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口腔正畸患者面(牙合)像与石膏模型、X线片一样已经成为口腔正畸医生诊断、治疗必备三大临床资料之一.口腔正畸临床研究需要高质量资料积累,因此正畸患者面(牙合)像医学摄影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医疗辅助技术工作.如何利用照相机将摄影元素与口腔正畸专业特点相融合,真实、准确、清晰地反映正畸患者口腔中相关信息,不仅需要拍摄者了解摄影及口腔正畸相关知识与技术,还需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准确、熟练掌握.

  • 标签: 口腔正畸 医学摄影 正畸患者 实用技术 牙合 石膏模型
  • 简介:由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口腔种植中心承办中华口腔医学会继续教育项目“口腔种植临床技术”学习班(项目编号:口继2006-11)将于2006年8月21-25日(8月20日报到)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举办。本次种植学习班以“现代口腔种植修复技术”为主题,将着重介绍最新临床技术和方法,包括口腔种植新进展、种植外科中植骨技术、骨再生引导膜技术、上颌窦提升技术、即刻种植牙技术、种植牙即刻负载、种植牙修复美学、无牙颌种植义齿修复、种植修复体制作过程、支抗用微小种植体植入、并介绍常用口腔种植系统。

  • 标签: 口腔种植 临床技术 学习班 华西口腔医学院 即刻种植牙 中华口腔医学会
  • 简介: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技术细节改良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因龋坏、外伤等原因所致全部或部分牙根根面位于龈下残根或残冠患者34例(患牙38颗),均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术中采用改良球钻、EX-21EF车针等技术细节处理,术后6周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26颗患牙评价为满意,占68.4%;7颗基本满意,占18-4%;5颗不满意,占13.2%,其中2颗患牙邻面暴露不佳,1颗患牙根分叉区断面暴露不佳,2颗惠牙龈缘与邻牙明显不协调。结论使用改良球钻和EX-21EF车针可提高牙冠延长术中去骨效率和效果;行内斜切口、去除游离牙龈后,测量并记录切端牙体组织至龈缘距离,此距离增加3mm即为预期去骨位置,该方法简单可靠,对术前断面位于龈上或龈下患牙均适用;缝合后再用高频电刀切除和修整腭侧龈瓣,可使龈瓣更准确地复位于预期位置。

  • 标签: 牙冠延长术 生物学宽度 残根
  • 简介:讲座内容:随着口腔治疗技术与材料发展,以及人们对口腔美学日益关注,口腔修复体和牙体组织及牙周组织之间长期稳定性与协调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为了提高美学修复治疗效果、促进美学修复标准化与规范化,本次讲座特邀中日两国粘接美学修复专家讲座,以使口腔科医生掌握审美粘接修复诊治正确理念,并正确应用于日常治疗工作之中。

  • 标签: 技术讲座 粘接修复 审美修复 世界 口腔治疗 口腔美学
  • 简介:一、病例报道吕××,女,8.5岁,因前牙不齐要求矫治。检查:混合牙列6666中性关系,22反,2112重叠,CC存在、无松动。间隙分析,可利用间隙与必须间隙差值11mm。二、治疗过程采用2×4矫治技术,拔CC,22粘方托槽并用0.014″(0.35...

  • 标签: 2×4技术 替牙期 错 矫治技术 可利用间隙 混合牙列
  • 简介: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口腔修复、牙体牙髓及口腔材料专业委员会协办第三届国际口腔粘结技术大会将于2008年9月26-28日在中国西安召开。此次大会主题是:口腔粘结基础与临床持久性。20余名国际知名专家将莅临大会做专题学术报告,会议期间还将举办相关产品展览。

  • 标签: 口腔粘结 国际口腔 大会征文
  • 简介:钛及钛合金具有良好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是骨科植入物和牙种植体首选材料,但其较高弹性模量对临床应用产生一定影响。钽金属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多孔钽具有低弹性模量、较高表面摩擦系数、优异生物学特性等特点,展现了良好应用前景。本文将对钽及多孔钽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在组织工程学及口腔医学中应用几方面作一综述。

  • 标签: 多孔钽 表面改性 植入体
  • 简介:一、病历摘要患者女13岁,汉族。主诉:“地包天”、牙齿不齐求治。患者乳牙(牙合)期即出现前牙反颌,未行治疗,家族中有类似错颌情况,全身状况良好。二、临床检查患者正面观颜面基本对称,侧面观呈凹面型,上颌后缩、下颌前突。否认口腔不良习惯。口内检查:恒牙(牙合),17、27、45口内未见,双侧尖牙、磨牙近中关系。上下颌牙列轻度拥挤,上牙列中线基本居中,下牙列中线右偏约3mm。前牙反覆盖约3mm,反覆(牙合)约3.5mm,下颌不能后退至切牙对刃.

  • 标签: Tip-Edge差动直丝弓技术 牙齿不齐 骨性Ⅲ类 稳定性 矫治 口腔不良习惯
  • 简介:目的:评估使用颊脂垫皮瓣技术预防经复杂穿颧骨种植体手术治疗上颌骨萎缩患者局部并发症。材料和方法:本文整理了在2005年5月至2007年11月期间.通过使用口内颧侧区域复杂种植手术治疗完全牙列缺失患者.均患有严重上颌骨萎缩症.接受了传统和经颧骨区域种植体手术。术前上颌骨种植体区域使用全景X线片,CT扫描检查.评估该区域基本解剖条件及相关病理性改变。结果:8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57岁.在颧骨区域使用颊脂垫皮瓣技术修复上颌骨萎缩症。在患者种植体上经固定修复体修复后恢复上下颌咬合.术后观察追踪病例最少15个月.常规修复体,颧骨修复体没有失败.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临床上使用颊脂垫皮瓣技术修复成功率高.上述临床实践表明该技术在预防和治疗颧骨区域复杂种植手术后口内软组织并发症上可操作性强.效果显著。

  • 标签: 颊脂垫皮瓣技术 并发症预防 穿颧种植体
  • 简介:传统埋入式和非埋入式体分别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提出,并经多中心调查报道均有满意成功率,而且在种植体负重后都有相似的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0.5-1.5mm)。近年来,引入了一次手术埋入式种植体,种植体植入后立即安放愈合基台。一些研究报告了这种种植方式短期内良好效果。最后,又提出了将埋入式种植体颈部置入牙槽嵴水平上方式,来修复后牙缺损。这种方式有利于二期手术以及修复体制作,并使骨吸收减少。

  • 标签: 种植体 冠根向位置 埋入式种植体
  • 简介:目的:探究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在穿颧种植手术应用方法。方法:选取一例上颌骨重度萎缩48岁男性患者,利用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进行双侧穿颧种植体植入,结合前牙倾斜植入两枚植体。术后6月完成最终修复。结果:该患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术后观察3年,各个植体均未见明显骨吸收,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系统能够有效规避穿颧种植风险,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颧种植体 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 上颌骨萎缩
  • 简介:软组织量缺乏给口腔患者预后造成诸多不理想,软组织膨胀技术是解决软组织量缺乏较理想方法。本文论述了从传统软组织扩张器到自动渗透性软组织扩张器应用于软组织膨胀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可用于口腔软组织膨胀几种高强吸水树脂研究现状。

  • 标签: 口腔软组织膨胀 软组织扩张器 高吸水树脂
  • 简介:2010年5月9日,全国口腔护理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暨牙刷分标准委员会在扬州市邗江中国牙刷之都杭集镇正式成立。国家、省、市相关部门领导和扬州市副市长闻道才、邗江区委书记程裕松等出席。成立大会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崔毅主任主持。

  • 标签: 护理用品 委员会 标准化 口腔 扬州市 邗江区
  • 简介:“粘结牙科学”出现大大简化了窝洞制备指导原则。现行窝洞制备设计方案与范围扩展主要是基于龋病病损范围与形状.在可能情况下会稍稍扩展制成洞缘斜面从而符合微创牙科学现代理念。各种新型去龋技术不断涌现.比如使用塑料和陶瓷车针、改良龋坏显示染色剂、酶促龋坏溶解剂、龋坏选择声磨技术、气磨技术和激光消融技术。这些技术都旨在尽可能选择性地去除或帮助去除龋坏感染组织.同时最大程度地保留龋坏累及组织(累及层).从而做到微创治疗。每一种技术都需要一个特定去龋终点.并会形成不同性质剩余牙本质基底,因而对粘结方法接受力也不同。本文综述了去龋技术最新进展及其对剩余牙本质组织粘结能力影响。

  • 标签: 微创牙科学 牙本质龋 去龋 复合体 牙本质界面的粘结力
  • 简介:背景:在超重个体和西方人群中制备最佳厚度股前外侧皮瓣是一项挑战。作者描述了一种新颖蜂窝技术,用于超重患者超薄股前外侧皮瓣制备。方法:40例体重指数大于25kg/m患者需要薄股前外侧皮瓣进行重建,随机分配到蜂窝技术组或显微分离技术组。蜂窝技术组使用Cavitron超声波手术抽吸器进行皮瓣修薄,显微分离技术组中使用常规显微分离技术进行皮瓣修薄。

  • 标签: 股前外侧皮瓣 皮瓣制备 荧光血管造影 超声吸引器 试验研究 吲哚菁绿
  • 简介:目的:颈动脉三角区肿瘤准确诊断及明确肿瘤与颈动脉关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MSCTA)后处理技术对颈动脉体瘤及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诊断价值以及明确肿瘤与颈动脉关系价值。方法:分析收治19例颈动脉三角区神经鞘瘤和4例颈动脉体瘤MSCTA影像学资料,结合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等图像后处理技术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28层螺旋CT血管造影均能提供高分辨率、立体直观影像学资料,准确显示肿瘤实质情况及其与颈动脉位置关系。MPR能提供神经鞘瘤瘤体精确影像,但与血管关系显示较差;MIP和VR则能直观地显示颈动脉影像及其移位情况。MPR和MIP能从不同观察面显示颈动脉体瘤实质情况,同时显示血管与肿瘤关系;VR是颈动脉体瘤最佳成像方式,能提供精确瘤体与动脉关系,如瘤体包膜与血管外膜关系等。联合应用MPR、MIP和VR技术,能提供敏感精确影像。结论:MSCTA后处理技术能为神经鞘瘤及颈动脉体瘤提供高质量诊断信息,有效鉴别肿瘤;同时其能显示肿瘤与颈动脉三维关系,提高手术安全性。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颈动脉 神经鞘瘤 颈动脉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