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根据近20年来国内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相关文献报道,筛选这一领域具有高影响力的医疗机构,为相关学科评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医疗机构1996-2015年发表的药学服务方面的文献,统计文献涉及的作者单位。用API工具绘制区域间的合作关系交互地图,用Gephi软件绘制机构合作图,筛选核心机构圈。构建影响力评价指标,据此筛选出全国50个在药学服务方面高影响力的医疗机构。结果:检索得到20747篇文献,涉及5763所医疗机构,分布于中国大陆地区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有14208篇文献涉及学术合作,3526篇文献涉及地域间合作。中东部地区学术合作频繁,北京和上海居于核心地位。药学服务领域的学术合作存在明显的"核心圈",50个药学服务高影响力医疗机构中有24个分布于北京和上海。结论:"核心圈"医疗机构在药学服务方面紧密联系,在学科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药学服务 文献计量 合作网络 学科评价
  • 简介:目的通过对心肌缺血实验性指标的测定,筛选出小红参不同溶剂提取物中抗心肌缺血的主要活性部位,并研究其抗垂体后叶素(Pit)致心肌缺血的活性。方法通过小鼠常压耐缺氧试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影响试验、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大鼠离体主动脉环收缩试验,比较小红参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4种溶剂提取物抗心肌缺血的活性强度,以确定其抗心肌缺血活性的主要部位,再进行小红参主要活性部位抗Pit致大鼠心肌缺血的活性研究。结果小红参乙酸乙酯提取物在各试验中均有明显活性,并在NE诱导大鼠离体主动脉环收缩试验中对动脉环的舒张效应明显较强;还能明显对抗Pit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第1期和第2期的T波抬高(P〈0.01),且能明显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结论小红参乙酸乙酯提取物为其抗心肌缺血的主要活性部位,能够对抗由Pit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

  • 标签: 小红参 提取部位 心肌缺血
  • 简介:目的探析临床生化指标检验在病毒性肝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肝病患者共4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选取40例经体检检查肝部健康人员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进行白蛋白等相关临床生化指标检验。比对两组患者白蛋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前白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亮氨酸脱氢酶生化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蛋白,白蛋白等相关生化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病患者开展生化指标检验,为医生的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白蛋白 前白蛋白
  • 简介: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来我院另外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采集静脉血标本进行检验,记录与分析两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检验指标。结果观察组RDW、cTn以及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PLT、PCT、MPV这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检测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血小板相关参数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不同指标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冠心病诊断准确率,能帮助医疗人员及患者了解病情发展状况,对临床治疗及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冠心病 血液检验指标 临床价值
  • 作者: 何海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平昌县人民医院何海【摘要】目的研究在脂肪肝诊断过程中采取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于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共计65例;再抽取2017年7月~2018年10月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脂肪肝患者作为实验组,共计65例。回顾对照组体检报告中的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并与实验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在肝功及血清学指标上均劣于对照组,统计学P<0.05组间项目对比差异显著。结论在脂肪肝患者诊断中,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作为脂肪肝诊断依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NT-proBNP、 PCT指标的药物治疗方案。方法:入组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共 5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在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机械通气氧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独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每次 20万 U静脉滴注,八小时 1次,治疗 7天;观察组则在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因、机械通气氧疗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注射液(用法同上)和参附注射液,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NT-proBNP、 PCT。结果:治疗前二组病患血清 NT—proBNP较, 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NT—proBNP和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而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NT—proBNP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降低程度, P< 0.05。治疗前二组病患血清 PCT较, 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 PCT和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而治疗后观察组血清 PCT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降低程度, P< 0.05。结论:乌司他丁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对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机体炎症情况。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 NT-proBNP PCT指标 药物治疗方案
  • 简介:目的:建立反映经前期综合征(PMS)肝气逆证疗效评价的实验室参考指标。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前瞻法观察受试者3个月经周期,严格按照SOP规定程序采血,以放射免疫法测定经前平颗粒和安慰剂治疗前后正常受试者和PMS肝气逆证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泌乳素(PRL)含量,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服用经前平颗粒的PMS肝气逆证患者E2在排卵期和黄体期均显著升高(P〈0.01),P在黄体期显著升高(P〈0.01),血清PRL、5-HT、NE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1),而安慰剂组上述指标均未得到改善,说明经前平对PMS肝气逆证患者血清E2、P、PRL、5-HT、NE变化有调整作用.可以作为经前平颗粒治疗PMS肝气逆证的疗效观测指标。结论:E2、P、5-HT、NE是PMS肝气逆证病证结合疗效评价标准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经前期综合征 雌激素 单胺类神经递质/血清 疗效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患者临床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低通量透析组(HD)、血液透析滤过组(HDF)、高通量透析组(HFHD),每组40例,分别检测并比较每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血红蛋白(HB)、血钙(Ca)、血磷(P)、C-反应蛋白(CRP)、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评估3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6个月后,HFHD组患者血HB水平显著升高,并高于HD组(P〈0.05),HD组和HDF组患者治疗前后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相比,HFHD组和HDF组血Ca水平显著升高(P〈0.05),HD组无明显变化(P〉0.05);(3)治疗后,HFHD组和HDF组血P、PTH、β2-MG水平显著降低(P〈0.05),HD组3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4)HFHD组患者血CRP水平显著降低,并低于HD组(P〈0.05),HD组和HDF组患者治疗前后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FHD治疗组患者高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HDF组及HD组(P〈0.05)。结论与普通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相比,高通量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毒素,减少透析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高通量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透析 生化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20年2月~2021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前后,分为观察组43例(应用后)和对照组(应用前)4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护理操作、病情监护、风险防控以及应急处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相对更低(P<0.05)。结论:单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够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科护理工作提出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 标签: 急诊科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围绕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讨论其在骨科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预防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本文笔者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护理敏感指标指导下进行专科改善对于预防新生儿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新生儿为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运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专科改善护理方案。结果:外渗发生率观察组为0.00%,对照组为8.89%,P<0.05;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8.89%,P<0.05。结论:在新生儿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期间采用基于护理敏感指标下专科改善护理方案能够有效预防外渗事件发生,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静脉输液 新生儿 外渗 护理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五项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出现肾功能损伤进行分组,分为损伤组和非损伤组,均对其实施五项肾功能生化检测,比较两组检查人群检验结果的差异。结果:损伤组患者的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视黄醇结合蛋白、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非损伤组,阳性率也高于非损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五项肾功能生化检测指标对糖尿病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高,可以为患者是否出现肾功能损伤提供依据。

  • 标签: 五项肾功能 生化检测指标 糖尿病 肾功能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病毒性肝炎患者血小板与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联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1月到2022年3月。研究对象:我院收取的5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诊断确诊,选择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予以血液实验室检测。最后收集并分析患者的血小板、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诊断准确度等数据。结果 研究组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压积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血小板 凝血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后对其心理状态与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内,所有样本均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内前来我院接受相关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样本进行划分,其中35例纳入常规护理组,其余样本纳入叙事护理组。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HAMA、HAMD评分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叙事护理组患者的的HAMA、HAMD评分以及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结果对比后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相较于常规护理法效果更加突出。

  • 标签: 2型糖尿病 叙事护理 心理状态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联合检验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确诊患者40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孕妇40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凝固法和免疫比浊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及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上述五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水平会明显异于健康孕妇,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病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 D-二聚体 凝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联合检验方式对病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高血压确诊患者40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孕妇40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凝固法和免疫比浊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凝血功能和D-二聚体水平进行测定。对比两组检测结果及检测结果阳性率。结果 研究组研究对象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研究对象上述五项指标检测结果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水平会明显异于健康孕妇,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妊娠期高血压病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

  • 标签: 妊娠期 高血压 D-二聚体 凝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后对其心理状态与血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样本范围内,所有样本均在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内前来我院接受相关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上述样本进行划分,其中35例纳入常规护理组,其余样本纳入叙事护理组。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HAMA、HAMD评分以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叙事护理组患者的的HAMA、HAMD评分以及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结果对比后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同时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相较于常规护理法效果更加突出。

  • 标签: 2型糖尿病 叙事护理 心理状态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临床生化检验指标联合血常规在病毒性肝炎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来院检查的3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中的观察组。另纳入同期健康者30名作为对照组。均进行血常规及生化检验。对比2组受检者的生化检验结果、血常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水平显著较低,淋巴细胞计数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白蛋白水平显著较低,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数显著较高(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病毒性肝炎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病毒性肝炎患者同健康体检者相比,血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差异显著,检查对于病毒性肝炎的早期预防、治疗及病情监测进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有助于保护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早期筛查 血常规检验 生化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在 肿瘤患者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引入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计 110 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疼痛护理管理对照组( n=55 )与采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干预实验组( n=55 ),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疼痛观察及时率与疼痛评估准确率高于对照组, P<0.05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在 肿瘤患者疼痛护理质量管理中引入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可提高疼痛观察与评估效果,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 肿瘤 疼痛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