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作者: 施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18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9期
  • 机构:上海市静安区芷江西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0070
  • 简介:目的:门诊护理工作中,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具体内容、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2020年6月,结束时间:2022年6月,84例患者为参考对象,分为2组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随机抽样法,对其调查后发现,2组患者均在门诊部就医;其中,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用于实验组,各组收纳样本数为42,比较效果(就诊等待时间、满意度评分)。结果:关于挂号等待时间、检查等待时间,对实验组抽取门诊患者展开评测,数据相比对照组,实验组表现低,P<0.05;满意度中,实验组评分VS对照组评分,较高,P<0.05。结论:门诊患者中,在缩短就诊等待时间,提高满意度方面,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效果确切,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门诊护理工作;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就诊等待时间;满意度
  • 作者: 施玥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2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智护训练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33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出生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16例,对照组患者1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新生儿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儿接受新生儿智护训练,本次研究选取时间跨度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对两组患者运动发育指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服务态度、护理技术以及沟通交流)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运动发育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智护训练可以提高新生儿运动发育指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智护训练;产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在发热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2020.05至2021.12间本院发热门诊收治的1010例发热患者,对其个人信息进行总结和分析,再应用捻纸团的方式分组,分别为实验组(抽到1)和对照组(抽到2),每组505例发热患者。实验组应用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根据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对比对照组显著低于实验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险因素管理模式 发热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重点研究在消化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内本院急诊科收治的120例消化类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优质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精细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6.7%),两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科病房护理过程中融入精细化管理,不仅有益于提升护理质量,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而值得在临床方面大力推广。

  • 标签: 精细化管理 消化科 病房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探索和实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门诊接收的1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观察两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应用于门诊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采取因子分析的方式对风湿免疫科室的护理质量工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438例患者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采取因子分析法,对潜在的因子进行构建,从综合性因子、时间因子以及费用因子三方面对护理质量指标进行评价。结果:从主成分分析法中可知,综合性因子在护理质量中的贡献率可以达到48.38%,费用因子作为贡献性较小,仅为13.28%,时间因子的贡献率较大。结果:采用因子分析的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在护理质量评价过程中的科学性,使得对于护理质量评价这一指标更加的合理、有效,可以在护理工作评价中进行推广以及使用。

  • 标签: 因子分析 风湿免疫科 护理质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输液室护理期间,优质护理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将从我院输液室2019年1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输液患者中进行抽取,共计抽取100例参与此次研究,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中50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50例接受优质护理的设为观察组,并对这两组的护理效果分析对比分析。结果: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6.00%),指标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优质护理 输液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站采供血工作中护理质量管理方案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9月我站自愿无偿献血的社会健康人群共计12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健康献血人员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献血人员采用护理质量管理方案,对比两组最终护理质量管理效果。结果:实施护理质量管理干预方案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且献血人员的满意度和供血医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高血站采供血的护理质量可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服务质量,使血站的采血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 标签: 血站 护理质量管理 采供血工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患者应用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用价值。方法:采集急救治疗,共计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试验组采用急诊优化路径。完成各项医务操作后对患者进行结局记录分析,对比护理效果和康复状况。结果:通过对常规组和试验组的致残率、死亡率进行比较,其中常规组致残率人数、比例分别为 6/30(20.0),死亡率为5/30(16.67),试验组急救患者整体情况优良,试验组致残率人数、比例分别为 3/30(10.0),死亡率为2/30(6.67),试验组明显改善。结论:对于急救患者来说,应做好急诊护理,在常规检测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医疗措施,以此来进行心肺复苏,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救 护理急救措施 临床疗效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超声科分诊护士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1月,纳入10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超声科检查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方案:分诊护士优质护理服务(观察组,n=50),常规护理(对照组,n=50),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经护理干预,患者心理情绪(焦虑、抑郁)指标值(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总满意度评价对比,满意度评分值观察组患者(4.14±0.82)分高于对照组患者(3.07±0.55)分,(p<0.05)。结论:超声科分诊护士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消除超声科检查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超声科 分诊护士 优质护理服务 工作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上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措施,选择施用循证管理干预措施,并探讨其施用后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于本院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接受诊治100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划分(随机数字表法)为实验组、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施用常规管理措施,实验组研究对象,则施用循证管理措施。结果 研究对象的护理满意度方面,比对对照组,实验组所得数值更高(p<0.05);研究对象的感染几率方面,比对对照组,实验组所得数值更低,有十分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手术室感染控制的方法,施用循证管理干预措施,其护理效果更好,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后,临床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改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有效降低了患者发生感染的几率,其预后效果相对更好。

  • 标签: 循证管理 手术室 感染控制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各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选取100例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50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研究者组在常规护理服务中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对比两组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医嘱执行、取药、药物配置、书写护理单四项护理措施执行时间研究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服务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推荐应用。

  • 标签: 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 护理服务 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预心灵成长对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及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100例临床护士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分组法将这些样本进行分组,其中常规组50例,研究组50例,对常规组临床护士进行常规业务培训,研究组的临床护士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心灵成长培训,培训完成后对两组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及工作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将两组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组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得到显著改善且由于常规组(P<0.05);将两组临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组临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P<0.05)。结论: 对于临床护士来说,应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心灵成长培训,心灵成长培训可以改善临床护士的职业倦怠情况,并提升其工作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心灵成长 临床护士 职业倦怠 工作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人性化服务实践做出深入分析。方法:选择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到某院接受血液透析的病患中选择1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成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0例。参照组提供的是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的是人性化服务,之后对两组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病患的护理依从性要明显高于参照组病患,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也要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工作中引用人性化服务,能够促进护理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的显著提升,非常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服务 血液透析护理 实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手术标本的管理工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探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月12月我院2800份手术病理标本进行观察分析,采取随机分组法将2800份手术病理标本分为观察组1400份和对照组1400份,其中观察组1400份手术病理标本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管理,对照组1400份手术病理标本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对两组手术病理标本送检缺陷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手术病理标本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模式进行管理出现送检缺陷16份,手术病理标本采取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出现送检缺陷35份,两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手术标本的管理工作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减少手术标本送检缺陷发生率,对实践工作当中护理水平的改善效果显著。

  • 标签: 手术标本 管理工作 持续质量改进 效果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是20例护理人员,开始时间为2019年5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5月,平均分成两组,即参照组、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人文关怀优质护理服务,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安全护理评分、医护人员素养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人文关怀 优质护理服务 医院护理 风险事件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ICU护理工作中早期预警评分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10例ICU患者进行研究。研究分析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对本次实验所选患者分组,对照组所选55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所选55例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联合早期预警评分护理,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意外事件出现概率,并实施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所选55例患者中出现意外事件的人数共计10人,占组内所选患者人数的比例为18.18%,实验组对应人数为3人,占比为5.45%,分析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出现概率相关数据,(p<0.05)。结论:在ICU护理工作中早期预警评分有着不俗的表现。

  • 标签: ICU 护理工作 一般护理干预 早期预警评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中的运用。方法:选出130例门诊患者作为样本并分组,各组65例。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对比差异。结果:其一,研究组在挂号、缴费、检查等候等环节就诊时间均更短,和常规组对比优势显著(P<0.05,t=7.560;7.253;7.261)。其二,研究组就诊满意率95.38%(62/65),明显高于常规组86.15%(56/65),(P<0.05,²=5.45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门诊护理运用价值突出,可大力推行。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门诊患者 就诊时间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