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的诊断、分型及成形术的治疗特点,适应证,术后对关节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康复训练。方法对关节镜下确诊的盘状半月的病例进行分析,用刨削技术及射频汽化技术,对半月部分切除成形,术后全程分阶段进行康复训练。结果术后观察随访,膝关节按LYsholm评分,平均由术前43.5(差)到术后85分(良),麦氏征阴性,重力试验阴性,膝关节活动度平均120°。缩论关节镜下关月成形术为治疗盘状半月有效方法,术后康复必不可少。

  • 标签: 关节镜 盘状半月板成形术 康复训练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对鼻美容整形术患者选择部分筛骨垂直联合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01月收治的70例鼻美容整形术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在手术过程中合理选择部分筛骨垂直展开联合治疗,观察应用效果。结果对鼻美容整形术患者完成手术后进行为期3个月~9个月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呈现出系列并发症现象。对鼻美学效果进行评价发现,满意以及欠满意患者例数分别为64例以及6例。对于欠满意6例患者,主要体现为针对鼻背高度欠满意4例以及鼻背假体轻微倾斜2例;针对鼻尖形态均表现满意。结论鼻美容整形术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部分筛骨垂直的联合应用,可以将术中材料不足问题充分解决,并且呈现出的安全可行显著,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以及美学效果。

  • 标签: 部分筛骨垂直板 鼻美容整形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院前昏迷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对一次时间、安全转运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院前昏迷患者54例为研究组,均实施院前气管插管,另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急诊科收治的院前昏迷患者55例为对照组,均实施入院后气管插管。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确诊时间、急诊室留观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一次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安全转运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家属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院前昏迷 气管插管 一次性置管时间 转运安全
  • 简介: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s,PICC),因其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具有较长留置时间等优点在临床被广泛应用,尤其对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可减少频繁穿刺所致的局部出血和感染,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避免刺激性药物外渗导致的严重后果,为肿瘤患者多程化疗提供了方便;但患者因置发生感染的危险也会增加。

  • 标签: 置管后 护理问题 PICC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化疗患者 肿瘤患者
  • 简介:骨静脉穿刺置,能满足不同病种病人的长期大量输血、输液,以及多次化疗浅静脉的破坏,穿刺极度困难病人的多次输液;可以避免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恐惧感,有利于危重病人抢救。同时也可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2001年10月~2003年11月,我科共行股静脉穿刺置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穿刺方法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股静脉穿刺置管 护理 穿刺方法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T造影是很多胆道手术后拔T前的一项常规检查项目,T造影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为减少T造影相关不良反应,提高T造影准确率,临床进行了多项尝试,如严格规范操作,坚持无菌原则、"三不"原则等。在造影剂方面,通过严格执行造影前碘过敏试验,合理选择、配制造影剂,并在造影时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对症处理,达到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和相关并发症的目的。

  • 标签: T管造影 不良反应 药物
  • 简介:目的观察216个牙髓、尖周炎及其它合并症患牙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与二次法的疗效减轻病人的病痛,防止感染的蔓延。方法将125个慢性尖周炎患牙分为两组,一组63个患牙进行根管治疗术一次法,另一组62个患牙进行根管治疗术二次法,根据临床情况合并牙周情况的应联合牙周治疗;合并根分叉病变的应常规进行根分叉搔刮术;合并咬合创伤的应进行咬合磨改;合并隐裂的在根治疗后行全冠保护;合并根尖吸收的行根内固定术;对酚类制剂过敏的抗过敏治疗。术后随访观察一年。结果半年后一次法和二次法成功率分别为89%、91.5%,一年后两组成功率分别为87%、85.8%。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根管治疗术一次法临床效果良好。对于复杂慢性根尖周炎病人可合并多种疾病,采取多种措施联合治疗。

  • 标签: 根管治疗 临床分析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改良式留置胃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普外科住院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给予改良式留置胃管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留置胃管护理.观察比较2组的一次置成功率、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一次置成功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留置胃管有较好的实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 标签: 留置胃管 改良式 护理 效果
  • 简介: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乳腺癌从基因水平上加以分型,不仅能够判断肿瘤的预后,还能够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本文以腔型乳腺癌为研究方向,从六个方面论述了腔型乳腺癌的认识过程;腔型乳腺癌的形态特征;腔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腔型乳腺癌的基因表达;腔型乳腺癌的分子遗传学;腔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腔型乳腺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管腔型 免疫组化 HER-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横形小切口腕松解术治疗腕综合征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康复情况,分析其治疗价值。方法:取本院3年内(2021.01-2023.12)内120例腕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为传统腕切开减压术治疗,研究组为横形小切口腕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感染、血肿、瘢痕痛与柱状痛、掌浅弓损伤)、康复效果对比,研究组更优(P<0.05)。结论:横形小切口腕松解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不仅能够减少腕综合征患者手术创伤和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快速缓解症状,加速康复过程,值得临床推荐与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膝关节盘状半月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关节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损伤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提升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 盘状半月板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康复护理应用于膝关节镜半月损伤手术围术期患者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选择2021年9月-2022年9月,研究主体为该阶段我院收治的100例半月损伤患者,以随机方法完成分组后,一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一组50例,应用康复护理(观察组)。详细分析和记录各组患者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 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后,从生活质量评分角度分析,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从膝关节功能评分角度分析,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镜半月损伤患者在围术期间给予康复护理措施,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改善其生活质量,故在临床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膝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围手术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使用阿奇霉素雾化治疗睑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使用阿奇霉素雾化治疗睑腺功能障碍的患者,以随机抽签法的方式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检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阿奇霉素雾化治疗睑腺功能障碍,治疗结束之后进行测量患者眼表疾病的指数(OSDI) 、泪膜破裂的时间(BUT) 、泪液分泌试验和角膜荧光的染色(CFS)以及临床疗效,两组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三周以后 观察组(OSDI)评分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的时间、泪液分泌的长度均长于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雾化治疗睑腺功能障碍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雾化治疗对睑腺功能障碍的使用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雾化治疗 睑板腺 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自发性气胸,不同置深度时肺复张效果及发生意外脱的差异。方法将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因自发性气胸入住呼吸内科、急诊科的患者及住院期间发生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共41例,按发生气胸先后顺序随机分入深置组和浅置组,以置治疗后48h时肺完全复张为治疗有效的标准,分析深置、浅置两组肺复张效果的差异,同时观察两组发生意外脱的差异。结果深置组21例,有效14例,有效率66.67%,浅置组20例,有效14例,有效率70.00%。深置组脱1例,发生率4.76%,浅置组脱8例,发生率40.00%。深置组与浅置组肺48h复张率相近,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两组意外脱发生例数,以治疗结束为为观察终点,深置组较浅置组脱发生率低,两组脱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为软管,刺入胸腔拔出导丝后其位置并不固定,已经过多名患者的正、侧位胸片证实,导管头部可能处于胸腔的上、中,肺前、后等各个部位,是否与导管进入的方向有关有待研究,导管是否有游离于气体聚集处的倾向尚无证据。深置组与浅置组肺复张效果接近,可尽量采取深置的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同时减少意外脱的发生。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气胸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行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术,探讨其在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7例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术。术后3d、7d及2周对其复查超声,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7例患者淋巴囊肿均一次超声引导下置成功,引出液体量105.0~487.0ml/d,平均引出液体量(185.6±113.7)ml/d。患者术后随访2周,淋巴囊肿消失,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治愈出院。27例患者中,因1例多房淋巴囊肿合并感染,在置引流后、囊内注入抗生素治疗3d,7d复查囊腔缩小,2周后复查囊腔完全闭合。除1例合并感染者超声引导下置管过程中有疼痛感外,余患者均未见疼痛等发生,所有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术对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为临床治疗卵巢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超声引导 置管引流 卵巢恶性肿瘤 淋巴管囊肿
  • 简介:目的分析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内固定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内固定修复术,对照组采用微型钛内固定修复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2组患者术后伤口全部愈合拆线,并无感染。对照组有1例钛钉移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钉联合小型或微型钛内固定修复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颌骨骨折 颌间牵引钉 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使用阿奇霉素雾化治疗睑腺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使用阿奇霉素雾化治疗睑腺功能障碍的患者,以随机抽签法的方式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检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阿奇霉素雾化治疗睑腺功能障碍,治疗结束之后进行测量患者眼表疾病的指数(OSDI) 、泪膜破裂的时间(BUT) 、泪液分泌试验和角膜荧光的染色(CFS)以及临床疗效,两组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三周以后 观察组(OSDI)评分低于对照组,泪膜破裂的时间、泪液分泌的长度均长于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雾化治疗睑腺功能障碍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雾化治疗对睑腺功能障碍的使用疗效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奇霉素 雾化治疗 睑板腺 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