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胬单纯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0例(95眼)翼状胬实施单纯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观察术后反应及胬的复发情况。结果术后除2例复发性胬再次复发外,其他经随访6~12个月未见有复发病例。结论翼状胬单纯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翼状胬疗效可靠。

  • 标签: 翼状胬肉 单纯切除 丝裂霉素C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翼状胬术后应用角膜绷带镜的护理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72例翼状胬术后应用角膜绷带镜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针对角膜绷带镜实施护理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未针对角膜绷带镜实施护理而行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6例:针对角膜绷带镜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3天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患者术后角膜创面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早,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翼状胬肉术 角膜绷带镜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翼状胬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和翼状胬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这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08年 8月至 2014年 11月收治的 120例( 136眼)翼状胬的患者,随机分为翼状胬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组与翼状胬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组,每组各 60例( 68眼)。术后随访 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采取翼状胬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患者复发的有3例 5眼,创面愈合的时间为 3-5天,平均时间为( 4.01±0.21)天。采取胬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的患者复发的有 8例 11眼,创面愈合的时间为 5-9天,平均时间为( 6.26±2.13)天。翼状胬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翼状胬切除联合羊膜移植组,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对翼状胬患者使用翼状胬切除联合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或者使用翼状胬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治疗,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翼状胬切除联合角膜肝细胞移植治疗的复发率更低,角膜的创面恢复更快,其治疗效果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翼状胬肉 切除 两种常用手术 效果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32例脑性瘫痪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16例,试验组1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复健训练治疗,试验组则给予注射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的粗大运动(GMFM)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肌张力改良Ashworth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性降低(P〈0.05);试验组的胭窝角、足背屈角、足外展角的活动范围相比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采用毒杆菌毒素A辅助复健训练治疗儿童脑瘫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脑瘫 肉毒杆菌毒素A 复健训练
  • 简介:目的研究翼状胬切除联合不同移植术式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60例翼状胬患者,随机分为移植术A、B组,每组80例。移植术A组采用翼状胬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移植术B组采用翼状胬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和翼状胬治疗效果、术后干眼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实验情况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移植术B组翼状胬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移植术A组(85.00%)(P<0.05)。移植术B组术后干眼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移植术A组(12.5%)(P<0.05)。结论翼状胬切除联合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效果优于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效果,对泪液功能无不良影响,可降低术后干眼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翼状胬肉切除 不同移植术式 干眼症 临床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翼状胬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翼状胬手术病例500例(556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组织,自术眼上方或下方取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移植片移植到病变切除区缝合。观察术后移植片生长、角膜愈合、翼状胬复发情况。结果术后观察半年至2年,复发率3.42%(19/556)。结论翼状胬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显著控制了术后复发率,是一种易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A型毒毒素用于鱼尾纹和下眼睑皱纹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我院收治的139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于轻中度患者在注射后3~7d,静态纹和动态纹均可消除,中重度患者皱纹变浅,随访4~8个月,未出现鱼尾纹注射效果满意后出现下睑纹加重情况,效果满意。一般维持时间为4~6个月。结论 A型毒毒素对鱼尾纹和下眼睑皱纹作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鱼尾纹 下眼睑皱纹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2只眼中的26只眼翼状胬行暴露巩膜法切除术,另26只眼行改良手术,术后随访18—24月,比较其复发率。结果:行暴露巩膜法胬切除术者,21例治愈,5例复发,复发率为19.21%,其中一例发生睑球粘连。而行改良手术患者,25例治愈,1例复发,复发率为3.85%,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疗效显著。结论:翼状胬的改良手术,效果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翼状胬肉 暴露巩膜法 切除术 术式改良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型毒毒素(botulinumtoxinABTXA)在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thryroidassociatedophthalmopathyTAO)限制性斜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TAO限制性斜视患者42名,根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手术方式)和实验组(BTXA治疗),每组各21名。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资料,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手术方式治疗TAO限制性斜视,术后易出现过矫等不良症状,BTXA治疗TAO限制性斜视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小,效果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TXA注射较手术治疗TAO限制性斜视,具有安全性高、伤害性小、效果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甲状腺相关眼病 限制性斜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A型毒毒素联合切除术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及VAS评分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对照组在手术中采用宝松局部注射;试验组则是采用A型肉毒素注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进行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VAS评分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通过不同的治疗方式,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其中在治疗两个月、三个月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切除术 瘢痕疙瘩 临床疗效 VAS评分
  • 简介:海绵相关真菌丛赤壳属HLS206系座菌目真菌,分离自我国南海丰结海绵。本文对HLS206进行了次生代谢产物研究,通过发酵培养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并应用质谱及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COSY,HMQC和HMBC)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分别确定为chalmicrin(1)、hypocrealesate(2)、岩藻甾醇(3)、豆甾醇(4)和β-谷甾醇(5)。化合物1为首次从座菌目真菌中分离获得;化合物2的有关波谱数据为首次报道。

  • 标签: 海绵相关真菌 丛赤壳属 次生代谢产物 波谱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A型毒毒素与玻尿酸在眉间纹联合注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数字分表法将本院2019年01月-2020年12月纳入的90例眉间纹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实行A型毒毒素治疗(参照组)和A型毒毒素与玻尿酸联合治疗(观察组),对比治疗成效。结果 和参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的持续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明显(P

  • 标签: A型肉毒毒素 玻尿酸 眉间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用A型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眼周皮肤松弛的效果。方法:将于2022年7月-2023年7月期间就诊于本院的眼周皮肤松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总计60例,利用随机分组法将这60例眼周皮肤松弛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接受眼袋整形术治疗的30例患者被划分至常规组,接受注射用A型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的30例患者被划分至研究组,并设置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为评价标准。结果:临床治疗效果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0.00%(P<0.05);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测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仅为3.33%,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则为20.00%(P<0.05)。结论:对于眼周皮肤松弛患者来说,应采用注射用A型毒毒素联合眼袋整形术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 眼袋整形术 眼周皮肤松弛 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踝跖屈肌群强化训练联合注射A型毒毒素对脑卒中后足下垂、足内翻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2021.10—2022.10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脑卒中后足下垂、足内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进行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和观察组(踝跖屈肌群强化训练联合注射A型肉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肌群张力(MAS)、主动关节活动度 (AROM)、被动关节活动度(PROM),以及下肢运动功能10 m 最快步行速度 (10 m MWS)。结果:观察组的MAS、AROM和 PROM评分以及10M MW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踝跖屈肌群强化训练 注射A型肉毒毒素 脑卒中后足下垂 足内翻 步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