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新生仔猪低血糖是以出生后血糖急剧下降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疾病。临床上出现衰弱乏力、运动障碍、痉挛、衰竭等症状。发生此病的主要原因是新生仔猪生后几日内缺乏糖原异生能力所致。该病多发生于出生后第1.4d的仔猪,往往在1窝仔猪内出现部分或全部死亡,现将浦城县富岭镇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仔猪发生低血糖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新生仔猪 低血糖症 诊治 养猪专业户 代谢疾病 运动障碍
  • 简介:笔者于2006年2月10日对镇远县某养殖场的1头患蜂窝织炎的病猪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半月前发现患猪后肢局部肿胀,发热疼痛,并不断蔓延扩大,患猪表现跛行,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生长缓慢。

  • 标签: 手术治疗 蜂窝织炎 母猪 发病情况 食欲不振 生长缓慢
  • 简介:斑点叉尾鲴池塘养殖中,细菌性败血的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损失大。该病与放养密度过大、池塘淤泥较厚、养殖水体环境质量差以及饲料质量等有关。笔者现将在实践中诊断与治疗该病的方法介绍如下:

  • 标签: 细菌性败血症 斑点叉尾鲴 治疗 诊断 水体环境质量 池塘养殖
  • 简介:近两年来,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在广西斑点叉尾鮰养殖业中流行,造成鱼苗100%死亡;咸鱼的损失也高达30%~80%不等。为了确定该病病原,本试验对患病斑点叉尾鮰脑、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试验。结果从南宁和合浦两地分离到NN和HP两株G短杆菌,人工感染试验表明,腹腔注射感染可引起健康斑点叉尾鮰100%死亡,浸泡感染可引起30%-55%死亡,并且感染发病的斑点叉尾鮰症状与自然发病症状相似。两株细菌的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和生理生化反应指标均与国外报道的鮰爱德华氏菌参考菌株(JCM1680)相同;两株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与JCM1680菌株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均为99.3%。以上研究证实,NN和HP两株细菌为致病性鮰爱德华氏菌,其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为斑点叉尾鮰肠败血。本研究首次对国内斑点叉尾鮰肠败血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证实了斑点叉尾鮰肠败血在广西斑点叉尾鮰养殖业中的流行及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对国内该病的控制及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斑点叉尾鮰 肠败血症 爱德华氏细菌 鉴定
  • 简介:越冬期的鲤败血是在饲养季节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一种隐蔽型的败血,一般不易为人们所察觉而忽视。鱼类进入越冬期后常骤然发生死亡。当疾病开始时,越冬池内的当年鲤鱼从池底的平静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以后逐渐失去运动的平衡,贴冰层绕半园圈式的游泳

  • 标签: 气单胞菌 流行病学分析 北方寒冷地区 越冬池 出血性败血症 鲤鱼
  • 简介: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为保护增殖和放流施氏鲟鱼,提出的《史氏鲟活体取卵手术》的研究项目,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批准,于19922年正式立项。在黑龙江省水产局的大力支持下,与省农场局合作在勤得利鲟鱼试验站进行了为期4年的试验,并获得成功。用于手术、取卵及缝合试验的施氏鲟鱼4尾,术后成活率75%,取卵量占怀卵量的60%~75%;孵出鲟鱼苗36万尾,其受

  • 标签: 活体取卵 施氏鲟 研究项目 黑龙江省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水产研究所
  • 简介:2005年11月景宁县景南乡某养猪户饲养“外三元”仔猪12头,阉割后1个半月左右发现有1头仔猪阴囊增大,食欲减退,前来诊治,经手术疗法后,仔猪生长良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仔猪生长 手术疗法 腹股沟疝 三元 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