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冬春季节保育猪群的各种健康问题普遍增多,严重影响猪场的效益。各种健康问题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断奶应激、各种母源抗体消减、生产管理水平较差、日粮问题、天气寒冷和常见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和2型圆环病毒等)的持续感染等。以上各种因素相互作用造成保育猪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下降,

  • 标签: 常见疾病 冬春季节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群 保育 2型圆环病毒
  • 简介:分析红松生长过程中从树液流动到冬眠的物候变化规律,为研究红松果林丰产稳产技术措施提供条件.

  • 标签: 红松 物候 变化规律
  • 简介:本文分析了种性变化的现象及原因,结合我场的生产实际,提出了维持品种性状的对策。对原原种的繁育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家蚕 种性 现象 原因 对策
  • 简介:我国农业具有人口多、资源压力大、地域类型复杂、各地气候差异明显等特点,这使我国农业成为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温度、降水、二氧化碳浓度、极端气候事件等因素直接影响粮食生产,在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季节对粮食生产有不同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地表温度的上升会增加农作物的呼吸消耗,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导致作物籽粒灌浆不充分。

  • 标签: 气候变化影响 粮食安全 二氧化碳浓度 极端气候事件 全球气候变暖 粮食生产
  • 简介:本文详细分析了沙棘叶中黄酮类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不同品种、产地和采摘时间对沙棘叶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并呈规律变化,此项研究的结果可为今后沙棘的选种、育种和适宜采摘时间的确定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沙棘叶 黄酮 含量 变化规律
  • 简介:本文应用水文站的泥沙资料,分析汀江河流输沙量的地区分布和年内、年际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并对形成这些规律及变化趋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汀江 输沙量 地区分布 年内年际变化
  • 简介:韩国经济从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开始复苏,近年来的经济增长率连续保持在4%左右。以汉城为中心的高级公寓价格攀升,让人仿佛有种日本泡沫经济时期的感觉。建筑许可面积1998年急剧下降到约5100万m^2,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支持下进行结构改革后得以重振,2002年恢复到超过1.1亿m^2的水平。近2年的住宅开工户数保持在46万多户。

  • 标签: 需求变化 韩国 林产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经济增长率 亚洲金融危机
  • 简介:据印度Mynews网站2008年3月20日报道:研究人员认为,热带林生长和物种组成的改变不能完全用全球森林环境变化来解释。亚马孙雨林的最新研究表明,大气二氧化碳的增加,以及养分沉积、温度、频繁干旱和光照等其他因素也会导致森林生产力和生物量的增加。

  • 标签: 热带林 森林 生产力 大气 二氧化碳 研究人员
  • 简介:据ITTO《国际热带木材市场报告》2009年6月第1期报道,圭亚那政府决心采取行动缓解气候变化,于6月8曰启动了一个名为“低碳发展战略”的项目,并在最近的一次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战略内容。该战略关键的内容是创造更多的低碳就业岗位和投资机会,继续努力避免毁林和森林退化,强化森林管理的开放和透明度,并为圭亚那的森林建立一个国际监测、报告和核实系统。

  • 标签: 气候变化 圭亚那 森林退化 新闻发布会 市场报告 热带木材
  • 简介:随着养鸡规模化的发展,鸡的饲养密度越来越大,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疾病很多。近年来混合感染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有时甚至多种病原混合感染,在临床上症状相似,难以鉴别,故又总称为呼吸道综合征。当前季节,全国各地,尤其是北方地区天气寒冷,鸡含很难解决保暖和通风的矛盾。加之天气变化反复无常,

  • 标签: 呼吸道症状 鉴别诊断 疾病流行 冬春季节 养鸡 呼吸道综合征
  • 简介:为探讨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养分含量在放牧强度季节调控下的响应规律,文中基于放牧强度季节调控试验设计,采用对比分析、灰色关联及回归建模分析方法,针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养分含量展开研究,得到结果如下。短期放牧对群落养分含量影响较小,导致放牧处理之间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但采用回归建模可获得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模型;春季放牧强度应该严格控制在适度放牧以下(0.96只羊/hm^2·a);当春季适度放牧,夏季放牧强度应该小于1.08只羊/hm^2·a,秋季应该适牧。当春季休牧,夏季可以是试验设计的任意放牧强度,但秋季放牧强度应该控制在1.08只羊/hm^2·a以内。

  • 标签: 荒漠草原 群落养分 季节调控 放牧强度 短花针茅
  • 简介:兴凯湖,位于黑龙江东部与俄罗斯交界,是我国边境地区最大的淡水湖,周边地区动植物资源丰富。近几年兴凯湖地区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工农业土地开发范围的扩大,对兴凯湖的水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着重介绍近几年来兴凯湖水质状态的变化情况,并做原因分析,以促进对兴凯湖水域的环境保护,保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兴凯湖 水质 资源保护与开发 可持续发展
  • 简介:以庞庄与夹河两矿区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调查情况,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两矿区20多年来农村居民点的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不同角度分析,阐述了其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分析了这种变化合理性,最后给出了矿区居民点搬迁一些建议,提出了矿区土地利用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 标签: 景观格局 农村居民点 矿区 景观生态学
  • 简介:病理剖检是鹅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对病理剖检过程中发现的病理变化,要作出疑似诊断.然后才能将一系列症状综合起来作出正确诊断。

  • 标签: 病理剖检变化 诊断 鹅病 病理变化
  • 简介:土壤养分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物质基础,不过土壤养分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影响的主要因素包括成土母质、成土过程、生物气候因素和施肥及农业利用方式,尤其是人类活动,对其含量产生直接的关系。本文通过对青河县16个沙棘地块的田间采样分析,以0~10cm、10~20cm、20~30cm、30~40cm土层及离树20cm、30cm、50cm为采样点,得出了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及垂直变化及水平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土壤pH在7.55~7.9范围内,呈微碱性;速效钾含量总体为中等水平,沙棘需钾量随土层及距树距离较稳定;速效磷含量比较低,且随土层加深而减少,而与离树距离远近关系不大,说明沙棘对磷需求不大;碱解氮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少,离树距离越远越少;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层由上而下基本呈上升趋势,而随距树距离增大而减少。

  • 标签: 沙棘 土壤养分 碱解氮 速效磷 速效钾 有机质
  • 简介:2009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提出,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也明确提出,新时期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今年11月28日,在罕见的连绵阴雨中,为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194个国家,700多个联合国、政府间、非政府组织,500多家媒体的1.5万名代表聚集南非德班,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

  • 标签: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林业工作会议 中央政治局 《京都议定书》 非政府组织 国务院副总理
  • 简介:以浙江省奉化市覆盖栽培的雷竹林为研究对象,运用定位研究方法揭示在相似气候和土壤质地条件下,不同覆盖年限下雷竹林土壤土壤钾素的养分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覆盖年限的林地土壤全钾和速效钾存在显著差异。试验林地全钾含量变幅是12.5~34.24g/kg,速效钾是37.55~492.34mg/kg,速效钾的变异十分显著而全钾相对较小。全钾含量在覆盖栽培10年之前逐步递增,速效钾含量在覆盖3次或超过6年后增加尤为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全钾含量在10年后又趋下降,速效钾含量在覆盖栽培8年后开始下降,全钾含量变化幅度小于速效钾主要是由于二者养分来源和利用状态不同所致,矿物态的难溶性和缓效钾是全钾主体,相对稳定,覆盖物料的残留分解释放引起速效钾养分增加显著。因而,从土壤肥力因子钾素养分来说,覆盖年限不宜超过10年,连续覆盖的次数或频率应少于3或4次,以稳定或提高雷竹林土壤钾素养分状况。

  • 标签: 雷竹林 土壤钾素 变化特征 覆盖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