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早期预警评分工具是预警系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能够对护理人员起到警示作用,提醒护理人员监测出现危险情况的患儿,以便于对其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出现不良情况,将临床危险降到最低,极大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据相关资料记载,引发患儿死亡的一个最重要因素为心肺衰竭,在儿科各个病房中,心脏骤停的发生率为0.5%~20%,生还率为25%~50%。而在新生儿早期阶段,呼吸窘迫发生率高达8%。如果能在第一时间发现患儿心脏骤停和呼吸窘迫等指标,便能有效降低儿童的病死率。本文将对儿科早期预警系统评分工具展开综述,分析其进展情况。

  • 标签: 儿科 早期预警 评分工具
  • 简介:摘要: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能够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在2020年传染病仍旧肆虐全球的背景下,如果遏制新发传染病的流行,在疾病出现并感染人群后进行及时高效的早期识别预警,这是影响传染病防控的重要内容。结合笔者传染病学防治经验,在本文中介绍了新发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及流行性特点,可以看出这类疾病带给人类健康的重大危害。基于我国的全国性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探讨了如何有效开展新发传染病的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旨在通过更精准、更及时的早期识别和监测预警,来增强人类的早期反应能力,为全人类迎接新发传染病危害性问题争取时间,共同保卫人类的健康。

  • 标签: 新发传染病 流行 早期识别预警 病原体
  • 简介:目的探讨ARIMA模型在流感样病例预测预警方面的应用,建立流感样病例发病预测模型,并证明模型的适用性。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顺义区妇幼老年保健院2家省级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报告的2005年9月~2009年3月流感样病例月报告数资料建立ARIMA模型,2009年4~5月数据验证模型,用Q统计量法对模型适应性进行检验。结果对流感样病例月报告数建立季节模型ARIMA(1,0,0)x(0,1,0)12,统计量Q大于Xa^2(m)证实了该模型的适用性。结论ARIMA模型能够较好应用于流感样病例预测预警,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流感样病例 ARIMA模型 预测 预警
  • 简介:目的筛选肺结核预警指标,初步构建部队肺结核预警指标体系。方法采用Delphi法应用文献研究及专家小组拟定初步指标体系框架,然后通过两轮专家咨询,得到各项指标的得分,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系数。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的积极指数分别为87.50%和93.3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7±0.05和0.79±0.03;第一轮咨询各项指标总得分为(6.759±1.757)分,变异系数为0.248±0.070,第二轮咨询各项指标总得分为(7.348±1.362)分,变异系数为0.180±0.048。最终确定的指标中,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959、0.4863、0.0503、0.2676;经过两轮咨询,最终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的部队肺结核预警体系。结论初步构建了部队肺结核预警指标体系,为部队肺结核的防治提供了技术参考。

  • 标签: 军事人员 结核 预警指标 DELPHI法
  • 简介:产科危重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因素,早期对患者病情进行预警评估,实现及时救治,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临床病死率,临床意义重大。文章阐述了危重孕产妇的定义、判定标准、产科危重症预警评估工具的研究现状及展望,旨在为护士早期对产科危重症患者进行预警评估提供依据。

  • 标签: 产科 危重孕产妇 预警 评估
  • 简介: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达6184亿元,同比增长17.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569.9亿元,同比增长16.0%,医药工业整体经济效益增势情况良好。预计医药工业总产值全年有望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2009年1-11月,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略有增长,医药外贸总体态势良好,基本面较为稳定,企稳回升的必要条件已经具备。

  • 标签: 医药产业 年度报告 预警 损害 医药工业 整体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感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近一年接受院感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检测的1000例案例为对象,对具体的检测结果总结。结果:分析和研究本院近一年检测的病例,全年检测1000例,院感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检测准确945例,检测准确几率是94.5%,迟报55例,迟报几率是5.5%。结论:院感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本身有重要的作用,全程互动监控的模式,完成了数据的动态分析,能促进医院感染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 标签: 院感 实时监测 预警系统
  • 简介:摘要大量的事实和研究表明,服刑人员处于特定的高应激环境下,是心理危机高发群体,其心理危机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健康和改造,该心理危机伴有的不可预见、突发性的暴力行为将直接威胁着监狱的安全稳定。目前,监狱系统对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采取的大多是出现危机后才去解决问题的被动应对模式,少有主动干预,对其心理危机更缺少系统的层次分类。因此本文尝试建立服刑人员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建立心理危机级别分类、预警指标和干预范围来主动的对其心理危机进行评估、干预,将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

  • 标签: 心理危机 预警系统 指标体系
  • 简介:目的:实现计量器具周期管理预警功能。方法:通过软件对已有的计量器具记录文件进行访问,获取下次检定的日期,并和系统日期进行比较,对即将到期的计量器具进行报警。结果:通过参数的设定,软件能够方便的访问计量器具记录文件,并能够有效的实施预警功能。结论:应用VisualBasic6.0来实现此软件的开发,且方便快捷,软件占用系统资源少,功能强大,有效地防止了计量器具检定周期过期及漏检的情况发生。

  • 标签: VISUAL Basic 6 0软件 EXCEL文件 计量器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预警管理在预防ICU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预警管理小组,组织科室全体护士进行头脑风暴,制定预警管理方案,实施护理措施,比较预警管理前后患者意外拔管例数、重置例数,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结果实施预警管理后,意外拔管例数、重置例数明显减少;患者生命体征较实施前有所好转。结论预警管理提高了ICU护士对风险的预警防范意识,能主动进行风险管理,提高了风险防范的能力,有效保障了医疗护理安全。

  • 标签: 预警管理ICU意外拔管护理
  • 简介:目的完善国境口岸旅客检疫风险预警机制.方法在旅检口岸现场建立一个软件、硬件兼备的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体系.结果在丹东旅检口岸现有条件下,通过开展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自2001~2003年,现场共截留入境植物及其产品1686批次,计2097.54kg;截留入境动物及其产品744批次,计466.71kg.防SARS期间共发现11例发热病例,均按现场应急处理预案进行了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在旅检口岸开展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工作已成为检验检疫工作的一个必然趋势,检验检疫机构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旅检现场软硬件建设,采取各种有效防控措施,才能更好应对日益复杂的疫情形式,做到防患于未然.

  • 标签: 快速反应 旅检 工作策略 2001~2003年 风险预警机制 SARS期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预警评分在 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住院的 8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3例)和对照组( 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预警评分。比较两组 ICU在入院时的并发症以及 ICU住院和住院时间。结果: ICU住院期间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在观察组明显著低于对照( P<0.05);观察组患者 ICU停留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较低( P<0.05)。结论:预警评分在 ICU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间。

  • 标签: 早期预警评分 重症监护室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及危重型手足口病早期预警及监测项目的。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6年10月期间收集的638例小儿手足口病病例,按照病情分为重型和极重型组、普通手足口病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热度、血常规监测指标、神经系统症状等情况的不同。结果638例患者中有130例重型和危重型手足口病,508例普通手足口病患者。普通手足口病患儿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重型和危重型患儿,但其热度显著低于重型和危重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型患儿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糖水平稳定率、体温、心率、呼吸和神经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优于重型和危重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足口病来说,要及时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结合热度、实验室检查指标、神经症状判断疾病的进展状况,依靠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糖水平稳定率、体温、心率、呼吸、感染病毒类型等多项指标为预警标志,做好相关项目的监测,以预防病情进展。

  • 标签: 极重型手足口病 普通型手足口病 神经系统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C反应蛋白测定的预警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测定值与健康对照组C-反应蛋白进行比较。结果C反应蛋白已是由慢性炎症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其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提前6年或更早地预知可能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有助于尽早采取积极的、更合理的早期干预措施。

  • 标签: C反应蛋白 冠心病
  • 简介:为了在医疗护理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的要旨,降低医疗护理差错与事故的发生率,将医疗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从以往单纯被动处理医疗护理事故、纠纷的事后式管理模式逐步向“预警防范与积极干预”的前馈控制管理模式转变,我院根据临床管理实际情况,制订了“医疗护理安全预警、监测、防范机制”(以下简称为机制),于2005年6月运用于护理管理活动中,取得良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医疗护理安全 预警 监测 医疗护理差错 控制管理模式 护理事故
  • 简介:摘要:目的:在血液净化患者中,以安全管理作为研究重点,观察风险预警护理的应用。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到2020年5月,研究对象为血液净化患者,共6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另外应用风险预警护理,观察内容为血液净化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血液净化并发症。对比血栓情况,两组出现人数较为接近,P>0.05存在可比性。对比感染、低血压、导管脱落以及管道失能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人数更少,P<0.05。(2)护理满意度,两组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血液净化患者,应用风险预警管理,可促进患者安全管理,提高护理效果,可推广。

  • 标签: 风险预警护理 血液净化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60例急诊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评分分诊,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因首次分诊后出现病情变化而进行转诊的患者1例,占总例数的1.25%,分诊准确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满意度98.75%(79/8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值得研究。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分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染病继续成为全球发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影响公众健康生命、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国家安全。早期探测重点是及时、敏感地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异常信息,并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实,也是有效监测、预警系统的前期;有效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全面准确地认识特定传染病暴发流行可能发生的事实条件、驱动因素和传播链,并提出科学有效预防控制策略措施;因衡量收集具体数据的资源支撑和价值大小,难以及时、完整、准确地获得流行病学、病原学等数据信息。本文综述传染病早期探测、有效监测、有效预警理论技术,整合利用中国有效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和多时空节点触发与多学科渠道监测暴发流行情况、病因、风险、过程和驱动因素的多源数据,构建运行敏感特异、分期度量的中国(急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响应创新技术体系,为加强新发重大传染病和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避免应对不力传染病蔓延与防止过度响应资源浪费提供依据。

  • 标签: 传染病 早期探测 监测系统 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