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随着采煤工作的不断发展,采煤过程中的相关技术应用问题日渐受到重视。煤层注水的应用对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对降低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和降低粉尘浓度,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保障和改善职工的工作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煤层注水的参数设计和效果检验,探讨了煤层注水的效果,并对煤层注水的机理等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拆。

  • 标签: 静压注水 瓦斯 降尘
  • 简介:摘要:文章结合经验对煤层气钻完井技术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并对当下煤层气钻完井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最后就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说明,旨在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煤层气钻完井技术 发展趋势 现状
  • 简介:摘要:突出煤层掘进与回采需要预抽瓦斯,传统的方法是在掘进和回采前分别钻孔预抽,浪费人力和财力,为了时间降本增效,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公司张集煤矿开展了“一孔两消”防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实践证明,该项技术切实可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突出煤层 一孔两消 防突技术
  • 简介:四川省埋深1500m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约为3481亿m3.本文在全面整理了已有煤层气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四川省煤层气资源的概况,对勘探开发前景较好区域的资源条件、构造特征、开采方式和勘探开发前景进行了论述,指出了煤层气勘探开发的工作方向.

  • 标签: 煤层气 资源勘探 含煤地层 四川
  • 简介:摘要:库木苏矿区位于新疆三塘湖煤田三塘湖勘查区西南地区,矿区距离巴里坤县城110km,面积为452.55km2。9号煤层呈现出条带状构造,块状构造,半坚硬,断口呈贝壳状或眼球状,内生裂隙比较发育,易碎,具有沥青-玻璃光泽,宏观上以亮煤为主,含少量暗煤,属半亮煤。显微结构煤岩类别主要是由镜质组和惰质组构成,镜质组的分布范围比惰质组少。9号煤具有低水分、低灰分、超低灰分、高挥发分、超低硫、超低硫、超低磷、高热量、高热稳定性、次生含砷煤、超低氯、低氟、属于高含油量煤层。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煤层,属于全部可采煤层。可用于工业发电、煤化工等行业,还能够用作工业锅炉燃煤和公民日常用煤。

  • 标签: 三塘湖煤田 库木苏矿区 9号煤层 煤质特征
  • 简介:摘要:为了解决综采工作面切眼因跨度大、顶板的不稳定性等造成的扩帮支护困难的难题,以贵州某矿12702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近距离煤层下切眼边扩边安施工技术,应用实践表明,通过扩帮及安装工艺优化,减少了支护材料投用,节约材料费用25.6 万元; 实现了支架的安装与切眼扩帮平行作业 ,缩短了安装工期为15~20d,节约人工费用20万元,避免了顶板下沉, 漏顶、跨帮造成的二次掘巷,护巷,减少维护费用13.6万元,直接经济效益59.2万元。同时减轻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工作面快速接替,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系数。

  • 标签: 近距离煤层 综采工作面 边扩边安施工技术 开切眼
  • 简介:摘要:针对厚煤层无煤柱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时,各工艺施工在时间上、空间上相互影响,工作面回采速度慢的问题,以色连二矿12412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对各工艺施工顺序进行组织优化实践,优化后实践表明12412无煤柱切顶留巷工作面实现单日回采28刀,日回采距离22.4m的全国纪录,平均日回采20刀,日进16m,每日多产0.5万吨煤炭,高效的完成了煤炭产量任务。

  • 标签: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工作面
  • 简介:晚二叠系龙潭组是川南主要含煤地层,其富煤带的形成、展布方向及排列上展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古构造、古地理等因数的影响。通过相邻矿段、井田的资源量丰度对比,分析了富煤带的变迁规律,分析矿段主要煤层厚度变化因素。

  • 标签: 富煤带 资源量丰度 变迁 两河矿区
  • 简介:阿帕拉契亚盆地北部煤层气的工业生产始于19世纪30年代,SanJuan盆地煤层气的工业生产始于19世纪50年代早期。但是直到19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当美国矿藏办公室、美国能源部、天然气研究院和油气开发公司一起致力于利用垂直井对煤层气进行工业开发的研究时,人们才真正认识到煤层气的储量和重大经济价值。在19世纪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得到发展,一部分原因归于非传统燃料税贷。到2000年,煤层气的储量(15.7tcf[0.44Tm^3])占美国干气总储量的8.8%,年度产量(1.38tcf[40Gm^3])占美国干气年度总产量的9.2%。从1989年到2000年,美国煤层气累积产量为9.63tcf(272Gm^3)。如今,美国有约十多个盆地在开发煤层气,煤层气的勘探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煤层气层是包含热成因气体、经运移的热成因气体、生物成因气体或混合成因气体的自源储层。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贮存于煤质基岩的微孔隙中,其次以自由气体或溶于水的溶解气的形式储存于微孔隙和裂缝中。控制煤层气的资源量和生产能力的关键参数是热成熟度、显微组分、气体含量、煤层厚度、裂缝密度、地层应力、渗透率、埋藏历史和水文环境。在美国和世界上的各个正在生产中的油田的这些参数变化很大。在2000年,SanJuan盆地的煤层气产量占美国煤层气产量的80%以上。该盆地蕴含了一个大型的煤层气远景带Fruitland油气通路,至今已产出超过7tcf(0.2Tm^3)的煤层。Fruitland与在PowderRiver盆地中的FortUnion煤层气远景带的煤层气系统及其关键因素有所不同。FortUnion远景带是美国开发最迅速的远景带之一,它的煤层气产量从1997年14bcf(0.4Gm^3)提高到2000年的147.3bcf(4.1Gm^3),占美国煤层气总产量的10.7%。到2000年为止,远景带的年平均产量为244.7bcf(6.9Gm^3)

  • 标签: 煤层气 裂缝 劈理结构 油藏描述 地层应力 储量
  • 简介:摘要随着现在环保要求的提高,煤层气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其开发变得日益重要。我国已经把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作为能源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在煤层气储层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煤层气 地球物理 测井技术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煤矿作为我国重要能源之一,其在抽采的过程中将涉及多种多样的地貌特点,其中顺煤层断层主要是由顺煤层的某些截面与煤层层面形成的角度为平角或交角较小的断层,断层中还存在着构造煤、断层面和煤层厚度等一系列强烈特征变化。它通常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但也会与其他一些地质构造等相转化或同时存在。顺煤层断层是煤田开采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构造煤在其内部形成的断层中往往聚集了大量的瓦斯,为了更好地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需要对其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保证煤矿抽采的安全。

  • 标签: 顺煤层断层 基本特征 地质意义
  • 简介:摘要:华亭煤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华亭县境内,行政区划属华亭县砚峡乡、东华镇及策底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06°40′-106°57′,北纬35°10′左右。华亭煤田南北长15km,东西宽2~6km,面积约54km2。华亭煤田含5个煤层(组),共7层煤,煤系地层总平均厚度155.81m。自上而下为煤1、煤2-1、煤2-2、煤2-3、煤3、煤4和煤5,煤层总平均厚度41.66m。煤5层系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煤3层属局部可采的不稳定煤层,其它煤层均为不可采煤层。煤5层层位稳定,全煤田广泛分布,以特厚煤层为主。煤层真厚18.44 m-83.03m,平均厚度35.61m。为全区可采的较稳定煤层。煤3层位于煤4之上及煤2-3之下,主要分布于煤田北部,为局部可采的不稳定型煤层煤层真厚0.19-3.25m,平均真厚2.36m。层位基本稳定,距煤5层间距21.54-71.50m,平均46.22m。由于历史原因及受开采条件所限制,华亭煤田所属矿井只对主要可采煤层煤5层进行了开采,未对煤3层进行开采。根据目前煤炭市场形势、资源利用情况及矿井技术装备水平,公司决定对华亭煤田煤3层进行开采。华亭煤田范围内有华亭煤业集团公司五对生产矿井,即砚北煤矿、华亭煤矿、山寨煤矿、陈家沟煤矿和东峡煤矿。公司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实践和探索,结合薄煤层的实际地质条件,积极做好综采设备的选型和应用,加强工作面综采技术管理,最大限度地开发地下煤炭资源,为矿山的可持续发展和安全高效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课题研究区域为铁山南煤矿西翼401采区,对应地表建(构)筑物密集、形式多样且部分建(构)筑物及工业设施对地表变形反应敏感,针对401采区的具体情况,以保护地面建(构)筑物为重点,减少采动对地表建构筑物的破坏,同时又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煤炭采出率,从而达到“三下”压煤开采实现安全、经济、高效、资源回收率高且环境损害最小的目标。

  • 标签: 复杂地形   “三下”  资源回收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煤层气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果,其中地面智能化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本文旨在分析煤层气开发通讯信息地面智能化发展现状及前景,为我国煤层气开发提供参考。

  • 标签: 煤层气开发 通讯信息 地面智能化 发展现状 前景
  • 简介:摘 要:在分析现场地质条件及巷道支护原理的基础上,对淮北矿业集团许疃煤矿7228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形式进行了改进,采用U型钢架棚加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解决了近距离煤层群采空区下综采工作面回撤通道支护困难的问题,对工作面回撤液压支架的快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为其他地质条件下的矿井回撤通道支护提供了经验。

  • 标签: 超长 大采高 回撤通道 架棚+锚网索联合支护
  • 简介:据国内外近海含煤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运用基准面正弦式变化和衡定泥炭堆积速率,图解不同可容纳空间条件下泥炭堆积特征,认为可容纳空间与泥炭堆积相互作用决定泥炭堆积和终止时间点、泥炭堆积持续时段及有利时期,理论上,任何体系域都有形成区域广泛分布煤层的可能。气候条件是衡量泥炭生长速率的指标,地下水位决定了泥炭堆积的潜在有效可容纳空间。

  • 标签: 层序地层 可容纳空间 泥炭堆积 基准面 地下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