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患者7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在护理期间给予其优质的术前指导、术中配合以及术后护理等干预,能够更好的保证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研究
  • 简介:对76例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实施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进行总结。认为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能有效地预防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 标签: 桡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心病 护理
  • 简介:摘要:以探讨护理程序在小儿先心病介入术术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为目的。选择我院行介入术治疗的76例先心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术后护理模式分为术后常规组和程序组,每组各38例。术后对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程序组则采用先心病介入术后护理程序,对比两组患儿术后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情况,并随访1年以上,观察患儿并发症情况。程序组住院时间(6.98±1.38)d显著低于术后常规组(8.45±2.67)d,护理满意度评分(89.96±4.63)显著高于术后常规组(71.03±5.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89%(3/38)显著低于术后常规组21.05%(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先心病介入术后采用护理程序调整术后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儿尽快康复离院,并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程序 小儿先心病 介入术 术后护理 运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癌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01-2019.01,1年以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癌患者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单纯外照射放射治疗RT),观察组(45例,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单纯外照射放射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单纯外照射放射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p<0.05,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肝癌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但是使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疗效更佳,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行应用。

  • 标签: 肝癌 放射治疗 疗效
  • 简介:总结9例肝脓肿患者经股动脉穿刺行肝动脉置管给药治疗的护理。因肝脓肿患者动脉置管给药治疗需要较长时间,为防止患者置管后因不习惯床上排尿而引发尿潴留,置管前1d训练患者床上大小便。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为了保证治疗效果,导管要插至肝动脉,插入长度约25~35cm,因此指导患者在插管时及插管至腹主动脉注入造影剂时屏住呼吸,以保证插管顺利进行及造影图像清晰;注射造影剂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有无胸闷等不良反应。置管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仔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导管有无脱出,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麻木情况;按时注入肝素钠生理盐水、每次注射抗生素前先抽回血,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其堵塞;妥善固定导管、指导患者避免过度活动,防止导管移位及脱出,严格无菌操作,定时换药防止导管感染。本组9例患者经过精心治疗护理均顺利治愈出院。

  • 标签: 肝脓肿 介入治疗 动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对介入手术治疗患者提供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我院2018年2月-2020年1月间收治50例符合DSA引导下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指征患者为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在介入手术治疗期间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整理后分析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患者手术配合率达到100%。干预后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介入手术治疗期间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推动手术顺利进行,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情绪有积极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手术 优质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癌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 2018.01-2019.01,1年以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癌患者 9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45例,单纯外照射放射治疗 RT),观察组( 45例,肝动脉化疗栓塞 TACE联合单纯外照射放射治疗)。治疗结束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是使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单纯外照射放射治疗的患者并发症发生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 p<0.05,数据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肝癌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可以得到很好的疗效,但是使用综合治疗的方法疗效更佳,更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行应用。

  • 标签: 肝癌 放射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高危复杂冠心病行冠状动咏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对86例高危复杂病例常规冠脉造影后行PTCA及支架植入术,并给予全程护理配合。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6%,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PTCA及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高危复杂冠心病的重要方法;护理方面应注意术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术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配合术者处理各种并发症,术后要严密监护,加强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并发症。

  • 标签: 冠心病 PTCA 支架
  • 简介:介入治疗属有创技术,操作时需进行股动脉、股静脉血管穿刺,要求患者术中保持穿刺侧下肢伸直、术毕拔出鞘管后砂袋加压止血和穿刺侧肢体伸直6~8h。传统方法是患者躺在操作床上,自主控制伸直下肢进行手术,搬运过程中让患者用手固定砂袋,且需3~5人才能将其抬到移动车上,由于操作床无制约装置,术中经常出现肢体乱动现象而影响手术进行,术后搬运过程中砂袋移位造成穿刺点大出血以及大血肿等严重并发症。鉴于此,我科于2007年2月自行研制出一种介入治疗患者专用搬运车,弥补了以上不足.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介入治疗患者 术后搬运 制作 血管穿刺 严重并发症 加压止血
  • 简介: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54例肝癌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治疗配合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并统计术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存活率。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级疼痛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3级疼痛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配合程度,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术后生存率。

  • 标签: 整体护理 肝癌 介入治疗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对肺栓塞危重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的效果及护理体会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在2020年4 月---2021年4月一年间进收治的肺栓塞危重患者中,抽取80例做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表法将所有肺栓塞危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的同时对肺栓塞危重患者接受不同的护理方法后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出现肺栓塞的危重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后,生存率明显提高。在对肺栓塞危重患者介入治疗后的护理上,进行满意度对比,研究组在护理满意度上评分较高于参照组(研究组评分为95%>参照组评分82.5%),组间出现数据上的明显差异P

  • 标签: 介入治疗 肺动脉栓塞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到本院诊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100例患者资料,分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的护理,研究组50例给予系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躯体活动的受限程度、发作频率、稳定情况、疾病认知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96.00%优于对照组82.00%(P<0.05)。结论:系统护理模式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较好,能改善患者SAQ评分,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系统护理模式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介入导管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2.05.09-2023.05.09,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介入导管室接待患者,共计102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1例-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综合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干预效果。结果: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导管室护理中采用整体护理方式,对于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理想,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介入导管室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肺结核大咯血因病情危重,常规药物治疗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且病情反复会使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介入治疗的应用使该疾病疗效明显升高,但在治疗期间,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基于此,本研究对介入治疗肺结核大咯血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做出综述。

  • 标签: 肺结核 大咯血 介入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在我国,肝癌发病率处于逐年上升态势,每年新增病例约占全球肝癌新增病例的1/3。临床上,肝癌患者由于治疗方案及预后的不确定性,在治疗期间常常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若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甚至对患者心理状态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加强肝癌患者舒适护理研究,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为例,对舒适护理在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以期为提高肝癌患者的康复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舒适护理 肝癌 应用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全程护理模式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选取8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记录并比较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经护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以P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全程护理模式 生活质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婴幼儿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60例先心病婴幼儿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30例患儿中,有1例感染、1例呕吐、1例皮下血肿,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30例患儿中,有3例感染、3例呕吐、3例皮下血肿,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0%,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先心病介入治疗的婴幼儿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婴幼儿先心病 介入治疗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先心病患儿介入术后运用护理程序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术后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护理程序。结果:术后并发症率观察组为4.55%,对照组为13.64%,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0.91%,P<0.05。结论:对于先心病患儿通过在其介入术后应用护理程序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并降低患儿的术后并发症率。

  • 标签: 先心病 小儿 护理程序 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将超声诊断的方式运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并对其介入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至2020年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患者共46例,为比较超声介入的治疗价值,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超声的介入下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静脉疏通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消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更高,患者的肢体消肿情况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方式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临床的疏通率更高,治疗的效果更好。

  • 标签: 超声诊断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临床治疗