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3 个结果
  • 简介:分析了基于同轴静磁波荡的自由电子激光中,电子束电流对辐射频率、辐射功率和所需的束波互作用腔长度等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该类型自由电子激光中的电子束平均半径、波荡磁感应强度等参数的选取原则,分析了束波互作用腔及其输出结构的设计方法。设计了辐射频率为107GHz的基于同轴静磁波荡的自由电子激光,获得了辐射功率为35MW的TE01模。

  • 标签: 自由电子激光 同轴静磁波荡器 电子束
  • 简介:旋转爆震涡轮发动机正获得广泛的关注,但旋转爆震燃烧室出口存在着高频的压力波动,压力波动会降低涡轮的工作效率并减小涡轮的工作寿命.基于旋转爆震波的传播特点,开展了旋转爆震燃烧室与涡轮导向组合结构的实验研究.燃料为H_2,由位于燃烧室前端的120个小孔喷入燃烧室;氧化剂为空气,由径向环缝喷入燃烧室.在燃烧室内起爆旋转爆震波后,爆震产物直接流入导向内.研究结果表明,随当量比的增加,燃烧室内爆震波的传播速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导向出口仍存在与燃烧室内旋转爆震波同主频的振荡压力,但相对于导向前的振荡压力,出口压力振幅减小了约64%.旋转爆震波传播速度的相对偏差先减小后增大,并且爆震波传播越稳定,其速度损失越小.

  • 标签: 旋转爆震燃烧室 涡轮导向器 旋转爆震波 振荡压力 稳定性
  • 简介:基于方波的傅里叶级数理论,设计了一种双层同轴结构的方波快脉冲直线变压驱动源(fastlineartransformerdriver,FLTD)模块。依据20kJ-KrF准分子激光驱动源的参数要求,估算了放电支路、磁芯以及FLTD次级参数。设计的方波FLTD模块直径为2.6m,高度为0.23m,含36个主放电支路、16个3次谐波放电支路和8个5次谐波放电支路。建立了方波FLTDPSPICE电路模型,模拟结果表明,FLTD模块输出为近似方波,电流峰值为950kA,上升时间为46ns,90%峰值的平顶宽度为217ns。

  • 标签: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方波脉冲 谐波支路 双层同轴结构
  • 简介:为了研究喷砂铝板表面的漫反射特性,基于环形光电探测阵列和精密光学转台,设计了一种材料表面漫反射特性测量装置。该装置采用准直后的光纤激光作为光源,通过调整光学转台来调整激光入射角度,可以测量激光从不同角度入射时材料表面的反射特性。采用该装置对标准漫反射片的反射特性进行了测试,对测量结果进行拟合后显示,表面散射光的1维强度分布符合余弦分布特征,证明该装置设计是合理的。采用该装置测量了某种铝制漫反射片的表面反射特性。结果表明,这种采用喷砂工艺处理的铝板表面在入射角0°~20°范围内基本符合漫反射的特征。

  • 标签: 测量装置 漫反射特性 环形光电探测器阵列
  • 简介:报道了波长可调谐增益开关中红外2.8μm脉冲光纤激光。采用脉冲975nm半导体激光泵浦高掺Er:ZBLAN双包层光纤,以闪耀光栅为谐振腔反馈元件,获得了波长可调谐增益开关中红外脉冲光纤激光输出。激光工作频率为1~10kHz,波长调谐范围为2.703-2.819μm。在泵浦源重频10kHz条件下,激光最大平均功率为110mw,最小脉宽为661.2ns,峰值功率为16.5W,斜率效率达28.6%。

  • 标签: 中红外 增益开关 可调谐 光纤激光器 掺铒氟化物光纤
  • 简介: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精确跟踪太阳光,节省跟踪过程中系统的用电量,提出了一种利用变频控制异步电机进而对太阳光进行跟踪的方式。用实时时钟实现粗略判断,变频根据感光装置感应的信号大小,改变频率及电压,进而改变电机转速,实现更精确的跟踪,节省了系统的用电量。避免了视日轨迹跟踪在阴雨天气浪费电能、以及跟踪精度的缺陷,而且有利于系统的稳定。

  • 标签: 太阳能 自动跟踪 变频器 异步电机 光电跟踪
  • 简介: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用电需求的不断增高,给供电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满足用电需求、保证供电质量,供电企业需要时刻保证电网的连续、安全、稳定、经济运行。高压断路故障检修及状态监测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供电质量,还能降低供电企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业效益。

  • 标签: 高压断路器 故障检修 状态监测
  • 简介: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与换代越来越快,更多的高新技术与新兴事物不断涌现,红外传感技术作为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天文、气象、军事、工业和民用等众多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标签: 红外传感器 夜视功能 隐形眼镜 信息技术 传感器技术 高新技术
  • 简介:采用理论模拟和IVA(inductivevoltageadder)产生的脉冲X射线,研究了PIN探测输出电荷随脉冲辐射强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当入射脉冲辐射注量是PIN探测最大线性电流对应注量的16.2倍时,PIN探测输出电荷仍然与脉冲辐射强度呈线性变化,偏离线性小于5%.

  • 标签: PIN探测器 线性电荷 脉冲辐射测量
  • 简介:分析了数字电压表和数字示波器对惯性测量装置(IMU)模拟输出的测量数据.为了减少惯性测量装置模拟输出中的干扰信号对模数转换结果的影响,设计了数字巴特沃斯滤波和中值平均滤波.通过计算机仿真和实测说明:这两种数字滤波方法均可以在几乎不增加硬件的条件下提高IMU数字输出精度.

  • 标签: 数字滤波器 惯性测量装置 应用 输出精度 巴特沃斯滤波器 中值平均滤波器
  • 简介:应用光流线量子力学理论,分析了微盘激光的腔模结构,为半导体微盘谐振腔的"回廊耳语模"~[7](WhisperGalleryMode)现象做出了理论解释,并对不同尺寸的微盘可能存在的模式做出了理论计算,为微腔激光的设计。制作及输出光模式的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谐振腔 光场流线结构 微腔激光器 光传输模式
  • 简介:根据空间应用电子设备的热控要求,对空间光学遥感的控制电箱进行了热控设计。首先,总结了空间电子设备的热设计原则。针对空间光学遥感控制电箱介绍了相应的热设计流程,对典型的大功率器件进行了温差推算,并说明了电箱的各电路板和大功率元器件的热设计方案。最后,通过热分析和热试验手段对热控电箱的热控方案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控制电箱的整机稳态工况热平衡温度小于30℃,各元器件的最高壳温在54.2℃以内。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案完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

  • 标签: 空间光学遥感器 控制电箱 热设计
  • 简介:实现了X型腔全固态端面泵浦Cr:LiSAF激光的高效率输出和宽谱调谐。斜效率最高为33.3%,在吸收泵浦功率为650mW时,输出功率最高达160mW。在谐振腔内插入双折射滤光片(BF)调谐,调谐范围达787.952nm。测量了激光的光谱、光束质量等,分析了激光效率和调谐范围的限制因素。研究表明,X型腔全固态端面泵浦的Cr:LiSAF激光可以实现高效的近红外宽谱调谐输出。

  • 标签: 固体激光器 近红外 调谐激光器 Cr:LiSAF激光
  • 简介:利用CST电磁场仿真软件研究了金属开口谐振环结构在太赫兹波段的滤波特性以及磁场分布。结果表明,开口环结构的几何参量对太赫兹滤波峰的位置及峰宽有显著影响。周期大小对共振峰频谱宽度影响较大,金属宽度变小,滤波峰会发生“红移”,开口宽度变小,滤波峰也会产生“红移”。

  • 标签: 滤波器 超构材料 太赫兹 CST 虚拟实验
  • 简介:直线型变压驱动源(LTD)技术是一种新的脉冲功率技术,它产生的快上升沿(约100ns)的高功率脉冲能直接驱动负载而不需要任何脉冲压缩段。这里阐述了LTD模块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电路模型,研制了输出脉冲上升时间小于100ns的快脉冲LTD模块,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该LTD模块具有产生快脉冲的能力,

  • 标签: 脉冲功率技术 直线型变压器 工作原理 驱动源 模块 实验
  • 简介:在非线性、非高斯条件下进行动基座传递对准,如果采用卡尔曼滤波会出现误差较大甚至发散的问题。本文引入强跟踪自适应滤波,建立对估计误差的一步预测方差PK/K-1的加权算法,来达到抑制噪声的目的;同时,针对初始对准对准精度与快速性的要求,建立了动基座传递对准精确的非线性滤波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飞机机动模式,验证所提滤波的可行性。最后,通过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比较,说明非线性强跟踪自适应滤波在对准精度与速度上都有更好的表现。

  • 标签: 捷联惯导 传递对准 动基座 非线性强跟踪自适应滤波 扩展卡尔曼滤波
  • 简介:液体折射率是反映液体浓度、温度等特性的重要性能参数,因而可通过测量其折射率来获得液体其它相关参数。本文采用去除包层的弯曲光纤,以待测液体作为光纤包层,设计了一种液体折射率传感,并制备了该传感,对其进行了实验测试,获得了较为满意的实验结果。该液体折射率传感结构紧凑、易于制作、费用低,在实时、远程检测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故在医药化工、医学诊断、食品安全以及环境监控等诸多领域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液体 折射率 传感器 光纤
  • 简介:大飞机具有轻质大柔性特点,使得气动/结构耦合作用增强,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这种耦合效应,直接调用CSD/CFD方法计算周期长,无法满足工程需要.代理模型方法由于能显著提高工程优化设计的效率,已广泛应用于飞行气动外形优化设计中.采用Kriging方法建立代理模型,通过求解EI函数最大值得到需添加的样本点以更新代理模型,提高代理模型的拟合精度,结合改进的粒子群最优化方法对大飞机的结构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处理复杂目标的全局优化问题,在保证升力系数及纵向稳定性能不恶化的前提下,降低飞机巡航状态的飞行阻力.

  • 标签: 代理模型 结构刚度优化 改进粒子群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