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主神经反射不良(autonomicdysreflcxia,AD)或称自主神经反射亢进(autonomichyperreflcxia),是指T6脊髓或以上平面的脊髓损伤所引起的以血压阵发性骤然升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发作时往往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恶心、头痛剧烈、肢体痉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 标签: 脊髓损伤 自主神经反射不良 针灸疗法 针刺运动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对心脏射频消融术后迷走反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区间所收治的104例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患者,采取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实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之上联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迷走反射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迷走反射发生率分别为3.85%、21.1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脏射频消融术中,能减少术后迷走反射情况的发生几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脏射频消融术 迷走反射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循环脑梗塞患者采用脑反射联合针灸康复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在我院治疗的后循环脑梗塞患者64例为研究对像,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措施后,等患者病情稳定后,随机均分为对照组(32例,实施针灸康复治疗)和观察组(32例,脑反射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8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中显效13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后循环脑梗塞患者采用脑反射联合针灸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值的推广。

  • 标签: 后循环脑梗塞 针灸康复治疗 脑反射联合针灸康复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循证分析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心脏介入术后患者40例,接受治疗的时间为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采用循证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心脏介入术后患者护理后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8.25±1.25)天少于对照组患者(11.39±2.45)天(P<0.05)。结论给予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患者采用循证分析,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心脏介入术后 迷走神经反射 循证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3179例便秘患儿直肠肛管测压结果,探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在先天性巨结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作者所行直肠肛门测压的3179例患儿检查资料,并与钡灌肠以及术中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HD患儿直肠肛门抑制反射诊断符合率为95.66%。在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而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HD的病例中,后经X线钡剂灌肠和直肠黏膜活检确定为常见型HD5例,短段型HD3例,特殊型HD1例。结论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可能存在假阳性,对假阳性病例建议重复检测,以降低漏诊率。

  • 标签: HIRSCHSPRUNG病 反射 异常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疥疮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图像特征,探讨其在儿童疥疮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于天津市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疥疮患儿77例,分成无治疗史组61例,有治疗史组16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刮片镜检和RCM检查。结果77例疥疮患儿中33例(42.86%)刮片镜检阳性,其中无治疗史组28例,有治疗史组5例。56例(72.73%)在RCM下可见隧道以及疥螨虫体或虫卵、粪便,其中无治疗史组49例(80.33%),有治疗史组7例。RCM检查总体阳性率显著高于刮片镜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8,P<0.05);无治疗史组RCM阳性率明显高于刮片镜检,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15.53,P<0.05)。结论RCM在儿童疥疮诊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疥疮 显微镜检查,共焦 儿童 疥螨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后循环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中采取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治疗的效果。方法:把我院在2019.5月-2020.5月收治的58例后循环脑梗塞患者分为两组,分组方法选择了治疗方式不同而将患者分为不同组别,接受单一针灸康复治疗的为常规组,而接受针灸治疗联合脑反射治疗的为实验组,常规组与实验组在患者例数上相同,均为29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BI评分、NIHSS评分。结果:单一治疗与联合治疗过后,前者治疗下的常规组,其BI评分明显要低于后者治疗下的实验组,而实验组在NIHS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脑反射治疗联合针灸康复治疗用于后循环脑梗塞患者治疗中,其临床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脑反射治疗 针灸康复治疗 后循环脑梗塞 临床疗效
  • 作者: 柳才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
  • 创建时间:2021-12-27
  • 出处:《航空军医》 2021年第11期
  • 机构:柳才久,男,1944年出生于湖南省澧县,1961年入伍,1986年转业。中华反射学研究院长沙分院院长、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以下简称“中国足健会”)顾问、湖南柳奕绿色养生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沙柳奕反射疗法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主任;中医教授、中华反射学专家、全国卫企协会医药技术开发专业委员会反射疗法首席专家、高级经济师、国家一级作家。曾担任我国第一部保险专业工具书主编、《当代军人辞典》副主编、《人民武装辞典》编审。1991年起潜心钻研反射疗法,继承创新,著有两本反射疗法专著,弟子逾万名,诊疗数万人,获“共和国名医专家”、“最美名中医”、“一代宗师”称号。传略被载入《世界名人录》等典籍。——他认定:反射疗法源于我国古代的足心术,传入欧美后,融入了西方文化,被称为反射疗法。——他确信:反射疗法“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无副作用”(1991年国家卫生部批准成立中国足健会的批示)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国梦”伟大征程中的特殊地位,必将成为人民群众寻求“绿色健康”,防病、保健、诊断、治病的首选。——他决心:不遗余力,推广普及反射疗法,让绿色医师进入每个家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在病房拔除股动脉鞘管时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拔鞘管预见性护理、拔鞘管后病情监测、急救护理等。对术后返回病房拔除鞘管时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及时实施抢救和针对性护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本例患者最终病情稳定,治愈出院。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手术后针对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因采用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按照患者意愿、病情、病情发展时间、性别、年龄等因素随机抽取2021年1月到2022年7于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人数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症状发生率、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发生风险主要为疼痛应激障碍、低血压;而观察组患者发生该情况较之对照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在预防上应当注重从患者心理、术后包扎、麻醉药物摄入几个环节对患者进行重点护理,有利于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而同时应当准备静脉补液、多巴胺、阿托品三种药品,用以在围术期及时处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 标签: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心脏介入手术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斑块的疗效和患者和护理配合手段。【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6名颈动脉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为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随后进行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在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变化情况,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患者在采取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后情况得到了显著优化,通过采取对应的护理手段还为患者带来了较为满意的护理服务,与治疗前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利用脑反射联合普罗布考治疗颈动脉斑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反射 普罗布考 颈动脉斑块
  • 简介:摘要:近年来,冠心病发病率持续攀升,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成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血管迷走神经反射(vasovagal reactions,VVRS)是PCI中爆发危险急症,若情况严重,会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患者在接受心导管接入治疗后,应严密观察患者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状态,并进行准确评估,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将心血管导入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风险最小化。本文总结和综述了心导管介入治疗迷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相关因素及护理进展,希望对降低心导管介入治疗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风险有所帮助。

  • 标签: 心导管介入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病人易并发迷走神经反射,探讨对该手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期预防和护理的有效模式。方法术前采用心理干预、加强营养、保证睡眠、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术后加强监护。结果减轻了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减少了VVR的发生。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术后加强监护,及早发现VVR并实施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围手术期 迷走神经反射 预防和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托特岁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仃设性和安全性。方法:45例患者均连续服药2周以上,平均(7.95±7.13)个月:有效剂量为1mg/日~12mg/日,平均(5.67±4.98)mg/日;其中有12例患者长期服药(剂量1mg/日~8mg/日),已随访1年。结果:45例患者有效例数43例,占总数95.56%。服约前后对比,平均膀胱容量扩大(74.44±33.89)ml(P<0.001),24h排尿次数减少(3.78±2.25)次(P<0.001),每次排尿量增加(44.89±40.32)ml,(P<0.001),残余尿量增加(62.38±40.15)ml(P<0.001)。另外,3例肾积水患者服药后肾积水消失。药物副作用:口干9例(20%),心慌1例,尿潴留2例,服药超过一年的患者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托特罗定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反射亢进效果明确,安全可靠。

  • 标签: 逼尿肌反射亢进 脊髓损伤 托特罗定 临床观察 治疗 药物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