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明确老年人肺部感染患者并发胃潴留相关危险因素,及胃潴留与患者疾病严重度、预后火系,以利预防和及时处理,减少老年患者死亡率。方法用Logistic同归分析方法分析83例不同程度肺部感染患者并发胃潴留相关危险因素,如感染病情、脑血管意外、尿毒症、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低血钙、MODS、机械通气等情况;分析并发MODS患者器官功能小全数与胃潴留存在是否相关;并分析胃潴留患者预后。结果病情严重(APACHEⅡ评分高者)、尿毒症、代谢性酸中度、低钾血症、脑血管意外、MODS、机械通气等是老年人肺部感染继发胃潴留危险因素;老年人肺部感染并发MODS患者,脏器功能衰竭数量与胃潴留发生成正相关;老年人肺部感染并发胃潴留者预后差,死亡率高。结论提示老年人肺部感染者发生胃潴留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是并发MODS患者,听且病情越严重,胃潴留发生越多,预后差。

  • 标签: 老年人 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胃肌轻瘫
  • 简介:肌少症这个概念最初由Rosenberg在1989年提出,用于描述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肌肉减少现象[1]。2011年,国际肌少症工作组将其定义为与衰老相关进行性全身肌量减少和/或肌强度下降或肌肉生理功能减退[2]。全球目前约有5千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高达5亿[3]。肌少症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病,数据显示西方国家65岁及以上老年人患病率约为20%[4]。它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骨质疏松、跌倒、骨折和残疾风险及全因死亡率[5],需要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在某些风湿免疫性疾病例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因慢性消耗而引起肌肉量减少,这种情况被称之为类风湿性恶病质[6]。其他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否也会引起肌肉减少,肌肉减少是否影响肌少症病情发生发展目前还不清楚。本文将从横断面研究和长期观察性试验入手,分析风湿免疫性疾病和肌少症之间关系。

  • 标签: 风湿免疫性疾病 肌肉 类风湿关节炎 数据显示 老年人 功能减退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病急症和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并随增龄而增加.国外文献报道,超过60%AMI发生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约三分之一发生在75岁及以上老年人,而所有因心梗死亡患者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了约60%[1].

  • 标签: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早期诊断 人口老龄化 心血管病 国外文献
  • 简介:目的探讨体力活动与老年认知功能之间关联,并探究二者关系是否由抑郁介导。方法2017年1-3月在上海市黄浦区招募60岁及以上老年居民开展横断面调查,认知功能受损和抑郁评估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体力活动评估采用GPAQ量表,内容包括职业活动、休闲锻炼、日常交通、家务劳动四个方面。运用R3.1.0进行中介效应分析,探讨抑郁是否作为中介变量介导体力活动与老年认知功能之间关联。结果1005例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69.1±7.6)岁,其中男性472例,女性533例。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高血压及脑卒中史后,与每周体力活动不足600METs-min对象相比,每周体力活动达600METs-min以上者患认知功能受损与患抑郁OR值(95%CI)分别为0.14(0.06~0.37)与0.11(0.04~0.28)。抑郁与认知功能受损存在正向关联,MMSE评分随着CES-D评分增加而降低(P〈0.001)。中介效应分析显示,体力活动对认知功能受损直接作用为-0.148(95%CI:-0.303-0.034),体力活动通过抑郁对认知功能受损间接作用为-0.046(95%CI:-0.105--0.015);抑郁部分介导了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受损之间关联,可以解释二者关系23.8%(P〈0.01)。结论体力活动与认知功能受损存在负向关联,抑郁在二者关联起到中介作用。

  • 标签: 体力活动 认知功能受损 抑郁 中介作用 流行病学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on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为特征常见肺部疾病,肺功能呈进行性进展,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1]。目前为止,COPD仍然是一个严重并且日益突出全球性健康问题。据统计,到2020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发病机制 发病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病年龄有2个高峰:45~55岁为第1个高峰,65~75岁为第2个高峰。老年女性是乳腺癌患者特殊群体,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内科基础疾病多,对手术、放化疗甚至内分泌治疗不能耐受,因此对老年乳腺癌患者治疗在临床上已然成为一大难点。中医药治疗老年乳腺癌有着不良反应少、接受度高、改善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命等优势,本文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老年乳腺癌 临床特点 中医论治 乳腺癌患者 内分泌治疗 老年女性
  • 简介: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年发病及死亡数尚无精确统计,较可信测算每年因肝癌死亡者近50万人.其中约1/4发生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主要原因,另外还与丙型肝炎有关,所以肝癌多合并肝炎或肝硬化.这些患者往往因年迈、肝病病程长、合并症多而病情复杂,肝癌诊断和治疗有较大难度.

  • 标签: 70岁以上 肝癌病人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诊治 原发性肝癌 诊断和治疗
  • 简介:目的评估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PTCA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1997年4月至1999年3月427例PTCA患者,其中甲组(≥60岁)284例和乙组(《60岁)143例.记录术前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手术成功标准为:残余狭窄《30%,TIMI血流3级及无严重并发症.结果与乙组比较,甲组女性比例显著增多(28.5%比11.7%,P《0.05),不稳定性心绞痛(P《0.05)和多支病变(P《0.005)增多.两组PTCA手术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甲组15例和乙组2例手术失败,除甲组1例术后残余狭窄》30%外,其余均因导引钢丝不能通过慢性冠状动脉完全阻塞病变所致.结论年龄≥60岁冠心病患者PTCA临床成功率和并发症与年轻患者相似.

  • 标签: 年龄 PTCA 冠状动脉造影 老年人 冠心病
  • 简介: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变,平均寿命延长,老年大肠癌患者发病牢也逐渐增加。为研究老年大肠癌患者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特点,以达到“根治肿瘤,改善生活”最终目的,现归纳分析北京海军总医院于2002年10月~2008年8月收治70岁及以上老年大肠癌患者123例,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大肠癌患者 围手术期治疗 老年 围手术期处理 恶性肿瘤 海军总医院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拔牙手术患者疼痛特征,以及舒适护理干预效果,为寻求减轻拔牙手术疼痛有效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接受拔牙手术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老年组),另选择70例接受拔牙手术非老年患者作为非老年对照组。两组患者接受相同拔牙手术和护理。进一步将老年组患者随机分为舒适护理亚组和常规护理亚组,每组35例。常规护理亚组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舒适护理亚组行与常规护理亚组相同常规拔牙手术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所有患者咀嚼痛和咬痛程度进行量化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拔牙后1d和2d老年组咀嚼痛和咬痛评分均明显高于非老年对照组(P〈0.05、0.01)。拔牙后1d和2d舒适护理组咀嚼痛和咬痛症状均比常规护理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老年患者拔牙后咀嚼痛和咬痛程度显著高于非老年患者,拔牙时牙科医师应当充分重视老年患者疼痛特征,有利于进行拔牙手术;舒适护理能够改善老年拔牙手术患者疼痛,具有较大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老年 拔牙手术 疼痛 舒适护理
  • 简介:随着人均寿命增加和人口老龄化,与衰老相关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正常衰老过程内分泌系统伴随着一系列生理性改变,老年人(≥60岁)由于机体调节和适应能力下降,发生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几率也越来越高.本文旨在探讨老年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疾病临床特点和诊疗策略,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和减少死亡率具有切实临床意义.

  • 标签: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老年人 诊疗 人均寿命 衰老过程 人口老龄化
  • 简介:我国已步人老龄化社会,鼻窦炎是老年人最常见疾病之一。老年性慢性鼻窦炎诊治是耳鼻咽喉科领域重要课题[1]。由于老年患者通常合并多种长期慢性疾病、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受损或功能障碍,这些并存全身疾病增加了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2]。为提高手术治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术前评估,作好手术患者生理和心理准备,规范老年性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至关重要。本文就老年性慢性鼻窦炎临床特点,对手术适应症选择、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风险评估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慢性鼻窦炎 手术风险 老年性 多器官功能受损 围手术期处理 慢性疾病
  • 简介: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重建异常代谢性骨病。骨重建异常主要表现在骨转换中出现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异常活跃,或成骨细胞骨形成功能明显衰退,前者常见于绝经后骨质疏松和内分泌疾病诱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后者主要见于老年骨质疏松症。6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显著,是我们临床诊治骨质疏松症主要服务人群。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形成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破骨细胞骨吸收 绝经后骨质疏松 治疗
  • 简介:衰老(aging)作为目前生物医学研究重大热门问题,越来越受到更多研究者关注;2014年仍然取得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研究结果,学科共识日趋一致.为了更好地给国内从事衰老与抗衰老研究及应用人员开阔研究思路,本述评与2012年[1]、2013年[2]风格有所不同,在描述国内外这些成果丰富衰老研究专家及其主要成果同时,探秘得到这些激动人心结果研究思路以及相关前期实验依据.

  • 标签: 抗衰老 医学研究 国内外
  • 简介:目的比较单纯Bobath手法治疗和头针结合Bobath治疗脑卒中后痉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头针结合Bobath治疗,对照组常规Bobath手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效果。结果实验组抗痉挛效果优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分级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Bobath治疗脑卒中后痉挛,疗效优于单纯Bobath手法治疗。

  • 标签: 头针 BOBATH法 脑血管意外 痉挛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就诊36例老年性红斑狼疮患者为观察组,同期就诊40例中青年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表现、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变化、治疗方案和误诊情况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浆膜炎、肾、肺、心脏、血液系统、肌肉痛和神经损害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观察组蝶形红斑、肾损害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抗ds-DNA抗体阳性、C-反应蛋白(CPR)升高、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尿蛋白阳性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接受间歇静脉滴注环磷酰胺疗方案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0.05);观察组患者首次就诊误诊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11%15.00%,〈0.05)。结论老年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起病隐匿,且疾病活动指数低,容易漏诊和误诊,应该引起重视。

  • 标签: 老年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表现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