营养风险评分(ReillyNRS)和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的营养风险评分(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结果289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为3.5%(10/289),术后并发症发生为29.4%(82/279).按ReillyNRS评分,营养风险组(≥4分,89例)和无营养风险组(<4分,200例)的围手术期死亡分别为5.6%(5/89)和2.5%(5/200)(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分别为36.1%(31/83)和26.5%(51/196)(P>0.05).按NRS-2002评分,营养风险组(≥3分,105例)和无营养风险组(<3分,184例)的围手术期死亡分别为5.7%(6/105)和2.2%(4/184)(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分别为38.4%(38/99)和24.4%(44/180)(P<0.05).经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证实,NRS-2002评分是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3.14,95%CI:1.63~6.29).结论NRS-2002评分作为一种术前营养风险筛查方法,可有效预测结直肠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营养风险评估 术后并发症 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