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VEGF与血管生长因子受体(VEGF recepor, VEGFR)结合的信号转导通路是调控血管新生的关键通路,也是疾病基础研究的重点及临床治疗的重要靶点。丹参提取物及主要化合物丹酚酸B在不同疾病中对VEGF/VEGFR信号通路也有双向调节作用,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可通过该通路抑制血管生成,丹参酮ⅡA磺酸钠可通过该通路促进血管生成。

  • 标签: 丹参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新生 中药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胎大鼠肺微血管细胞(pulmonarymicrovesselendothelialcells,PMVECs)损伤的调节作用。方法组织块法培养胎大鼠PMVECs,鉴定。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和不同浓度LPS作用后PMVECs表达VEGF水平的变化。将胎大鼠肺微血管细胞分为LPS组(加LPS)、VEGF组(加LPS和VEGF)和VEGF抗体组(加LPS和VEGF抗体)。MTT比色法测各组不同时间细胞存活率。ELISA法测各组不同时间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E-selectin,sE-SLT)的浓度,分别测其与细胞存活率的比值。结果获得的细胞呈短梭形或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阳性。在作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LPS浓度为0.1至1ug/ml时PMVECs表达的VEGF浓度最高;而不同浓度LPS诱导PMVECs表达的VEGF均在6至12小时达峰值。所有时间点VEGF组细胞存活率都高于VEGF抗体组,但只在24小时以后才有显著差异。可溶性E-选择素浓度与细胞存活率比在LPS组、VEGF组和VEGF抗体组没有显著差异,血栓调节蛋白浓度与细胞存活率比亦呈相似的变化。结论LPS作用后,胎大鼠肺微血管细胞表达VEGF快速达峰然后缓慢下降,其峰值与LPS之间呈现出时间相关和浓度相关。VEGF能促进PMVECs增殖,但对血栓调节蛋白和E-选择素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脂多糖 肺微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E-选择素 血栓调节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凝血功能血管功能的变化与临床意义开展有效的探究。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对象均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患者的病情诊断将其分成MAP(轻症急性胰腺炎)与SAP(重症胰腺炎)两组,两组均包含有30例患者,同期再选取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比组。观察各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管功能。结果SAP组患者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均要比MAP组与对比组高,且SAP组患者的RHI显著比MAP组与对比组低,p<0.05。结论在临床中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血管功能指标变化进行有效观察,能够为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评估预后的判断提供帮助。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凝血功能 血管内皮功能 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type2diabetesmellitu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T2DMwithACS)患者肱动脉舒张反应(flowmediateddilation,FMD)、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wavevelocity,PWV)和血液中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的水平研究这些患者血管功能的变化,从而为预测这些疾病提供依据,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选取南华医院63例病患,包括26名T2DM患者(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20名ACS患者(无2型糖尿病)、17名T2DMwithACS患者和26名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葡萄糖浓度,胰岛素水平等指标;测定患者的FMD/PWV/NO。应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3.0)对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T2DM/ACS/T2DMwithACS组的FMD值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水平(p<0.05),PWV值与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其中T2DMwithACS患者的FMD值最低,显著低于T2DM患者的水平(p<0.05)。T2DM/ACS/T2DMwithACS组的PWV值与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ACS组PWV值显著高于T2DM、T2DMwithACS组,而T2DM患者PWV值又显著低于T2DMwithACS患者(p<0.05)说明T2DM/ACS/T2DMwithACS组患者的血管舒张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T2DMwithACS患者血管舒张功能下降最为明显,ACS组患者次之。T2DM患者血液中NO的水平显著增加(p<0.05),而ACS患者和T2DMwithACS患者血液中NO显著下降(p<0.05)。ACS患者血液中NO下降最为显著,但与T2DMwithACS患者之间无显著差异。说明NO的变化可以区分T2DM和ACS,但无法作为判断T2DM患者是否同时患有ACS的风险指标。结论1.T2DM/ACS/T2DMwithACS患者的血管弹性下降,血管硬度增加,其中T2DMwithACS患者的变化最为显著;2.相较于T2DM,T2DMwithACS患者的FMD值和PWV值存在差异,可作为T2DM是否同时患有ACS的风险指标;3.NO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区分T2DM和ACS的依据,但是NO的水平不能作为T2DM患者是否同时患有ACS的风险指标。

  • 标签: 2型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 内皮损伤 NO
  • 简介: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血管功能、血脂和炎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3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观察2组降压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并比较治疗前后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O水平高于治疗前,ET-1水平低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治疗后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TC、TG、IL-6和hs-CRP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肯定,能改善患者血管功能、调节血脂、抑制炎因子,且安全可靠。

  • 标签: 脑心通胶囊 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对肺源心脏疾病发作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就诊的94例肺源心脏病发作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雾化吸入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每组47例。观察治疗前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积分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雾化吸入组mPAP[(27.97±3.42)mmHg比(23.21±3.34)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9.66±8.21)mmHg比(45.37±8.12)mmHg]、内皮素(ET)-1[(53.45±15.11)pg/L比(46.21±15.35)pg/L]水平,临床症状积分[(7.69±2.65)分比(5.41±2.49)分]明显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76.14±8.65)mmHg]比(82.01±8.41)mmHg]、一氧化氮[NO,(63.94±12.85)μmol/L比(70.94±13.95)μmol/L]水平,总有效率(63.83%比87.23%)显著升高,P〈0.05或〈0.01。结论:硝酸甘油雾化吸入治疗肺源心脏疾病,能够显著改善肺心病患者血管功能,提高疗效。

  • 标签: 肺心病 硝酸甘油 内皮 血管
  • 简介:目的研究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粤北人民医院住院期间诊断为心脏X综合征患者30例(心脏X综合征组),另选取与心脏X综合征患者同期住院的其他疾病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检测FMD,采用循环酶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①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3.4±6.25)μmol/L比(9.78±4.3)μmol/L,P<0.05];②X综合征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5.21±3.19)%比(10.99±4.06)%,P<0.01];③直线相关分析显示,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之间存在负相关(r=-0.782,P<0.01).结论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受损,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FMD呈负相关,表明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损害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 标签: 心脏X综合征 内皮 血管 同型半胱氨酸 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
  • 简介:摘要血管是抵御心血管疾病的基础防线,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生物因素等多种因素可引起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牙周炎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研究发现,牙周炎与血管功能障碍相关,牙周治疗可以改善血管功能。本文列举了近年牙周炎与内皮功能障碍相关的证据,分析牙周炎加重血管细胞功能障碍的可能机制,强调牙周干预治疗对改善内皮功能的重要,为牙周炎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深入研究及防治策略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牙周炎 干预性研究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心血管疾病 牙周干预治疗
  • 简介:摘要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障碍机理新进展涉及高糖血症、高游离脂肪酸、胰岛素抵抗、炎症、中介因子NO释放减少、活性氧族及活性氮族增加、前列环素减少和血栓素A2增加、内皮素增加等,今后的研究应该更切合临床、用现代基因工程和生物制药技术合成更多的恶性环节阻断剂和靶点拮抗剂。

  • 标签: 糖尿病 血管内皮功能 胰岛素抵抗 细胞因子 机理
  • 简介: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受损(IFG)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变化与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老年T2DM(T2DM组)、IGT(IGT组)、IFG(IFG组)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20例,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FPG)、TG、TC、HDL-C、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小板膜糖蛋白CD61和CD62P。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彩色超声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功能(FMD)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NTG)。结朵T2DM组、IGT组、IFG组FMD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而T2DM组NTG较IGT组、1FG组、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多因素线性相关分析,FMD与FPG、TG、TC、LDL-C呈负相关。T2DM组、IGT组、IFG组CD61和CD62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CD61与FPG、TC、HbA1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CD62P与FPG、TG、TC、HbA1c、LDL-C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FMD与CD61、CD62P呈负相关。结论内皮功能损害和血小板活化在T2DM前期就已经存在,两者互相促进。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葡糖耐量试验 血糖 内皮 血管 血小板膜糖蛋白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夏枯草汤治疗高血压病对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接治的70例高血压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接受牛黄降压丸进行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接受夏枯草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是91.43%,对照组71.43%,两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值、脉压值均有所降低,并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的更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ET、NO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结论夏枯草汤可以有效降低血压,缓解患者动脉内皮功能

  • 标签: 夏枯草汤 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合并焦虑抑郁情绪对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科室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为对象,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情绪测试,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58例患者归为观察组,未合并焦虑抑郁情绪的52例患者归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反应和血管功能。结果炎症反应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氧过氧化物酶、脂氧素A4、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功能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高于对照组,内皮依赖舒张功能内皮依赖舒张功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焦虑抑郁情绪会加大冠心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损伤血管功能

  • 标签: 冠心病 焦虑抑郁 炎症反应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暴露实验设计,观察北京市雾霾天气对在外活动的健康年轻人血管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在外活动2小时的健康年轻人,其血管功能发生了显著改变,而这种改变在暴露结束24小时后回复原状。该实验从流行病学角度验证了大气污染物可能是通过对血管功能的损伤产生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并发现在雾霾天气中,即便是对于健康年轻人,其血管功能也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显著的增加。今后在临床上、以及公共卫生角度上,都应注意发掘能降低个体暴露的方法、更好的保护人群健康。

  • 标签: 雾霾 健康年轻人 血管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