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法医护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世纪,但到1995年才发展成独立学科。教育内容包括证据确认、衣物处理方法、收集微观证据、记录文件和证据保存方法。法医护士就法医学相关的临床技能、咨询服务、科研方向提供新标准,SANE同样是法医护士一个重要的实践和研究领域。法医护理学科的发展产生最重要的影响是鉴定行凶者和为暴力受害者提供恰当的治疗,以达到指证行凶者和保存证据的目的。随着社会暴力现象逐年增加,医疗工作者面对更多的面对暴力受害者和行凶者。法医护理学的发展不仅有利于维护患者权益,同时有利于案件审理过程。

  • 标签: 证据收集 法医护理学 SANE 暴力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健康护理需求的不断增长,国际护士荒现象的日益严重,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高水平的外语能力。但目前中国护理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护理专业英语水平普遍不理想。笔者凭借多年的护理英语教学经验,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医学英语术语构词法、情景教学法,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且深受学生欢迎的护理英语教学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并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护理英语 教学法 多媒体 构词法 情景教学
  • 简介:摘要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门,也是医院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导医护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对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声誉有着重要影响。

  • 标签: 门诊护士 患者 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简介骨结核疾病以及症状,分析骨结核发病的原因,通过部分病例研究分析总结如何采取用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来预防及治疗骨结核,从骨结核患者的心理角度入手,积极排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从而有利于治疗骨结核的工作可以行之有效的展开。

  • 标签: 骨结核 中医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中医肿瘤内科对42例肺癌患者行化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经中医护理干预均全部顺利完成所有疗程化疗。结论运用中医理论对肺癌化疗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符合我国的国情,病人易于接受,能够有效控制化疗的不良反应,临床中取得较好的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 标签: 肺癌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施治,辩证施护,辩证施膳对于消渴患者的临床效果,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消渴病患者的死亡率。方法以2014年3月—10月就诊的50例患者为例,经监测早中晚三餐前、三餐后及睡觉前血糖,值均高于正常值,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辨证施护一组2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辩证施护;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针对两组消渴患者,实行不同的护理方式,辩证施护组好转率为88%,无效率12%,并发症率4%,对照组好转率为72%,无效率28%,并发症率16%,辩证施护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护理组(P<0.05)。结论根据消渴患者证型的不同,导致的临床症状而不同,进行中医辨证施护应用于消渴患者的护理有明显的优势,能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消渴病 辩证施护 中医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临床治疗中采取中医护理作用效果。方法:以 2017年 4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 7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两组药物治疗方式一致,对照组以一般护理干预,试验组加入中医护理,分析两组疗效以及皮疹 /疱疹、热程、痊愈时间。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0.0%、 94.3%,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0.05);试验组患儿热程等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小儿手足口病为临床常见疾病,治疗过程中加入中医护理而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 ]手足口病 中医护理 皮疹 /疱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中医护理改进高血压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减轻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死亡离,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高血压 心理护理 并发症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医疗和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系统,服务对象虽然都是病人,但工作重点则有不同。因此,本文以我个人观点来浅谈正确处理医护关系的方法。目的是通过此番沟通达到医护更好的配合为病人获得最好的医疗效果。

  • 标签: 医护关系 处理 观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内心体验,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医护人员作为社会上的一种角色,时常可能有不顺心、不愉快的时候,势必影响医护人员的情绪,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的情绪变化,对患者及家属有直接地感染作用[1].其情绪变化不是个人行为,要求医护人员心境不佳时要随时加以调节,以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面对医疗护理工作.作者通过对多年临床工作中如何改善不佳心境的应对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如下.

  • 标签: 情绪 调节 医护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