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LC-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含量,并研究灌胃给药熊胆粉提取物后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行为。方法血浆样品采用甲醇、乙酸乙酯和甲酸(50∶50∶1)混合溶剂处理,以双氯芬酸作为内标,色谱柱为WatersAtlantisT3C18色谱柱(150mm×2.0mm,5μm),流动相为水(含1mmol·L-1醋酸铵和0.01%甲酸)-甲醇(76∶24),等度洗脱,流速为0.2mL·min-1,岛津LC-MS2020质谱单四极杆检测器,负离子模式。大鼠灌胃100mg·kg-1的熊胆粉提取物,LC-MS法测定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血药浓度,并采用DAS2.0软件计算药物代谢动力参数。结果方法学实验结果表明内源性杂质不干扰熊去氧胆酸、鹅去氧胆酸和内标的测定,线性范围0.078~10.0μg·mL-1,定量限为0.078μg·mL-1。方法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和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适合大鼠血浆中2种胆酸浓度的测定,可以应用该方法进行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的药物代谢动力研究。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灵敏、专属性强,方法学考证符合生物样品测定的要求并成功用于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研究。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鹅去氧胆酸 熊胆粉 大鼠血浆 LC-MS 药物代谢动力学
  • 简介:目的探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联合不同麻醉剂对剖宫产产妇麻醉质量与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12月河北省优抚医院收治的12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的临床资料,均行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2例,分别泵入盐酸麻黄碱、去氧腺上腺素和不泵升压药物。比较3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血气指标、不良反应。结果①麻醉效果:麻黄碱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平面时间、持续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阻滞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流动力:麻醉2min、5min、8min、切皮时、子宫切开时,麻黄碱组平均动脉压[(80.23±4.76、73.60±3.29、76.42±3.54、74.31±3.18、75.08±3.42)mmHg]均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84.36±4.48、77.21±4.13、81.35±4.68、83.09±4.51、85.13±4.24)mmHg];心率[(103.25±7.13、101.46±6.24、93.28±5.16、99.31±6.04、98.16±5.73)次/min]快于去氧肾上腺素组[(90.36±5.21、87.42±5.09、79.06±4.63、81.23±4.80、80.35±4.32)次/min];左心排量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气指标:麻黄碱组脐动脉、脐静脉血的二氧化碳分压[(66.25±12.43、49.78±7.76)mmHg]、乳酸浓度[(4.18±1.85、3.09±1.27)mmol/L]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57.34±7.18、45.63±4.93)mmHg]、[(2.41±0.69、1.81±0.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良反应:麻黄碱组术中低血压、高血压及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47.62%、19.05%)均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2.38%、9.52%、2.38%)(P〈0.05)。结论联合应用麻黄碱与去氧肾上腺素均能保证剖宫产术麻醉质量,但去氧肾上腺素更有利于产妇的血流动力稳定。

  • 标签: 剖宫产 麻黄碱 去氧肾上腺素 麻醉质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两种气体,氮气和氧气,以压倒优势的状态主导着地球的大气圈。氮气是原生的,而且其存在和丰度不是生物过程所驱动的;相反,氧气是生物通过水的氧化作用而连续产生的,这个氧化作用得到了太阳光的能量驱动。氧气,一种对动物生命进化最为关键的气体,是如何变成大气圈中丰度第2的气体?问题并非以前所设想的那么简单;为了了解大气圈氧化的时间进程,我们不但要知道氧气是什么时候而且是如何第1次出现的,而且还要知道氧气是如何在大气圈中保持一个高浓度的。可以肯定的2个事实是:地球最早期的大气圈是缺乏氧气的,而今天的大气圈则为21%的氧气所组成。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大多数古代大气圈氧气水平的地质标志,只是意味着存在与缺乏,而且发生在以下2个时间点的大多数事件是高度不肯定的;但是,一系列地质证据已经表明,大气圈氧气含量水平上升的时间进程发生在2个时间点上:(1)一个从缺氧的到含氧的大气圈的转变,大致发生在2.0-2.5Ga期间,这个转变就是著名的巨型氧化作用事件(GOE);(2)发生在前寒武纪—寒武纪过渡时期的大约540-850Ma的第2次巨型氧化作用事件(GOE-Ⅱ),被进一步命名为新元古代氧化作用事件(NOE)。GOE与NOE,就得出了地球大气圈氧气含量水平上升三段式的盛行图像。随着研究的深入,得到了以下重要认识:如果说大气圈氧气含量的总体增加,从太古宙微不足道的水平增加到今天21%,是由于氧气生产作用增强的结果而代表了一个复杂的地球生物学过程的话,那么,这个过程则发生在随着侵蚀作用与沉积作用相对于火山活动而变得更加重要的状况下,更进一步讲,叠加在这个总体趋势下的则是一系列的阶梯式的氧气含量水平上升,这与超大陆聚合作用之后异常高的沉积作用周期是相联系的,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大气圈

  • 标签: 时间进程 氧气含量水平上升 大气圈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在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术的手术过程中,全麻与局部浸润麻醉的联合麻醉效果,研究其对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流动力的作用。方法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了78例的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术患者,对比在不同的麻醉模式下,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流动力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联合麻醉模式的试验组,其不同时间点的血流动力指标MAP及HR及心率变异率指标LFnu、HFnu、LF/HF、TP均显著优于单纯全身麻醉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介入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术后并发症预防及发生过程中,在行胆囊腹腔镜切除术的手术过程中,全麻与局部浸润麻醉的联合麻醉效果较为理想,避免过度影响患者心率变异性和血流动力相关指标,应广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全身麻醉 局部浸润麻醉 血流动力学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目的观察奥曲肽联合普萘洛尔对原发性肝癌(PLC)并发门脉高压(PHT)患者相关静脉血流量和门静脉血流动力指标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84例PLC并发PH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奥曲肽和普萘洛尔,给予对照组普萘洛尔治疗,3天后观察脾静脉、门静脉、肝静脉血流量和门静脉血管内径、平均血流速度(TAV)、血流量(BF)1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门静脉血流量为(712.55±83.76)ml/min,显著低于对照组【(826.53±106.92)ml/min,P〈0.05】,脾静脉血流量为(273.45±43.17)ml/min,显著低于对照组【(332.31±53.93)ml/min,P〈0.05】,肝静脉血流量为(1232.17±792.63)ml/min,与对照组【(1195.65±801.37)ml/min,P〉0.05】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门静脉直径为(10.88±0.31)mm,显著小于对照组【(11.48±0.59)mm,P〈0.05】,PVP为(2.36±0.64)kPa,显著低于对照组【(2.89±0.66)kPa,P〈0.05】,TAV为(14.93±2.56)cm/s,显著快于对照组【(13.75±2.35)cm/s,P〈0.05】。结论奥曲肽和普萘洛尔联合应用能更好地控制PLC并发PHT患者的门静脉高压症。

  • 标签: 肝癌 门静脉高压症 奥曲肽 普萘洛尔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体液预扩容联合预注小计量血管活性药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血流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产妇90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产妇麻醉后泵注使用麻黄碱,B组产妇使用去氧肾上腺素,C组产妇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观察患者不同时间点心率(HR)、心输出量(CO)以及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三组产妇不同时间点各项指标存在显著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产妇在麻醉时应用胶体液预扩容联合小剂量血管活性药有利于血流动力的稳定,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 标签: 胶体液 小计量血管活性药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目的:根据下尿路症状(lowerurinarytractsymptoms,LUTS)/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探讨患者临床及尿动力特点。方法:2004年10月至2013年8月,笔者分析了2039例患者接受尿动力检查的LUTS/BPH患者。根据前列腺体积大小将患者分为3组:轻度增生(≤30ml)组、中度增生(31~80ml)组和重度增生(≥81ml)组。

  • 标签: 下尿路症状 尿动力学 良性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体积 膀胱出口梗阻 PROSTATI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血流动力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右美托咪定预处理组(DP组)缺血前30min泵注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后处理组(DH组)再灌注即刻泵注右美托咪定30min。再灌注120min时,取血样,测定血清MDA含量、SOD活性,GSH-Px活性、TNF-α及IL-1β含量。结果与S组相比,IR组缺血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P<0.05),DP组在预处理后心率明显下降。再灌注120min时,DP组、DH组平均动脉压高于I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氧化应激参数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相似。与S组比较,各组MDA、IL-1β、TNF-α明显上升,SOD及GSH-Px明显下降(P<0.05);与IR组比较,DP组及DH组的变化趋势有所延缓。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及后处理均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与抗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心肌缺血再灌注 氧化应激
  • 简介:目的:对接受紫杉醇联合顺铂3周方案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药代动力差异进行研究,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紫杉醇关键药代动力参数Tc〉0.05(血浓度0.05μM以上时间)与临床毒性的相关性,为紫杉醇的治疗药物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纳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紫杉醇化疗后(24±6)h的血药浓度,采用群体药物动力模型计算出Tc〉0.05值,同时观察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按照NCI-CTCv4.0毒副反应评价标准进行分级、结果:全组16例患者共进行32次化疗,有效周期29次(可测算出Tc〉0.05),共发生不良反应25例次,包括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无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者。将患者按照紫杉醇在体内暴露情况分为两组:正常暴露组和高暴露组。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在两组中存在显著差异(P=0.003),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483)。对两组Ⅲ度以上骨髓抑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发现两组间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结论:通过测算紫杉醇Tc〉0.05值可以了解紫杉醇在患者体内的暴露情况,从而判断患者发生骨髓抑制的风险。但由于本研究中样本量有限,尚需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上述结论。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 药代动力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中采取左西孟旦干预的效果,并且研究HIF-1α活化水平以及血流动力的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48例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抽签法分为两组,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采取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左西孟旦,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SV(45.21±3.87)、CI(2.64±0.20)、CO(4.68±0.34)、LVEF(49.37±3.27)、NTpro-BNP水平(900.24±100.35)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SV(36.24±3.66)、CI(1.97±0.30)、CO(3.54±0.21)、LVEF(38.27±4.01)、NTpro-BNP水平(1352.54±253.47),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应用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左西孟旦可以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与体征,缓解患者心肌功能,提升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广泛研究的价值。

  • 标签: 左西孟旦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 冠心病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HIF-1&alpha 活化水平
  • 简介:摘要模态通信体系在进行通信时,因不同模式通信体系在接口类型、通信协议方面的差别,导致通信质量和通信效率下降。为解决这个问题,可采取一化融合设计思路。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多模态通信体系 一体化设计
  • 简介:多媒体网络教学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在对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包括单纯多媒体网络教学带来的师生互动性差及情感投入的缺失,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参差不齐带来多媒体网络教学流于形式,以及区际或区内高校之间多媒体网络资源的无序竞争与重复建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三点建议,具体为:鼓励注重师生双向互动和情感因素融入的综合型课堂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师进行系统性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升多媒体课件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呼吁中央或地方探索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机制,推动体系化建设.

  • 标签: 多媒体网络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改革
  • 简介: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不仅指系统在初末两个时刻的总动量相等,而且指系统在整个过程中任意两个时刻的总动量相等.

  • 标签: 动量 守恒 速度
  • 简介:微网的经济、稳定运行依靠能量协调系统,微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靠微网运行决策支持系统来保证。微网运行一旦发生故障,要求系统能够快速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恢复,避免因故障问题给微网运行带来重大损失。结合微网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智能技术的微网运行决策支持系统功能框架,并借助JADE平台搭建决策支持系统软件框架。它能够在微网正常运行状态时,决策出微网的经济运行方式,并给出经济评估报告;在微网发生故障时,设计的结合专家系统的故障诊断智能体能够准确、快速进行故障诊断和分析,故障恢复智能则实现故障快速恢复;最后以算例形式验证了微网运行决策支持系统中故障诊断智能的功能。

  • 标签: 微网 决策支持系统 故障诊断 多智能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鼻喉动力系统及耳内窥镜在儿童腺样切除中的疗效及与传统腺样刮除术相比的优点。方法以我科在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36例腺样肥大儿童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经口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研究组儿童在耳内窥镜直视下采用耳鼻喉动力系统行腺样吸切术,对照组儿童行经口径路腺样刮除术。术后对36例儿童进行随访,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儿童18例,治愈10例,有效8例,总体有效率100%;对照组儿童18例,治愈8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体有效率72.2%。两组比较,总体差异显著。结论耳内窥镜联合耳鼻喉动力系统在治疗儿童腺样肥大手术中较传统方法有明显的优势,手术操作在耳内窥镜直视下进行,视野清楚,开阔,有效防止了鼻腔以及鼻咽部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耳内窥镜 耳鼻喉动力系统 腺样体切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轴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普通解剖钢板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中治疗效果,比较两种钢板生物力学优劣。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剖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轴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给予普通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后进行12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K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强度,分析比较两种内固定方式生物力学优劣。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6月、12月K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膝关节强度检查,研究组患者术后胫骨平台塌陷发生率3.13%显著低于对照组21.8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轴锁定钢板内固定坚强,生物力学特性优于普通解剖钢板。结论轴锁定钢板内固定生物力学特性优于普通解剖钢板,在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治疗中具有更理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多轴锁定钢板 普通解剖干板 生物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