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研究对象与方法:1966—2008年13项前瞻性研究、19个队列、177025人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共发生11000余次血管事件。Meta分析结果显示:每日摄盐量增加86mmol(约相当于5g),脑卒中相对风险增加23%(P=0.007);9项研究显示摄盐量与脑卒中风险相关(其中4项有显著性),而3项得出阴性结果。

  • 标签: 疾病风险 心脑血管 摄盐量 META分析 相对风险 阴性结果
  • 简介:目的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SORL1基因rs2070045位点基因多态与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应用SORL1、sortilin—relatedreceptor、Alzheimer等关键词,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文章并附以文献追溯方法。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篇文献共11组不同种族人群纳人分析.共有AD组2927例,对照组3869例。AD组和对照组rs2070045位点基因多态现象中GG+GT基因型频率与最常见的纯合子TT基因型频率比的合并比值比(OR)值为1.19,95%可信区间为1.08~1.31.Z=3.39.P=-0.0007,等位基因频率合并OR值为1.17,95%可信区间为1.07~1.27,Z=3.67,P=0.0002。结论SORL1基因rs2070045位点多态性与AD患病风险相关。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SORL1基因 多态性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Essen卒中风险评估(ESRS)体系可准确评估非心源性缺血性脑卒中(IS)复发的风险。而TOAST(TrialofOrg10172inacutestroketreatment)分型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病因分型。本研究着眼于传统与改良的TOAST分型与ESRS的关系,从而间接了解非心源性IS的病因分型与复发风险的关系。方法①对连续纳入的非心源性IS患者行ESRS评估,将其分为低风险组(ESRS〈3分)和高风险组(ESRS≥3分);②改良TOAST分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AT),小动脉病变(SAD),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脑卒中(SOD)及不明原因的缺血性脑卒中(SUD)。比较不同ESRS分值组之间TOAST分型的构成。结果纳入的316例非心源性IS患者中低风险组93例(29.4%),高风险组223例(70.6%),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以下简称AT)161例(50.9%),SAD68例(21.5%),SOD22例(7%),SUD65(20.6%)。不同ESRS分值组中不同病因分型的构成存在一定差异(P〈0.0001)。低风险组中AT较少(18/93VS161/316,P〈0.0001),SOD较多(18/93vs22/316,P=0.003),而高风险组中SOD相对少(4/225vs22/316,P=0.012)。高风险组中大动脉粥样硬化的比例并无明显高于低风险组的趋势(P〉0.05),小血管病变的比例也不明显低于低风险组(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①ESRS分值愈大则出现罕见病因IS的概率可能愈小,而尚不可认为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性IS的几率就愈大;②ESRS评分系统所包含的危险因素对于大小血管病变的影响可能是等同。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病因分型 危险因素
  • 简介:老年痴呆是指由于神经退行性病变、脑血管病变、感染、外伤、肿瘤、营养代谢障碍等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认知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老年疾病,常见的类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血管性痴呆(VD)和混合性痴呆等。老年痴呆除了表现认知功能障碍以外,多可伴有程度不同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所以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使用较为普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老年痴呆伴发BPSD的显著疗效已被人们广为认同,但是近年来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抗精神病药物会增加老年痴呆患者脑血管意外(CVAEs)的风险,甚至增加了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老年痴呆 脑血管意外
  • 简介:4.3.5颈动脉干预试验卒中患者心血管结局事件的另外一些研究数据,来自比较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研究。但是仅有2项研究在报告了卒中和死亡发生率的同时,也报告了心肌梗死(myocardialinfarction,MI)的长期发生率。

  • 标签: AHA科学报告 心血管疾病 风险评估 风险预测 卒中 血管疾病
  • 简介:目的调查重庆市渝中区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及卒中发生风险的认识情况。方法于2011年1月至12月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在渝中区抽取1000户住户,每户确定一位女性居民,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面对面的方式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及自身卒中风险的认识情况。结果共682例调查对象完成了问卷调查。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传统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为53.8%~88.0%;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仅为17.2%,文化程度、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既往卒中病史与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独立相关(P〈0.05);自身存在的卒中危险因素数量越多,认识到存在卒中风险的比例越高(P〈0.05)。结论社区女性居民对卒中风险的认识水平偏低,尤其是存在卒中危险因素的女性,其卒中风险认识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卒中 女性 卒中危险因素 卒中风险
  • 简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已成为颈动脉狭窄重要的治疗方法,但依然具有一定的围手术期风险。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很多,本文对包括患者状况、病变解剖特征、术者经验以及器具的选择等因素对CAS的安全性和疗效影响的文献进行综述。

  • 标签: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危险因素 卒中预测
  • 简介:目的:了解社区照顾者对老年常见安全风险知信行的现状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社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重庆市4个社区280名老年人的照顾者就老年常见安全风险知信行水平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知信行总分(61.72±6.99)分。照顾者文化程度、职业、知识维度得分以及老年人年龄、居住地、患病情况和是否发生过安全风险是照顾者对老年常见安全风险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社区照顾者对老年常见安全风险的知信行水平现状有待提高,社区护士应在家庭访视中加强开展全面、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 标签: 社区 照顾者 老年人 安全 知信行理论模式
  • 简介:PRKCH(编码蛋白激酶Cη的基因)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已知,在日本人群的PRKCH中,1425G/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rs2230500)与缺血性卒中显著相关。本研究旨在评估,在中国人群中,该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及其他类型卒中的关系。通过病例对照法,本研究共纳入1209例卒中患者和1174例对照者。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卒中 中国人群 H基因 脑出血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