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7 个结果
  • 简介:木僵状态是在意识清晰状态下出现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综合症。轻者言语和动作明显减少或缓慢、迟钝,又称为亚木僵状态;重者全身肌张力增高,随意运动完全抑制,出现蜡样屈曲、面无表情、不吃不喝、对外界刺激均无反应。木僵状态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可无任何原因的转入紧张性兴奋状态。木僵状态患者全身肌能严重抑制,

  • 标签: 木僵状态 全身 护理 精神病患者 抑制 肌张力增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对疾控精神文化的理解,制定推进疾控文化建设方法。方法 调查研究展开时间为2020年6月-12月,对象为疾控中心65名工作人员,以意见表方式对疾控精神关键词做征集,分析征集结果。结果征集的关键词中前三名为,敬业奉献占比73.85%,团结协作占比56.92%、爱岗敬业占比52.31%。结论 不断提炼疾控精神实质,完善管理制度、人才培养、品牌文化打造、营造文化氛围、加强团队建设,才能有效推进疾控文化建设与发展。

  • 标签: 疾控中心 疾控精神 疾控文化建设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卫生专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北京回龙观医院2010~2014年收集上报的不良反应报告365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品种类、因果关系评定及程度、合并用药情况、累及系统一器官及临床表现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5份不良反应报告中,21~30岁患者最多,有111例(占30.41%);抗精神病药引起的ADR居首位,有345例(占74.35%),涉及14个品种,以利培酮、奥氮平、氟哌啶醇、喹硫平、阿立哌唑排名前5个品种频率最多(占68.12%);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一器官主要为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的损害,分别占30.25%和18.86%。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与上报工作,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以合理用药为目的,加强不良反应分析、评价,及时干预和疏导,尽可能实施个体化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精神专科医院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患者女,68岁.确诊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10年余.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左侧肢体偏瘫;长期口服厄贝沙坦片(irbesartan,吉加片)150mg,每日1次;盐酸吡格列酮片(pirogliride,瑞彤片)15mg,每日1次及盐酸格列吡嗪片(glipizide)5mg,每日3次(餐前).

  • 标签: 氨氯地平片 精神异常 病例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 抗高血压药
  • 简介:目的了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统计分析我院药库微机管理系统提供的2002-2003年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数据.结果2002-2003年我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中美施康定片和安定片的用药频度都处于第1位,吗啡类制剂用量增幅较大.结论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作为特殊管理的药品,应加强药品管理和注意合理用药.

  • 标签: 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 2002-2003年 用药分析 药库微机管理系统 美施康定片
  • 简介:目的 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CCMD-2-R有关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且BPRS总分≥18分 ,服用利培酮满12 wk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分别用治疗前 、后BPRS总分的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71例在治疗12 wk后平均减分率为(64.2±9.2)%,其中痊愈率9.9%(7/71),显效率84.5%(60/71),进步5.6%(4/71),无效0(0/71),总有效率为94.4%。结论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

  • 标签: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人血清中3种抗精神病治疗药物(氯丙嗪、地西泮、氯硝西泮)浓度HPLC色谱法。方法:以甲醇:乙腈:水:正丁胺:冰醋酸(16:36.5:47.5:0.03:0.02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柱温50℃,Nova-PakC18柱5μm(150mm×4.6mm)为分析柱。结果:3种治疗药物得到一次性分离,在检测浓度为0.1-20μg·m1^-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方法回收率为92.6%-98.6%。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小于5.1(%),最低检测浓度为l0-20ng·m1^-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用血量少、灵敏、准确:并可用于该类药物急性中毒快速定性和定量分析。

  • 标签: HPLC法 测定 血清 抗精神病药物 氯丙嗪 地西泮
  • 简介:摘要: 本文以文献回顾分析法对国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现状进行对应的研究分析,主要内容有严重精神障碍与社区管理简单介绍;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的服务模式;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其中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内容包括国内相关严重精神障碍社区管理服务的发展时间很短;基层医疗机构缺乏精神专科人才;医疗等救助机制不健全和缺失等。

  • 标签: 社区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 现状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当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压力不断増加,导致各类精神疾病频发,其中精神分裂症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疾病,随着医学技术进步,针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方式多样,并且治疗效果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在康复护理当中,护理的内容与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从患者的组织、管理、社会技能训练与心理干预等方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就当前康复护理的研究进行进行总结分析。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研究进展 总结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科专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叙事护理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8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医院精神科专科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叙事护理,对比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经护理,患者医疗知识水平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针对数据差异,以P

  • 标签: 精神科 护理模式 叙事护理 生活质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发育迟缓患儿护理过程中应用康复护理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精神发育迟缓患儿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康复护理,对比患儿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患儿临床发育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针对数据差异,以P

  • 标签: 儿科 精神发育迟缓 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收治53例精神障碍患者,针对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暴力的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及防范措施,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伤残率显著降低。结论;对入院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精心、认真的入院评估,多巡视查房,对高危患者人群密切观察病情,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减少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障碍 暴力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情绪评分、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PSQI、SQL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器质性精神障碍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精神科患者54例,时间为2020年9月-2022年9月,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舒适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舒适度及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舒适度(91.33±4.37)分、护理质量(92.82±5.1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0.15±2.46)分、(82.55±3.50)分,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2.59%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能使患者舒适度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舒适护理 精神科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