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3 个结果
  • 简介:在冷战告终前后,布热津斯基对时局的分析,基于个人对国际政治学的深邃修为及其对地缘政治精髓的通盘掌握,预见性往往很强,即使在西方世界战略学巨擘中,也罕有其匹。苏联一朝解体,终于让美国宣称赢得了冷战的胜利。这是二战结束以来国际战略博弈中最重大的事件。苏联对外扩展势力,一度何等辉煌,曾几何时,迅即崩溃。就与苏联紧张对峙而言,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自身努力各有表现:卡特总统挖墙角致其根基松动,里根总统运

  • 标签: 布热津斯基 美国战略 国际政治学 国际战略 卡特总统 里根总统
  • 简介:摘要:在划分作战实验类别的基础上,界定了战略级推演模拟型作战实验的基本概念;从国家战略目标确立、国际局势把握、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的角度,阐述了战略级推演模拟型作战实验的作用及意义;从以军事战略方针为指导、与军队建设和军事作战协调发展、以作战实验机构为依托、以作战实验技术手段为支撑的角度,分析了战略级推演模拟型作战实验的基本要求;从功能结构、逻辑概念结构、运行模式的角度,进行了战略级推演模拟型作战实验室的初步设计。研究结果可为推动作战实验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作战实验 战略级推演模拟型作战实验 模拟 作战实验室
  • 简介:根据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达到的目的,阐述了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发挥学院优势,深化改革,提高整体水平,学院在近期建设中的重点工作:争先创优;培养跨世纪师资;推行科学化管理;在高技术转化为战斗力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改善信息服务;合力育人.

  • 标签: 高等教育 军队院校 发展战略
  • 简介:北极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油气资源已成为各国争夺的首要目标。“西北航道”可能彻底贯通而成为欧亚之间的战略要道,其重要性超过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并会给临近各国带来巨大利益。因此,各国对北极领土的争夺必将日益加剧。

  • 标签: 北极 全球变暖 争夺 战略要地
  • 简介:粗略算来,英国人100多年前便与一核武器“结缘”了:1910年,英国科学家、被誉为“原子核之父”的欧内斯特。卢瑟福提出“原子论”,为核武器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原子论”提出100多年之后的今天,作为英国大国地位象征的战略核力量却处于困境中:伴随着国内外因素的掣时和战略环境的变化,

  • 标签: 战略核力量 英国人 困境 帝国 内外因素 大国地位
  • 简介:冷战结束后,美国军事战略基本完成了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变。进入21世纪,特别是“9·11”事件后,布什政府根据国际安全环境的巨大变化,以美国主导世界秩序为目标,加快了美国军事战略调整。布什政府的军事战略调整重点强调了美国的本土安全、明确大国塑造思想、调整了反恐策略、加快建军模式转型、制定了攻防兼备的核战略和重新定义军事同盟。总体上,布什政府的军事战略是以“先发制人”为核心,具有鲜明的“霸权性”、“示范性”和“刺激性”,挑战现在的国际法和准则,加剧了国际体系的安全困境,使得世界更加不安全和不稳定。

  • 标签: 布什 美国军事战略 调整
  • 简介: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中央领导同志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四个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其中,把"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国防科技人才"作为一项根本性的战略性的任务,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十一五"规划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就国防科技工业实施人才战略谈谈学习体会,提出以下意见:

  • 标签: 国防科技工业 人才战略 “十一五”规划 国防科技人才 改革与发展 贯彻落实
  • 简介:最近,美国对外公布了国家第一份反情报战略,核心是把“先发制人”的战略引入反情报系统,要求对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秘密的外国情报机构、恐怖组织实行先发制人打击。这一战略的出台适应了美国当前改革国内情报机构、全球反恐、反扩散以及应对俄罗斯、中国的“潜在战略挑战”的需求。但是,美国这种“积极主动”的反情报战略一旦实行开来,必然会给当前复杂动荡的国际形势增加新的不稳定性因素。

  • 标签: 美国 先发制人 反情报战略 “先发制人” 情报战略 略评
  • 简介:“低碳经济”这个词是舶来品,需要“本土化”;国外低碳经济概念发端于能源战略,重点是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目的在于应对气候变化减轻其对人类的不利影响。低碳经济成为一系列国际会议、国际组织研究报告的主题,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议题和博弈焦点。2003年英国提出的低碳经济概念被“巴厘路线图”所采用:联合国开发署2007/2008年人类发展报告主题是“应对气候变化:分化世界中的人类团结”;200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是“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2009年,气候变化与金融危机并列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两大挑战,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使低碳经济成为国入耳熟能详的理念。

  • 标签: 低碳经济 应对气候变化 世界环境日 2008年 2009年 经济概念
  • 简介: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逐步建立了以重大装备制造、综合与精密机械加工,控制制导设备,伺服机构与电液控制系统、涡喷发动机,火工装置、光电显示为特长的科研生产能力,形成了以战略武器批生产、竞争性战术武器和宇航产品研制生产、航天产品配套协作生产为主的军工产品科研生产体系。

  • 标签: 产业发展 四川航天工业总公司 科研生产能力 民用 控制系统 装备制造
  • 简介:“东方-2010”战略战役演习中,俄军依靠空运实施战略机动。该战略机动样式是俄军为破解“有限人员保卫辽阔疆土”难题困扰,在汲取以往教训和外军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尝试。新型战略机动样式并不尽善尽美,同样在演习中暴露出了种种问题。但俄军不会放弃对新样式的继续尝试,因为空运是实现其高机动性的最佳也是唯一途径。

  • 标签: 俄军 演习 战略机动
  • 简介:2003年是美国贯彻落实“先发制人”战略的第一年。在取得伊拉克战争胜利的同时,为巩固其全球霸权地位,进一步对建军思想、全球兵力部署进行调整,并着手构建新的联盟体系;俄罗斯为抑美反恐,在坚持显示遏制战略的基础上,将“先发制人”作为用兵方针;日本的防卫政策正面临重大调整,其军事战略已由“专守防卫”向“先发制人”转变。

  • 标签: 伊拉克战争 战略调整 兵力部署 遏制战略 日本 俄罗斯
  • 简介:由美国国家情报局局长丹尼斯·C·布莱尔签发的《美国国家情报战略(2009年版)》列出了美国国家情报局领导国家各情报项目及情报机构的几点优势,指出了反恐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四年情报机构优先发展的计划及行动,为未来情报机构的发展方向指明了方向。

  • 标签: 美国 国家情报战略
  • 简介:战略思维是从战略高度把握客观事物的高级思维形式,是思维主体依据战略诸要素形成战略思想、战略方针和战略决策而进行的观念运动。战略思维在运用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国家利益原则;军事目的与政治目的相一致原则;目标与手段相适应原则;全部和局部相统筹原则。

  • 标签: 战略思维 原则 国家利益
  • 简介:伊拉克战争是美国以武力推行“规制霸权”、构建“新帝国秩序”的又一重大战略步骤。美国的直接目的,显然是推翻萨达姆政权,拔除伊生化武库威胁、试验其“先发制人”的进攻战略和攫取中东石油利益等,但关对伊动武更多的是出于其全球战略考虑,标志着美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球治理”的重点是从中东经中南亚、东南亚到东北亚的所谓“不稳定之弧”。

  • 标签: 伊拉克战争 美国 全球战略 阿拉伯世界 “规制霸权” 石油
  • 简介:2012年1月5日,美国防部公布了题为《维持美国全球领导地位:21世纪国防的优先任务》的报告。从内容上看,它反映出美国“重返”亚太和重塑军队的两大主题,预示着新时期美国家安全战略将出现进一步调整。

  • 标签: 美国防部 防务战略 军队 亚太 解读 指南
  • 简介:2015年3月,在乌克兰局势愈演愈烈之际,奥巴马政府面临左右为难的战略困局。美国智库发力,一场由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办的专门研讨会请来了两位专家为其解惑,其中一位就是87岁高龄的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面对政坛重量级人物的不同见解,布热津斯基将目前局势的应对方案娓娓道来,为奥巴马政府支招解围。研讨会上,他年迈的声音略显沙哑,但眼神依然犀利。美籍波兰人布热津斯基是当代著名的地缘政治

  • 标签: 布热津斯基 地缘战略 国际问题研究 波兰人 巴马 地缘政治
  • 简介:实施战略为了成功实施这个战略,海上部队需要共同拓展美国海上力量的核心能力,达到既能应对和平时期的任务又能实施大规模战役的目标。

  • 标签: 海上力量 合作战略 和平时期 部队 战役
  • 简介:美军《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首度亮相。过去,美国的海上力量——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从来没有共同提出过一个联合的海上战略。这个战略强调把海上力量与国家的其他力量及友国、盟国的力量结合起来,它描述了当我们和其他具有相似意向或目的的国家联合保护和维持全球互联体系时,将如何使用海上力量在全世界保卫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有保卫祖国、打赢民族战争的责任,也有防止战争爆发的责任。

  • 标签: 海上力量 合作战略 海军陆战队 民族战争 海岸警卫队 海上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